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币和货币关系

2.中国纸币的发展历史

3.纸币发展史

4.头寸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叫头寸?

纸币和货币关系

1951年美元金价_1951年美元兑黄金

1、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由金属货币演变而来,没有金属货币,就没有纸币。

2、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货币有价值,就能够以自身的价值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其次,货币有使用价值,就能够去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所以,把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的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是在基本职能上衍生出来的。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则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扩展资料: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实物货币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

既包括流通货币,尤其是合法的通货,也包括各种储蓄存款,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

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百度百科-货币

百度百科- 纸币

中国纸币的发展历史

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

因而宋真宗时(9—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发行交子。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此外。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种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

扩展资料: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

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纸币上的图案大致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其内容也传递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明程度。它是一张国家名片,呈现了这个国家在努力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国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纸币

纸币发展史

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曾惊叹于中国人使用纸币.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发行交子。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纸币的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民国时期纸币: 国家银行票, 商业银行与特种银行票, 军用票,

国民纸币: 法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国民党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期间,国民党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关金券, 金元券,银元券(规定金元券五亿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元券一元) 东北九省流通券

第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的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 由于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高涨,因此,这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货币。

头寸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叫头寸?

先说一下头寸名字由来的主流说法。

民国早期也没纸币也没点钞机,主要货币是袁大头,钱庄银行出来的钱是十个袁大头包一个纸包(民国**里经常看到)。当时存取袁大头时,手工十个袁大头叠成一摞再用尺子也必须复验一遍十个袁大头的厚度正好一寸,包一个纸包。所以最初的头寸意思就是:十个袁大头一寸,简称头寸。后来泛指钱、货币、款项。

银元是舶来品,洋钱相对我国以重量为单位的银两而言。1914年天津北洋造币厂始铸到1951年新中国在沈阳铸币厂停止铸造,期间国民、北洋、苏维埃、各路军阀、各省、列强、民间土豪、新中国等等有枪杆子的人和众多钱庄、票号、银行、洋行等有经济权的人铸造了据说有约11亿枚袁大头。

铸造各种“大头”(袁大头、孙大头等)和清朝铸造的龙洋等的重量是一样的,都是七钱二分,这个重量和尺寸参考了鹰元重量和尺寸。当时考虑鹰元成色足,在我国流通量较大,当时外国在国内流通的外国银元有大约11亿元之多,鹰元就有3亿多元。直到1919年上海外国银行货币兑换均以鹰洋为兑换标准。参照鹰元标准可以使得新货币避免汇率折算直接和国际汇率接轨。

虽然那么多有话语权的人铸造袁大头,但铸造银元的设备和印模多是进口的。1914年2月袁世凯宣布《国币条例》,紧接着花了125万美元从美国常生厂引进了全套造币设备,印模是费城造币厂制造,由意大利雕刻师鲁乔奇设计原模,当年12月24日天津北洋造币厂生产出第一块袁大头。所以袁大头从娘胎里用的就是英制尺寸。

如果头寸用在银行领域,那么头寸的意思是可支配资金,也有人说是款项,但是款项没有可支配资金准确,一会儿解释为什么。头寸如果用在投资或者投投机领域呢?此时头寸的意思是投资人根据自己对某一项资产未来价值走势的判断,而持有的买入或者卖出该资产的立场。这里头寸的关键词是“立场”。你对买入或者卖出一个资产持有什么立场,意思就是你站在看好这个资产,想要买买买这个资产那群人的队伍里,还是你站在看不好这个资产想卖出去脱手那群人的队伍里,你站在哪里决定了你的立场和位置。因此头寸的英文是position(位置)。咱们先解释一下银行领域的头寸怎么理解。其实你只要把银行里的几个跟头寸有关的术语自动在脑中转换成可支配资金,你一下子就明白这些数术语在说啥了。比如某一天银行的收入大于支出,术语就是今天多头寸,你给它转换成今天可用资金多了;反过来支出大于收入是缺头寸,就是今天可用资金缺了。当银行手里有可用资金的时候,也就是多头寸的时候,把钱借出去,或者还以前的缺头寸,把欠的可用资金补上,这种平账的操作就叫轧头寸。目前在网上能搜到的关于轧头寸的说法有点让人迷惑,但是不重要,不去银行工作也不用知道这个词,去了银行工作可以秒懂这个词,所以没有必要纠结它的含义。银行暂时手里有大量的可支配资金闲置叫头寸松,手里没有可用资金来做业务叫头寸紧,还有调头寸,说的是银行从各种渠道调入资金,让自己来使用。其实银行领域里的头寸说的就是银行手里面有没有能自由支配的钱,也就是可支配资金。而通常教科书上的解释是款项,款项虽然就是钱,但是钱跟钱它不一样,比如存款准备金。也是钱,但是银行却不能用,所以就不是头寸。还有很多专款专用项目的款项,银行也不能使用,用了就是挪用资金,这个也不是头寸。

所以说头寸应该是可用资金,具体是指银行可用于业务自主支配的钱,而不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款项。

投资领域里的头寸

这个跟银行里的头寸含义不太一样。刚才说了,投资里的头寸指的是一个人对一件资产的看法,从而决定了一个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处理这个资产。当他感觉这个资产能涨,他的立场就是:这个资产不错,我看好你。比如一个女孩子看好一个男孩,她本能的做法就是把他弄到手。当投资人看好一个资产的时候,本能的做法也是买来这个资产等它升值,这个就叫看多。至于为什么叫看多,而不叫看别的啥,这个是习惯,是我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习惯。看好就是看多,这个就跟为什么要把妈妈叫妈妈、爸爸叫爸爸一样。而当投资人感觉一个资产可能要贬值、会降价,这时候他想做的就是赶快脱手,可别砸在自己的手里。此时他的立场,也就是他认识和处理这个资产所抱有的态度,是不看好这个资产,想要卖出去脱手。不看好用术语来说就叫看空。当你看多一个资产的时候,说明你对一个资产抱有好感,想买来等着它上涨给你赚钱。当你真正出手买了,你买这个资产的动作叫做多,也可以叫开多单。反过来,当你看空一个资产,你不想要它的时候,你想把它卖了,或者你想先把它卖了,然后等它价格降下来再用更便宜的价格给它买回来。当你真正出手卖资产的时候,你卖的这个动作叫做空,也叫开空单。如你手里有根金条值一百万,你估计美元会升值,导致你手里的金条将来会降价。金条如果真降价了,就说明你受损失了,比如金条降到九十万,你就赔十万。所以你可以在没降价之前把金条卖出去,卖一百万。如过了一个月,果然金价下跌,你的金条降到九十万了。你估计金价不会再跌了,而且你还十分喜欢那根金条,主要是金条这东西被别人拿了一个月也没有啥损失。那你可以用现在的九十万把金条买回来,一百万卖出去,九十万买回来,这一倒手你就赚了十万,这就是做空的原理。当你真正做多了,你才能叫多头,你的立场是盼着手里的资产涨价。当你真正做空了,手里面有空单,你的立场是盼着手里的资产降价,你才能叫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