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汇交易,应该关注哪些基本面?

2.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有哪些

外汇交易,应该关注哪些基本面?

外汇天眼沙特油价_沙特国际油价

01利率

某一货币的利率对该币种的货币价值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一国的货币利率决定了资本的是进入还是流出这个国家。利率越高的国家,该国的货币价值越大,货币汇率走高。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利率的未来走势,这样就能提前预估某种货币的价格趋势。那影响一个国家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利率由一国央行决定,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

它会受到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周期分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4个周期,一般繁荣前期和危机时期,利率上升;萧条和复苏时期利率降低。可以根据一系列经济指标判断处于哪个周期。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高于预期,央行会提高利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当失业率超出预期,央行会降低利率(降息),刺激经济来降低失业率。而且一般利率变动幅度很小。

同时也会受不同国家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差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利率政策不同,我们重点关注各国央行的利率决议报告!同时还应该关注不同国家之间的利差,一国加息,另一个国家降息,市场可能会出现巨大波动,也就是当利差增大的时候一般利好高收益货币,当利差收窄的时候一般利好低收益货币。

最后注意,我们在做市场分析时,关注的是实际利率,很多时候我们说的都是名义利率(债券利率),实际利率是债券利率与通胀率的差额。

0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货币利率进而影响汇率,一般是一国的或央行为了调控经济发展,取的干预措施,包括调控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改变商业银行的贴现率、调整准备金率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等。特别是在一国通货膨胀或者失业率超出预期的时候。

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宽松型货币政策和紧缩型货币政策之分,加息或者降低货币供给称为紧缩型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将降低投资行为;相反降息或增加货币供给则称为宽松型货币政策。央行取什么政策核心是看实际市场的通胀率和预期目标通胀率之间的关系,一般央行把2%设为通胀率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各国央行行长等重要官员的讲话,可能会涉及到该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方向。大家可以在一些财经日历中提前关注是否有重要讲话的时间安排。

03经济发展前景和财政状况

一个国家宏观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前景,对该国汇率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比较乐观,该国货币价值就升高。一般通过经济增长(GDP)、就业(失业率、非农就业人数等)、通货膨胀及国际收支4个方面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果的财政状况变坏,常表现为的偿债能力下降,会直接影响到该国的货币汇率走向。投资者一般利空该国货币。

04国际贸易流动

一国的进出口的比例关系,分为贸易顺差(出口>进口)和贸易逆差(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又称为贸易盈余,说明该国的货币需求旺盛,会提升该国货币价值。相反贸易逆差又称为贸易赤字,说明该国的货币需求较低,货币价值也就降低了。

05国家政局和突发

这个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的稳定性,政局越稳定,说明社会状况越好,该国的货币就更稳定;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涉及到战争和地缘政治冲突等,会使该国货币需求降低。当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突发时,一般会引起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对该国的汇率产生打击影响。

06关注一些经济数据

关注一些国家的经济数据指标,如非农就业数据、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零售销售数据、新屋开工率、消费者信心指数等,一般会在每周、每月或每个季度进行披露。因为美元是外汇交易市场的焦点货币,所以我们会重点关注一些美国经济指标。

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有哪些

外汇天眼:外汇市场的市场主体主要有以下几个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外汇银行、外汇银行的客户、中央银行、外汇交易商和外汇经纪商。 (一)外汇银行。?外汇银行又叫外汇指定银行,是指根据外汇法由中央银行指定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第一梯队:中央银行

各国央行代表本国,在外汇市场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汇率。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交易的根本职责就是维持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保持在希望的范围之内。比如中国香港的港币,其取的汇率政策为“盯住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香港的“中央银行”)的任务就是将USDHKD的汇率维持在7.75~7.85之间,如果汇率上破7.85,则金管局会大量卖出美元买入港币;如果汇率下破7.75,则金管局会大量卖出港币买入美元。这里所说的大量,最起码在百亿规模以上,比如2019年3月,金管局为了保持USDHKD不突破7.85,买入了172亿港币(22亿美元)的规模。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的操作基本类似,这里不做一一列举。

第二梯队:商业银行

银行间市场的货币交易量最大(日常交易量高于中央银行,但在汇率危机时中央银行交易量远大于商业银行)。在这里,各种规模的银行相互之间通过电子网络进行货币交易。大银行在外汇交易总额中占很大比例。普通人所了解的商业银行外汇交易是在出国旅游时向银行换取外国货币,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主体在银行间市场,也就是银行和银行之间的外汇买卖。需要提醒的是,银行间市场有中央银行主导开展,在中国就是人民银行主导,主管机构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该机构位于上海的外滩。

第三梯队: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

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不会只做国内资本市场,它们的视线往往放在全球的舞台上,比如中国的QDII类基金。在将资金投入到国外的投资品时,永远都面临一个潜在的风险——汇率波动。无论中国的机构想要购买美国的股票,还是美国的机构想要购买中国的房产,这中间都设计到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问题。设一种情景,中国投资机构看到国际油价在5月份大跌,于是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大举买入美国的原油类基金份额,希望在油价上涨时获得收益。一段时间后,国际原油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比如上涨8%,但如果在同期美元贬值了10%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些机构将原油市场的获得的美元利润,转换成人民币转入国内时,实际上还亏损了2% 。之所以油价上涨还能亏钱,就是汇率的波动吞噬了利润。所以,对冲基金的资金在出国之前,都要先在外汇市场反向买/卖两国的货币,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当然,投资机构和对对冲基金除了被动的防守之外,还可以主动进攻,也就是将外汇市场作为交易主体,分析其未来发展的方向,然后通过大举买入/卖出来获得利润。

第四梯队: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商

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进行外汇交易以支付货物和服务。以一家德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为例,该公司从美国进口零部件,然后在中国销售成品。在最终销售完成后,生产商收到的人民币必须转换回欧元。德国公司必须将欧元兑换成美元,以购买更多的美国零部件。企业进行外汇交易是为了对冲外币转换相关的风险。同一家德国公司可能会在现货市场上购买美元,或与美国公司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在向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之前获得美元,以降低外币敞口风险。这一操作手法和投资机构/对冲基金的手法类似,但更多的是被动防守,不会像机构和基金那样主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