美国油价大跌的原因_为什么美国油价持续攀升
1.周五行情大涨的原因,以及原油大涨,黄金大涨,白银大涨的连带原因是什么
2.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3.为什么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4.油价与美国的关系
周五行情大涨的原因,以及原油大涨,黄金大涨,白银大涨的连带原因是什么
从基础来分析原油价格暴涨的原因:
(一)、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是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最本质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推动油价上涨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激化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二)、供应不足:油价上涨的另一主因
第一、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稳定导致石油供应减少,助推油价飙升
第二、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更是火上加油,使油价更上层楼
(三)、货币因素与通货膨胀助长原油价格的上涨
第一、美元相对贬值助推原油价格上涨
第二、通货膨胀引起美元绝对贬值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水涨船高
(四)、投机资金是油价上涨的直接动力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供求关系的矛盾是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正是供求关系的矛盾的激化,使原油的供求关系处于脆弱的平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使人们担心供求关系被打破从而引起供应中断,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曾经的原油价格:
2014年国际资本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事件当属油价的暴跌。在年中布伦特原油还站在115美元一桶的水平情况下,下半年原油价格突然崩盘,至年底下跌了将近50%,布伦特原油目前在55-58美元一桶的区间波动。尤其最近三个月,油价暴跌了将近40%。
是什么导致了油价短期内这么大幅度的暴跌.油价2015年走势又将如何发展.
影响油价变动的根本原因是供需,除了供需以外,地缘政治,天气因素及资金流动也是被分析人士经常引用的变量,但只有供需才是油价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而其他三个变量,其对油价的影响要么是短期的,要么只是助推油价变动的因素。1990-2013年,油价从每桶不到20美元攀升至最高超过140美元/桶的水平。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实现了年均3.6%的持续增长。截止2013年底,按不变价格计算,全球经济总量已较1990年时,翻了一倍还多。而同期,全球石油产量年均增长仅为1.25%,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增长。可见,强劲的需求是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当然,油价在1990-2013年期间也并非一路向北,这期间合计有过5次较大的调整,每次调整的幅度约在33%-76%之间,调整的时间跨度约为2-9个季度。在这五次调整中,除了2006年3季度那一次,我们均看到了需求增长的放缓,资金寻求避险港湾而推升美元指数上涨。
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的下挫,部分原因也是来自需求面。全球经济在2014年除了美国之外,恢复的幅度实际都略低于预期,尤其欧洲和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了对大宗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的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同一时期,铜,铁矿石,铝这些同样反映了基本面需求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幅度一般仅仅在10%-20%之间,而唯有原油的价格下跌达到了50%。因此,需求面的下滑对原油价格的下滑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构成最直接的因素。原油价格的下滑,更多的来自供给面的冲击。
供给面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美国页岩油产量放量,另一个是传统产油国如利比亚和伊拉克2014年生产开始恢复。201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大幅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虽然近年来美国石油产量之高一直让人意外,但是其对油价的影响直到最近才达到最大,这是因为产量增长的规模达到了显著的水平。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页岩油岩气生产成本降低,产量持续上涨。美国页岩油生产从2008年的不足50万桶/日发展到了现在的400万桶/日生产规模,并且预计未来在美国未来原油生产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原油产量由2008年年初的500万桶/日增长到现在的900万桶/日。除了美国的供给增加之外,于此同时,随着伊拉克、利比亚等产油国地缘政治危机得到缓解,OPEC原油恢复正常供给。2014年第三季度,OPEC原油生产为每天3030万桶,已高于每日产油上限。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原油生产仍在不断增长,供求不平衡,是导致原油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这之中需求方面的影响占20%-30%,供给端的冲击占70%-80%。
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下,要预测原油价格2015年的走势,也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需求方面而言,我们目前整体对2015年的世界经济还是谨慎乐观的。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整体经济由消费拉动的态势估计在2015年还将得到延续。欧央行预计2015上半年QE进度将加快,欧洲经济2015年下半年有望加速反弹。而新兴市场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也应该对经济增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此外,低廉的油价有助于降低全球整体的通胀水平,从而使得央行能将宽松的货币政策延续下去,这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有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2015年全球对原油的需求水平,应该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趋势。
而对于供给面而言,2015年两个最大的不确定点在于,首先是美国的页岩气厂商会否因为油价的迅速暴跌而削减产量,其次是主要产油国,尤其是OPEC国家,会否达成削减产量的共识。对于页岩油的生产成本,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而根据美国主要页岩油生产商的年报来看,页岩油生产商的平均生产成本在65-80 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维持当前的原油价格上,大部分页岩油生产商将无利可图。而页岩油生产的边际成本,大约为30美元左右,依然小于当前的原油价格,是页岩油生产商还能维持生产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厂商不可能在油价长期低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继续营运比较长的时期,而在低油价下,这些厂商继续扩张产能的可能性在急剧下降。美国2014年11月新油井开采许可证发放数量锐减近40%,可见当前油价对原油生产商的打击。2015年1月,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更因油价低迷宣布该公司将在本财年末之前关闭40%的美国页岩油井。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油价继续如此低迷的话,美国页岩油生产商2015年削减原油供应量的可能性很大。
而对于OPEC国家的举措,在预测的难度上相比页岩油的生产,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原油国家,原油生产成本大约在40美元/桶以下,而沙特的成本更是低达20美元。因此这一次沙特在整体原油暴跌的情况下,非常强硬的多次喊话绝不会减产,而其他的OPEC会员国则态度暧昧。当然,沙特这次态度强硬幕后的原因,存在着多种猜测,包括让美国页岩油企业破产,惩罚伊朗,俄罗斯,伊拉克,以及约束OPEC中不听话的成员等等。但是考虑到石油出口基本上是这些OPEC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油价平衡点并不能仅仅从生产成本上面考量。在当前油价下,只有科威特和卡塔尔两个国家可以保持财政收支和贸易收支的平衡。而态度最为强硬的沙特,根据估计只有在80美元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如果油价继续保持在当前的低位,OPEC国家必然面临着政府支出减少和居民福利水准的全面下降。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局面也是各国政府难以承受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低油价继续维持半年左右的话,在2015年下半年某个时点,OPEC开始削减产量的可能性还是不低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对于OPEC国家,尤其是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海湾国家,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当前的低油价虽然短期内可以促进美国国内的消费,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有利,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打压俄罗斯的作用。但如果低油价维持时间过长,其对美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就越来越偏向不利的一面,首先是页岩油的生产和技术进步会受到压制,美国实现长期能源完全自给的进度可能会被拖慢;其次,美国能源公司发行的垃圾债目前占美国整体垃圾债市场的20%,原油价格的下挫将使美国垃圾债市场违约率上升,进而使得整体贷款成本加速上升,这对美国整体的资本市场将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2015年开始美国对于OPEC国家会开始逐步升压,OPEC国家的减产压力在增大。
综上所述,从供需两端来看,全球经济在2014年除了美国之外,恢复的幅度实际都略低于预期,尤其欧洲和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了对大宗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因此需求疲软仍然可以部分解释这次油价下行的逻辑,这点上和油价历史上前几次大的下跌周期保持一致。从供给面看,美国页岩油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能源应用的推广(尤其是在汽车动力方面)可能也是改变投资人对油价乐观预期的主要原因。然而,供给的增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新技术的推广更需要时间,在理性的判断下,油价当不至于有如此大的跌幅。而且油价的持续低迷会从经济层面上对新技术的运用有挤出效应,因此新技术的运用至少在当前阶段,还不足以改变原油的供求关系,从而使油价长期保持在低点。
我们预测,全球经济2015年下半年随着欧洲、日本进一步QE刺激,叠加中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走强,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如果我们相信供需最终决定油价这一内在逻辑的话,我们认为当前原油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并不大,从半年到一年的周期来看,原油价格反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当前国内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原油期货未上市,能够直接参与油价博弈的投资工具并不多。华宝兴业标普油气基金跟踪的是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指数,投资标的是精选在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的石油天然气勘探、采掘和生产等上游行业的公司。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这一指数与国际原油价格的相关度比较高,波动性也非常可观,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是比较好的追踪油价的工具。
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息息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性价格。由于油价反映了现货和期货市场所在国的定价权,因此,不同时期油价的涵义有所不同。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石油的政治属性弱化,经济属性成为常态,金融属性越发明显,油价波动成为金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听到的播报的“油价”,一般都是纽约和伦敦期货市场的即时价格,事后统计和研究用的油价则一般都是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为什么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沙特和俄罗斯仅计划增产40万桶每天导致供应较为紧张;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由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准备不足疫情尚未结束很多国家的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再加上供应链危机和美国资本的推波助澜;国内需求量增大,能源需求逐渐增加再加上原油供应短缺
油价又涨了,多项数据显示,进入2021年以来,国际原油的价格不断飙升,上涨幅度高达60%以上,各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作为工业文明的血液,每一次油价的变动,都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关系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近期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全球原油供应增长缓慢。虽然欧佩克+维持增产计划,但闲置产能不足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佩克+剩余产能仅为400万桶/日左右,主要集中在沙特、阿联酋等少数产油国,俄罗斯、安哥拉、尼日利亚难以实现增产。1月,欧佩克+原油产量环比增加60万桶/日,较产量上限低62万桶/日,是连续第9个月低于协议允许量。此外,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乏力,当前美国原油产量仅为1160万桶/日,远低于疫情前的1300万桶/日,预计2022年将增加60万桶/日。
全球石油需求显著好于预期。年初以来,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病症多为轻症,且全球疫苗接种总数已突破100亿剂,欧美多国陆续解除封锁措施,石油需求呈现报复性反弹。当前,美国石油需求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单周石油需求一度攀升为2200万桶/日以上,是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欧洲、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地石油需求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后期随着天气转暖,汽油和航煤需求将继续增加,特别是欧美航煤需求增长强劲。
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动荡加剧。2022年,多个产油国将迎来大选年,供应中断事件频发。年初,利比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土耳其等多国相继出现突发性供应中断,收紧了市场供应。年初以来,俄乌局势牵动市场神经,双方不断加剧战争警告,地缘政治紧张持续给油价带来风险溢价。虽然俄乌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偏低,但不排除极端情况下“擦枪走火”或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
油价上涨的影响
1、供给冲击给宏观经济带来的相关影响。先说一下什么是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指的是,原油的生产率发生了相关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油的开采量产生变化,生产率的变化从而总的出口率或者资源率下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供给下降和生产率同时影响了油价上涨的变化。
2、油价上涨会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影响。油价上涨的影响会带来连锁反应具体包括,油价的上涨会让其他的替代品上涨,例如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上涨,甚至还会影响着不相关的产品涨价。同时油价上涨的影响带来最大影响是使粮食的价格飞速上涨,有些小伙伴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作用于粮食方面。其实啊,油价的上涨也会迫使化肥等相关产业不断的涨价,而生产率低的农民就会被迫中途放弃粮食的种植,同时会导致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大,所以粮食的物价也会上涨。
3、油价的上涨还会带来总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了经济的下降。例如伊朗石油都通过把石油价格降低来获得利润,拯救国内的经济增长。
4、油价的上涨还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根据需求量的不同,可能会使经济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或者是盈利率的降低,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油价与美国的关系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此间即将出版的《环球》杂志刊登一篇题为《是谁导致国际油价高涨》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明确指出了导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根源。现将文章摘发如下:
近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有专家预测,不远的将来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00美元。国际油价如此高涨,深为世界所不安。
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是国际油价攀升的根源所在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牵动着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探明储量,全球石油资源只能满足今后40年至50年的人类之需。总有一天,地球上的石油资源会不复存在。但是,目前来看,全球石油的供应与消费,总体上是平衡的。
那么,国际原油市场何以这样盲目和浮躁?纵观当前国际油价,虽有经济发展之因素,更有人为的复杂背景。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对他国石油资源的抢占,以及产油地区的安全局势,是国际油价攀升的根源所在。
中国的石油消费,虽然比过去有所增加,但绝对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每天耗费原油超过2000万桶,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也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去年进口原油6.4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中国去年进口石油刚刚超过1亿吨,进口依存度不过40%。这些数字同样低于欧盟和日本。况且,中国还是石油生产大国。还应看到,中国的石油消费中,相当一部分是三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油价的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军事扩张息息相关
石油市场是全球政治安全形势的晴雨表。实际上,油价的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军事扩张息息相关。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使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战乱不止,恐怖主义活动蔓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石油市场预期,引发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伊朗作为世界第二的储油大国,不仅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还不时传出战争的威胁。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潜在的对伊朗的战争,都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恐慌,造成油价的不稳定。况且,美国发动战争的本身,就有着掠取石油资源的目的。
美国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冲击着全球石油供求格局,加剧了石油市场的紧张。美国通过发动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和经济渗透,通过参加石油开发等手段,竭力占有中亚及里海的石油资源。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已获得里海16%的石油资源,加上美英合资企业,两国已控制里海27%的石油资源。美国还对非洲地区发起能源攻势,非洲石油已经占到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美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把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
对外加快占有,对内增加储备,美国的原油库存超过市场预期,对国际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前几届美国政府,遇到国际油价上涨,往往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起到降低油价的作用。布什政府却不是这样,国际油价越是上涨,越是扩大原油战略储备,不断加大世界石油供给的压力。据报道,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其消费半年以上。
国外有评论指出,美国把油价当作经济武器首先对准中国
国际石油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手中。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直接用美元标价,美元不断贬值导致油价持续高涨。据计算,美元对其他石油消费国货币每贬值10%,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就会上涨7.5%。美国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价权上同样实行“单边主义”,以图保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国外有评论指出,美国把油价当作经济武器首先对准中国,从而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加快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有责任就石油资源问题加强对话与合作,交流节能技术,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两国共同发展,为全人类造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