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黄金大涨_美国拉高金价多久
1.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2.29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度上涨,对股市有何影响?
3.为什么选择黄金投资?
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世界经济增长的地区继续扩大,美国经济稳健运行,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减,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明显地改善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能源、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加之美元继续疲软,使得以美元结算的大多数国际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许多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纪录,这是近期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尽管世界矿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表1.6),但由于需求增长在短期内释放过于强烈(表1.7),使得矿业生产和矿产品市场难以适应,表现为需求强劲,供应不足,供需形势趋紧,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扬。但是,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矿产资源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需求减缓、价格暴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矿产勘查开发。
200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年平均价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涨9.5%;2007年铁矿石长期供货价格上涨了9.5%,2008年从巴西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65%,从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96.5%;2007年世界精炼铜平均价7119美元/吨,同比上涨5.8%;精炼铝价格2638美元/吨,同比上涨2.8%。
表1.6 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表1.7 世界部分矿产品消费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第4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继续增长。2007年,尽管所有燃料的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慢了下来。随着公众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能源工业成为全球的焦点。2007年,原油价格(大庆原油)持续波动上涨,12月上涨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点。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面对需求的变化,美国Henry Hub2007年天然气平均价格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95美元,较2006年上涨2.7%。英国2007年Heren NBP价格则下跌23.7%,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01美元。生产能力紧张、气候条件恶劣、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世界许多国家的内乱以及投资基金大量进入能源领域,均为推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虽然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均未出现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缘政治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加剧(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9.06亿吨,同比下降0.2%(表1.6),为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消费量为39.53亿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4.1%。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连续第3年出现负增长,较2006年减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仍达23.9%。从主要消费地区来看,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区,在世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的增长达到了99万桶,从而使日石油消费量达到了8522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消费量约每日下降了38.5万桶。2007年,欧佩克石油产量日减产35.6万桶。2007年其他生产国的产量日减产25.6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产量每日下降了28.7万桶,为连续第5年下降。期间,俄罗斯的产量达到了新的高峰,日增产0.9万桶。美国、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产量也都有所增长。2007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价上涨了10.3%,12月达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场原油价格 单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94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4%,略低于10年平均值。俄罗斯和美国是天然气生产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产量分别是6074亿立方米、5459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0.6%和18.6%。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18.4%,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很低,仅为2.4%。2007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为2.925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3.1%,高于2006年2.4%的增长率。美国和俄罗斯为世界两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6131亿立方米、4321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幅为19.9%,为世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但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仅为2.3%。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产量为63.96亿吨,同比增长3.3%;消费量31.78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5%,高于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区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0%和7.3%。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仍高于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国消费量增长7.9%,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1.3%,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70%以上;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是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为第二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为5.74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8.1%,出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煤炭的增长平缓,增幅为2.0%,高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目前,国际煤炭的价格仍然相对较低,煤炭价格增幅小于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核能消费量6.2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0%。美国仍为世界最大核能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美国核能消费量为1.92亿吨油当量,占当年世界核能消费量的30.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消费量为5.27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84.7%。中国核消费量增长了14.6%,为1420万吨油当量。法国作为核电消费大国,2007年核电消费量9970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4%,占世界核电总消费量的16.0%。
1.4.2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铁矿石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
2007年世界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22亿吨,比2006年增加了6.7%。这是世界钢产量连续第4年超过10亿吨大关。2007年世界钢产量比10年前增长了76.4%,比5年前增长了55.5%。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2007年的产量达到4.89亿吨。中国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为37.0%。在5大产钢国中,日、美、俄、韩4国的钢产量总和仅为中国钢产量的69.6%。日本为第2大产钢国,产量为1.20亿吨。美国排世界第3,为9721万吨。其他重要产钢国有俄罗斯、韩国、德国、印度和乌克兰等。目前世界钢铁进出口大国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目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和俄罗斯。
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驱使铁矿生产公司加速扩能增产,从而使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了16.90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9.7%。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供不应求,世界主要铁矿生产公司在2006年度的价格谈判中再次提高了铁矿石价格。尽管中国作为铁矿石贸易大国直接参与了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但由于3大矿业巨头垄断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0%,中国在谈判中始终处于下风,最终不得不再次接受涨价9.5%的价格协议。
近年来,除钼外,全球多数铁合金矿产品,如精炼镍、锰矿、铬铁矿、钴矿、钨矿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普遍上涨。
1.4.3 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快速上升,尽管产量也不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表1.9),价格持续上涨(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激增,许多有色金属矿产市场供应不足,加之一些产品库存下降,价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属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升达10年来的新高,2007年6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铅年平均价继2006年大幅上涨后再涨100.5%,高达2580美元/吨;锡、镍年平均价分别为14539美元/吨和37230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65.9%、53.3%,均创17年来的新高;铜、铝的年平均价分别为7119美元/吨和2638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2.8%,由价格大幅上涨转入高位平稳;锌年平均价为3242美元/吨,同比下降0.9%,是6种有色金属中唯一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长,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日趋严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属也大都呈现产消俱增、市场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锑、铋、镉、铟、钛、钴和硒等金属的价格都有较大涨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 单位:万吨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属现货价格(年平均价)
1.4.4 贵金属市场供需两旺,大多数贵金属价格上扬
尽管近年来,世界黄金需求量变化不大,但黄金价格一路走高。2007年,与大多数矿产品一样,国际贵金属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景象,全年金价大幅度波动,年均金价达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涨15.2%(表1.10),12月28日黄金价格涨到833.75美元/盎司,创下27年新高。从供给方面来看,2007年世界黄金的矿山产量为2200.7吨,同比下降1.3%,造成供应减少。尽管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矿产金产量持续上升带动亚洲矿产金产量增长,但其他各洲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从需求方面来看,2007年投资仍是黄金需求的主要领域,而且也是2007年黄金价格涨跌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势的变化,黄金的货币功能和战略保值功能愈来愈显重要。另外,传统上美元是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由于美元长期贬值以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各国增加黄金储备以抵御贬值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但是官方的黄金储备只有600多吨,调整战略储备结构以及增强汇率的灵活、主动性成为当务之急;加之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官方储备中黄金的比例也是较少,因此增加黄金储备需求逐渐增大。
2006年世界白银制造业总需求量为26142吨,比2005年下降0.9%。从消费领域来看,工业应用为最大消费领域,占总需求量的51.2%,其次为首饰业,占19.7%,其他摄影业占17.3%,银器占7.0%,银币及证章占4.7%。此外投资需求约1500吨左右。2006年世界矿产白银供应量估计为28359吨,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为矿山产量,21%为废料回收,9%为政府抛售。整体来看,2006年国际白银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应缺口。从近几年的国际银市场来看,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市场供求状况不存在必然联系。当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超过6.00美元/盎司时,直接左右市场的就不是供需关系,而是投机、汇率等因素。近两年的国际白银市场就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白银供需现状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力很小。短期内经济形势、美元汇率变化、国际石油价格等仍然是决定银价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白银主要为铜、铅、锌和黄金等矿产的伴生矿产,因此白银相关金属行情的好坏,也影响着白银的市场。
汽车工业是铂族金属的主要终端用途,因此铂族金属市场对汽车工业的依赖度愈来愈大。2006年,全球铂需求量为678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汽车等工业用途,珠宝加工业需求则有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铂的供应量增长超过了需求增长。全年总供应量为679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2.2%。供应量增长主要来自南非生产能力扩大到529万盎司,由此导致供应量大增。总体来看,2006年铂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仅有1万盎司的过剩。2006年,全球钯需求量为664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于珠宝加工业需求下降30%,该领域需求已经不到1万盎司。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消费量大增多少弥补了珠宝领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2006年钯的供应量为806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4.1%。总体来看市场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铑需求量为83.7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汽车催化器仍是铑的最大消费领域。尽管全年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但市场总体仍显供应不足,由此导致价格增长较大。
29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度上涨,对股市有何影响?
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上涨,交投于1878附近,特朗普签署纾困法案的乐观情绪仍然推升着金价,且美元小幅走低也支撑了金价,但全球股市的强劲不断吸引着避险资金冒险,这对金价上行形成一定的限制。另外投资者仍需关注欧洲疫苗接种的推进情况以及新毒株对全球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1年金价的上涨幅度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跌幅的大小,市场普遍认为美元的跌势将在2021年得以延续,而短期内美股也有望继续维持走强态势。短线金价来到十字路口面临抉择,投资者需耐心等待入场机会。
特朗普签署纾困法案,美股再创新高特朗普周日晚间签署了一项全面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这不仅结束了与国会的僵局,也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在全国疫情反弹之际获得经济救助铺平道路。
特朗普在上周反对这项立法,呼吁议员们将直接发给美国民众的救济款项从每人600美元提高到每人2000美元;按照该纾困法案的规定,调整后总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个人,每名成人和每名儿童可获得600美元。
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周一(12月28日)通过了这项法案,将发放2000美元取代了疫情纾困法案中的600美元支票,民主党和温和的共和党人投票赞成总统特朗普支持的提议。目前该法案正送交参议院,将为共和党人制造政治两难。在他们当中,许多人先前反对超过现行法案中规定的600美元个人援助金额,部分原因是担心最后要付出的代价总金额。如果将个人援助金额提高到2000美元,将花费大约4640亿美元。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未表明,参议院是否会处理众议院的法案,是否试图就增加个人援助金额的另一法案进行投票,或者就是忽略这一问题。市场对参议院通过该提案并没有多大信心,并预计参议院共和党不敢跟进。
Evercore ISI投资组合策略负责人Dennis DeBusschere在客户报告中表示,新法案足以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要忽略“令人失望的”个人纾困金带来的噪音,着重关注为2021年经济强劲复苏而做的准备上,特别是服务业方面的准备上。
特朗普签署法案后,提振了周一风险市场,美股当天集体上扬,各大主要股指均收于创纪录高位,致使避险黄金承压。疫情援助法案,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道指上涨0.68%,标普500上涨0.87%,纳指上涨0.74%,高盛上调对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
(道指日线图)
(12月28日现货黄金分时图)
投资策略师Tim Ghriskey表示,“这对美国市场是一种积极的基调,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签署了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之前似乎还存在疑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美国股市的圣诞涨势余波犹在,且在一段时间内这里仍是我们最青睐的市场。”
Kitco Metals资深分析师Jim Wyckoff表示,“限制黄金上涨的是全球股市,它们仍处于上涨模式,这只是在吸走作为避风港的贵金属的资金。”
虽然纾困法案被视为黄金的支撑力,因为政府支出会构成美元压力,但一些专家认为,该法案产生的黄金支撑力可能已经反映在价格上了,乃至小幅走高的美元终究拉低了金价。
市场预计美元将延续跌势,推升金价年末将至之际,投机性资金大力押跌美元。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数据显示,与ICE美元指数挂钩的非商业期货净空头头寸飙升到了2011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伴随美联储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资金从避险资产中撤离的趋势,ICE美元指数今年迄今已经下跌逾6%。
短期来看,美元走软、美股走强的态势仍将维持。
美元贬值历来是外国投资者对美股需求的最大催化剂,这是因为持有标普500指数产品的投资者有约三分之一来自海外,而美元指数的疲软使得标普500的吸引力上升,以美元结算的收益也更为可观。因此美元贬值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进入美股市场。
过去一段时间,美股与美元指数的相对走势凸显了两者的关联性,事实上这种关联性已经达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强水平。凯投宏观预期,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和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弱美元与强美股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得以维持。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元的跌势将在2021年得以延续,唯一的分歧在于跌多跌少,以及跌得多快。
花旗集团市场策略师Calvin Tse认为,随着外国投资者为免受汇率波动冲击而继续撤离资金,美元2021年可能还要再跌20%,美元指数将降至75以下。
ING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认为,调整政策框架的美联储可能会允许经济过热运行一段时间,预计2021年美元指数还有5%到10%的下行空间。而高盛多资产策略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认为,美元依然被严重高估,投资者持有了过多美国资产,美国股市高估值、利率追不上通胀、以及全球经济复苏,都应会令美元承压,预计美元指数还有6%的下行空间。
荷兰银行分析师Georgette Boele称,目前唯一能提振金价的是美元走低,下正值假日季,没有流动性。
华侨银行指出,2021年,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较低和通胀预期等三重因素叠加有望推动金价上行。
今日金市前瞻今日周一两度冲高后回落,显示1900附近压力强大,且美元触底反弹也试压黄金回落。短期内,金价两次冲击上方强阻力均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K线走到三角形态的尽头,金价终要做出选择。若能强势突破上方通道线,则后市上涨机会较大,上方关键压力位仍在1900-1910区间。若跌破下方趋势线,则短期走势或继续疲软。
(现货黄金日线图)
为什么选择黄金投资?
通货膨胀是财富的天敌,尤其对于拥有大量银行存款和债券的人来说,侵蚀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很多人会借投资来抵抗通胀压力。黄金的属性就是避险保值增值,为了让财富不被缩水,很多很多人选择了现货黄金投资。
(1)长期保值
全球黄金总存量只有15万多吨,且只以每年2%的速度在缓慢递增.但投资黄金的热度却急速升温,仅今年第二季度需求量就飙升了51%.物以稀为贵,黄金市场紧张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它具有对抗通胀的长期保值功能.过去四个世纪,相比起全球货币大幅度的贬值,黄金的购买力有增无减.黄金能有效抵御通胀带来的币值变动和物价上涨的影响.
(2)资产多样化
国际金价主要由美元、原油价格与国际地缘政治决定,美元作用力超过50%,与金价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在美国坚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放纵美元贬值的预期下,为规避美元汇率下跌风险,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者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买入黄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