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涨价通知书

2.求助:帮我找20个成语

3.问一些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

4.上海共享特斯拉1天1200元,这车到底有啥优势,能租这么贵?

怎样写涨价通知书

2020油价来龙去脉_2020年油价波动

通知书的一般格式是: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通知的作用不同,种类不同,其内容和写作要求也不完全一样。

(一)发布性通知法规性文件经有关部门制定以后,需要用通知的形式予以发布。这类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件的由来;二是文件名称;三是希望和要求;四是附件。

(二)指示性通知。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对某一项工作的布置、要求、意见等往往用通知的形式传达。这种通知带有指令性,必须有根据、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

(三)传达性通知。这种通知带有指示性、规定性,多用于上下级之间,职能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对通知中的有关精神,必须遵照办理、贯彻执行。在写法上,一般是先交代问题的来龙去脉,再讲有关指示、意见、规定等,最后谈希望或要求。

涨价通知书案例:

尊敬的客户:

感谢贵公司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合作,由于近期各种原材料持续上涨,且货源紧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我司通过内部控制挖潜已经无法克服原材料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现我司决定从20xx年9月16日起在现有合作价格的基础上上调15%25,此次调价实属无奈,望贵司理解并给予支持。具体产品价格见下:

顺祝商祺!

xxx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求助:帮我找20个成语

泥牛入海

拼音: ní niú rù hǎi 简拼: nnrh

近义词: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反义词: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没有希望

解释: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例子: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个~,永无消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罄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简拼: qzns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 ★邹韬奋《抗战以来

词目 作奸犯科

发音 zuò jiān fàn kē

释义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示例 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词目 作茧自缚

发音 zuò jiǎn zì fù

释义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出处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示例 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词目 愁肠九转

发音 chóu cháng jiǔ zhuǎn

释义 指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词目 倒箧倾筐

发音 dǎo qiè qīng kuāng

释义 形容倾其所有。

出处 清·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词目 否极泰来

发音 pǐ jí tài lái

释义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 《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示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词目 坐井观天

发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释义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词目 顶名冒姓

发音 dǐng míng mào xìng

释义 指冒充他人。

出处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词目 哀哀父母

发音 āi āi fù mǔ

释义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示例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词目 作壁上观

发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释义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示例 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

词目 街号巷哭

发音 jiē hào xiàng kū

释义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 晋·潘岳《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词目 白龙鱼服

发音 bái lóng yú fú

释义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示例 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词目 作舍道边

发音 zuò shě dào biān

释义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词目 日引月长

发音 rì yǐn yuè cháng

释义 指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

出处 语出《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词目 出敌意外

发音 chū dí yì wài

释义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出处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词目 长绳系日

发音 cháng shéng jì rì

释义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处 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词目 多难兴邦

发音 duō nàn xīng bāng

释义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示例 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多难兴邦”。(《周恩来选集》下卷)

词目 走马看花

发音 zǒu mǎ kàn huā

释义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词目 走马章台

发音 zǒu mǎ zhāng tái

释义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示例 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

词目 坐怀不乱

发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释义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 《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示例 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五十六回)

问一些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

先来回顾短短1年多内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消息:

HSBC罕见地发布预警-new century finance倒闭-Bear Stearn告破被廉价收购- IndyMac等10多家银行破产倒闭-房利美,房地美告破,美弃资300亿美元拯救-150年历史的雷曼破产-美林被BOA收购-AIG告破,美弃资850亿拯救-高盛,摩根斯坦利转为商业银行-最大储蓄银行Wa-Mu破产-然后就是正在紧张激烈摩擦中的bailout plan。。。。没“赶上”01年的9.11,但在来到美国的第二个年头,现在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一场金融和经济的9.11――美国次贷危机!感受着房市的哀鸿遍野,华尔街的分崩离析,股市的动荡不堪,全球资本市场的紊乱和投资者信心的一泄千里。。。。

作为一个非金融业的生物学生,,当看到这一堆堆震人耳目的新闻时,3个问题立刻萦绕我心头:什么是次贷危机?它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影响为什么会这么大?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说现在问题的一个关键是信贷市场流动性的缺乏。然而,即使作为一个外行,了解了

这个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后,我必须说这次美国也是全球的次贷危机,根本原因如果用一 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金融界的贪婪和对其的放纵而导致的。信贷市场流动性呆滞只是结果,不是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弄清了那3个问题,就显而易见。

什么是次贷危机?先得了解什么是次贷。美国金融业把借款人分为两个等级: prime 和 subprime。 Prime指那些信用记录较好,收入稳定,资产有保证的借款人;subprime则指那些信用和资产保证比较差的借款人。把钱贷给这些subprime的人,就是次贷。以房贷的形式发放,就是次级房贷。显而易见,把钱借给这些subprime的人,风险很高。那么这个次贷危机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最早要从21世纪伊始开始,网络经济的泡沫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大幅降息到40年来 最低水平,政策上也大力刺激消费。降息有3个直接的影响:企业借钱变容易,成本变低,扩张生产更容易;消费者借钱消费更容易成本变低,消费因此更昌盛(特别在美国这样有着借贷消费的民族性的国家);消费者储蓄的动机降低,更多资金流向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到处开发项目,而居民也都开始积极买房,房地产业逐渐一遍火热,而房地产的火热,很容易就拉动其它行业比如建材,零售业的上升,进一步刺激消费。因为居民的买房需求被拉动和推动,需求大于供应,房价不断上涨( 回想当时miami, palm等地的房价)。而房价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和投机商买房。 设想一下,在当时买一幢房,设50万,首付20%=10万,剩下从银行,分5年付 清,每年本金加利息9万,那么5年为房子总共付55万。而当时房价涨势喜人,5年后房

子涨价到70万,买了房子,不仅白拿了房子,还尽赚了15万!因此,大批居民涌向银行 买房,投机商更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大力加入炒房,使得房价进一步升高。房 市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开始阶段,银行和房贷机构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拿到 房贷需要良好的信用和资产纪录。然而,这样的者有限,这部分市场逐渐达到饱和 。银行和房贷机构如果就此打住,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然而,面对房贷的高利润 回报(比如例子中40万5年产生5万的利润,达到12.5%的回报率。实际的可能更高 ),金融界的贪婪,使得他们根本不想就此罢休,而把手伸向了那些信用和资产保证差 的客户,也就是subprime市场。这些人大都没有固定收入,信用记录差,通常很难拿到 房贷。为了赚取高额利润,银行和房贷机构开始放松限制,向这些人提供房贷。当 时甚至出现了无本买房(不需要多少document,甚至无需首付)。而且,银行和房贷机构当然知道这样风险很高,因此给这些人的,利率很高,比prime lender要高很多,以此求得高回报。这些,往往首付低,第一年利率也不高,但用浮动利率,从第二年或晚些开始,利息会增高很快,借款人还贷压力抖增。然而,如果房价在上涨的话,借款买房的人还是赚的或至少没有损失。因为,虽然如此,那些subprime lenders 还是很乐意借这种高利贷买房,更何况美国人本来就是一个借钱消费的民族!因此,在 银行和房贷机构的贪婪推动下,次级房贷市场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房贷虽然利润高,但一个问题是流动性差,因为房贷往往要10甚至20年才到期。同时次贷的固有风险高。

美国金融业这么发达,精明的银行和房贷机构如此想出了将房贷抵押证券化,以房贷 抵押为资产,发行证券。这样证券被购买后,原来10年,20年的房贷立刻就可以兑 现,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风险也分散给了那些买证券的投资者。前面提到的房利美,房地美就是两家典型的这样的房贷公司。他们从银行把这些房屋抵押买过来,然后转换为证券卖出去,赚取利润差,同时利用得到钱自己也直接发放房贷,再证券化出售。这两家公司垄断美国房贷市场的70%,所以你可以看出那是多少资产,导致后来一旦破产,美国要拿出300亿美金来缓救。也有些银行不把房贷卖给房利美房地美这样的公司证券化,而是自己干。典型代表就是Wa-Mu, 导致后来这家最大的储蓄银行因此破产。

可以看到证券化的好处很明显,但一个问题是,证券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需要好的信用评级。这些次级贷固有的风险明显很高,难以获得高的信用评级。怎么办?这个时候 ,投行就进来发挥了。证券承销是投行的传统业务和强项。这帮精明的人把次级房贷进行分类和整合,挑出里面风险低和高,把低捆绑在一起,成为信用高的高级贷;然后将他们的hedge risk理论运用过来,把少量风险低的次贷跟更多高风险的次贷整合到一起,说可以对冲风险,整体上打包后的产品风险就较低,因为原来高风险的次贷现在也变成非高风险了。那些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和穆迪)也真给这些产品评了不错的信用评级。普通投资者,很难评级一个金融产品的信用程度,所以很相信标准普尔和穆迪这样公司的评级。银行,房贷机构生产的次级房贷,加上投行的精心加工后,在获得了不错的信用评级后,就这样浩浩荡荡金碧辉煌地涌向了金融市场。在当时房市好,房价上

涨,房贷借款者违约率低的情况下,这些证券收益率很高,因为迅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和吹捧。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social security基金,保险公司,投行,众多mutualfund, hedge fund以及众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纷纷大量购买这些房贷证券。(比如中国1.8万亿外汇储备的1/5就买了这些证券!建行,工行,中行等一共也买了尽10个亿的这些证券!导致美国的这次危机对中国造成巨大无比的损失!!!再比如 Bear Stearn, 他当时的CEO Jimmy不顾风险,大量购买了这些证券,导致后面旗下两只基金破产,Bear Stearn被迫廉价被jp morgan收购)。到此,你大概可以看出,为什么次贷危机的影响会这么广泛。因为太多的机构和投资这购买了好的时候回报高当风险极高的 证券资产,一旦出问题,所有这些机构从生产商(银行,房贷公司)到加工商和销售商(投行)到投资购买者(社保资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投行,银行)都要受牵累,导致现在哀鸿遍野。

所以,贪婪的金融界把手伸向了风险高的subprime市场,然后又精明地将这些风险证券化,并轻松地混过了唯一的监管(信用评级公司),然后将这些风险大量注入金融和资本市场,并颇得同样贪婪的投资者的青睐,使得这一只占美国经济总量不到1%的房贷却把整个美国信贷和资本市场以及国际市场错综复杂地牵连起来,动一发而殃及整个网络。更不用说因信贷和资本市场问题而带来的实体经济等下游问题. 然而,他们觉得这样还是没有把这个次级房贷充分利用,保险公司也要进来捞一把。因为这些证券的固有高风险,保险公司向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提供担保,前提是你得付相当高的premium。(比如,AIG,就承担了总价约4000多亿的这类证券的担保,使得当它自身的信用评级骤然被降低时,它需要立刻拿出近1000亿美元来做collateral,而陷于破产边缘而受助于美国850亿美元的天价救助。)一直说美国的金融业发达,derivative 发达,真不是吹的,对一个房贷,能这么开发利用得淋漓尽致,必须得佩服一下。

无论房贷和其证券的高回报,都是建立在房市的稳定和上涨基础上。当2004年,美国开始大幅加息,收紧货币后,房市的泡沫开始浮出水面而逐渐捅破。利率上升后,借贷买房的成本大大升高,借贷买房的需求开始减少。而那些收入本来不具备买房实力但又已经以浮动利率借贷买了房的subprime lenders,也发现月供陡增,自己根本无力偿还。违约率迅速上升,foreclosure因此也急速上升。需求的下降和foreclosure的增加,导致房价开始下降。房价下降后,很多借贷买房的人发现,自己现在房子的价值比的本金加利息要低,已经资不抵债,因为很多人开始疯狂想把房子甩手,卖房子的大量增多而买房子的大量减少,使得房价进一步垂直下降,还贷违约率不断上升。借款人都不还债了,银行和房贷机构资金链就周转不灵了,更不用说获得利润。以房贷抵押做资产的证券也因此失去了价值。原来的高利润资产,现在全成了不良资产正因为原来高

利润时贪婪地疯狂扩张这些资产,使得这些资产在这些公司中占到了很高的比重,所以一旦这些资产出现问题,整个公司基本就完了。典型代表如雷曼(其所借债筹资资金是其本身资产的30倍!而很大部分是次贷。所以在这场危机中不破产才怪)。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这个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看出它为什么又会影响这么大!而就其原因,抛开技术的角度,本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界的贪婪,将钱过度贷给不该贷的高风险subprime lenders,又将一房贷产品的利润榨取利用到了极致,使得它广泛牵涉到了美国国内外信贷和资本市场各个环节。当然美国很多购房者本身的贪婪也是一个原因,很多人没有实力买房,却贪婪地超前消费。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和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对这种贪婪和冒险行为任期放纵。唯一的关卡-信用评级-也已经跟华尔街混为一体。天下没有只涨的房价和股价,次贷的风险显而易见,金融从业者本身也很了解这个风险,然而却很少有人真正去规避这个风险。为什么呢?

因为金融企业和个人高利润的贪婪追求,往往使得他们很敢于冒险。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则使得他们往往不会考虑长远效应,只管尽可能地抓住眼前的机会,赚取尽可能多的capital,从而获得高额的季度和年度. 所以明知房价有下降的一天,但当房价好的时候,他们还是不顾后面的风险,先抓取眼前的机会赚一笔,即使它是短暂的。所 像bear stearn, 雷曼这种,1年多前在问题爆发之前,收益还好得出奇!华尔街的根本运作模式,是筹集别人的钱来投资,面对高风险但高回报的项目,赚了他们可以获得高额,亏了也反正陪的是投资人(shareholder)的钱,他们自己已经赚得钵满盆

溢。所以,他们很敢于冒险,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后果。只有加以限制,才可控制他们的这些过度冒险行为。但美国一直标榜和倡导自由资本经济,对华尔街 和整个金融市场缺乏监管,现在终于尝到了苦头,开始用类似于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解救这样一场危机,确实也让人觉得有点可笑。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地出现金融和经济危机,缺乏对这种行业性短期风险投机行为的监管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了解了这个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和原因,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就显而易见了,可以进一步预测它的后期影响,评价paulson的bail out是否应该和可行,思考这样一场危机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启示(中国现在很多现象其实跟美国这次次贷危机发生过程很像)。

上海共享特斯拉1天1200元,这车到底有啥优势,能租这么贵?

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了,而且也逐渐成为不少人生活习惯中的一部分,原因是一方面使用这些共享的物品,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是使用这些物品,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价钱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有人爆料称上海的街头有共享的特斯拉汽车,但是一天的租金竟然是1200元,这个车到底有啥优势?能让租金这么贵?

01.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人称上海能够租共享的特斯拉,而价钱是两元一分钟,一天1200元,除此之外日租和时租可能还要交付一定的押金。

而这些共享的特斯拉汽车,要想租用是极其方便的。只需要在相关工作人员所说的小程序当中,提交自己的和驾驶本,审核一下通过,并且大概有一年的驾驶经验的人就能够租这些汽车,而这样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是不符合租共享汽车的实质要求的,并且相关记者也做过实验,那个小程序是真的很不完善。如果你把这辆汽车租用下来,是有专人把汽车给你开到任何地点的,服务也算是比较到位。

02.上海消费水平高

当然,这个价钱如果放到一般的三线或者是二线小城市,估计这个新闻会更爆炸,因为普通的城市当中达不到这么高的消费水准,但是在上海,可能消费水平本来就高,所以说这一天的租金下来必然是要贵的。

03.物以稀为贵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特斯拉汽车也不过是几十万的车,也算不上什么特别豪的汽车,这个价钱是不是也真的有些贵了?当然在我们的消费者角度看来是这样。不过,从整体的市场角度而言,现在租借特斯拉汽车的商家是少数的,而且他们的服务又相对比较到位,所以自然想把这个价格提上去。你要说这个车到底有什么优势,我倒是觉得这个价钱可能并不是基于这个汽车本身,因为比它贵的车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