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今天油价95号-宁波今天油价95号油价
1.开续航410公里的几何A跑2300公里的长途是怎样一种体验?
2.油价倒挂指的是什么?
3.综合油耗:2.2 L 是什么意思
4.宁波多家快递垄断市场,7月1号开始变相涨价,每张快递纸要1元钱,相当于每单要比之前多1元钱运费
开续航410公里的几何A跑2300公里的长途是怎样一种体验?
电动车能不能跑长途?
这可能是每一个想买纯电动车的准车主都很关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已经买了4辆纯电动车的老司机,我想用我的真实经历,和大家聊聊电动车跑长途这件事儿。
2011年末,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纯电动车——工况续航只有100km的江淮iEV2。这款车没有快充能力,也从来没出过合肥市,跑长途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我的第二辆电动车是江淮iEV4,这款车工况续航是150km,同时具备了快充能力。这辆车还真跑过长途,最远的一次是从浙江宁波市出发,开到了河北衡水市,单程距离达到了1150km。
这款车快充能力弱、高速续航会衰减到120km左右,同时要考虑预留一些续航里程,所以途径每个服务区时都会停留充电,有时还会遇到充电桩不兼容问题,只能用慢充。也正因此,那次长途足足跑了三天。
我的第三辆电动车是江淮的iEV6E,这辆车的快充能力是比较强的,工况续航达到了255km,高速实际续航也可以达到200km左右,可以做到每150km充一次电。同样跑过一次宁波市到衡水市,一路充电很顺利,用了两天的时间。
以上两次真实经历,说明快充和续航是决定电车能否跑长途的最重要因素。
我现在开的电动车是工况续航410km的几何A顶配版本。购车一年多以来,我和爱人都对这款车十分满意,平时都是抢着开。
这样一款优秀的电动车,长途表现如何,我很是好奇。趁着今年五一假期要回趟老家,我决定带着它做一次长途测试。接下来重点和大家聊聊我这次开着几何A往返于宁波和衡水的长途经历。
去程
为了尽量避开假期拥堵,5月1日凌晨3点半,我从宁波满电出发,过了跨海大桥,进入常嘉高速,接着就转入著名的G2京沪高速了。
Ready?出发
迷你的小仪表哇
凌晨的跨海大桥
(指引射灯加上抬头显示,嗯,有些科幻)
不知不觉?天已经蒙蒙亮
开到苏州附近,还是碰到了意料中的大堵车。好在虽然道路拥堵,车辆还都是很有秩序在排队,卡车靠右,轿车靠左。当时的感觉是,我们的汽车文化真是越来越好了,点赞好时代。
就这样走走停停,同时也用高德地图刷新选择不太拥堵的路线,实时更换路线。出发前做的充电计划完全被打乱,不过我从心底里相信最近两年的国家电网充电桩的建设成果,并没有担心充电问题。
电动汽车最不怕堵了,不过人是挺累的?@京沪高速苏州无锡之间
由于堵车导致车速非常缓慢,6个多小时后,我仅跑了284km的里程,这段路的平均速度只有46kph,可见有多么拥堵。当时整个人已经很疲惫了,需要休息并顺便把早餐解决掉。另外,车辆剩余32%电量,也需要补充一些电量了。
早上9点50分,我在镇江水晶山服务区第一次停留。
电动车主都知道,在快充电量达到80%以后充电速度就会明显减慢。所以当时我计划快充到80%就停止充电,无奈因为自己过于疲惫,多休息了会儿,索性就让车辆继续充电,直到93%才结束。
在这个服务区停留完全是计划外的,不过充电设施很好,为江苏的充电桩建设点赞。在这里我特意记录了半小时的充电量,达到了49%,和厂家说的半小时快充50%相差无几,为几何A的实诚也要点个赞。
路况拥堵,开了6个多小时,第一次给几何A充电?@镇江丹阳水晶山服务区
水晶山开始第一次充电,剩余32.1%电量
水晶山充电30分钟,电量从32%到81%,半小时充入49%的电,吉利充电速度挺厚道
10点三刻,充电完成,继续出发,并于15:22到达淮安川星服务区。这段路依然很拥堵,237km的路程平均车速只有51kph,大堵江苏,不得不服,车辆太多了。到达淮安川星服务区时电量还有37%,我需要休息会儿,所以继续给车补电。
用了一个小时整充电到96%,继续出发。
到达淮安川星服务区,第二次充电
川星服务区充电完成
川星服务区充电完成,准备出发
苏南很堵,这车堵车电耗确实挺低的(附图为证)
空调制冷,温度设定26度,一个人
在川星服务区给自己补了好多饮料,朋友说左数第三瓶最提神了
19:42,到达山东临沂服务区,电量剩余53%,车还能跑,不过我真是没力气了,必须要吃饭休息了。于是我吃饭车充电,和爱车一起补充能量,这段路程共计184km,车速依然快不起来,平均只有56kph。
到达临沂服务区,开始充电
(电还很多,不过自己需要休息了,顺便充电)
临沂服务区车很多,不过充电桩这儿并没有排队,挺好
临沂服务区充电结束,准备出发
临沂服务区充电完成,花了26大洋
20:38,再次出发,目标济南。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接近莱芜服务区时我开始犯困,坚决不能疲劳驾驶,所以临时决定开到服务区休息一会儿。
22:40,到达莱芜服务区,这段路车流依然很大,不过车速终于快一些了,155km路程,平均车速76kph,这才有点高速的样子。当时只顾休息,没想起来顺便充个电。
23点半,我休息完毕,从莱芜服务区出发,并于凌晨12点38到达济南天桥服务区,当时电量剩余31%,需要充电咯,我也顺便休息会儿。
电量达到79%我便结束了充电,继续赶路,离家越来越近,我算着电量足够到家,也就不想浪费时间再充电了。当时路况很好,一个小时便到达了德州服务区,距离衡水市已经非常近,不过我也非常困,不想冒险,停车休息吧。
凌晨2点半,我在德州服务区美美睡了一觉,因为太累,一觉竟到天亮,爽极了。在这里只是休息,并没有充电,天亮后继续赶路。
早上7点到达衡水家中,赶上了陪家人吃早餐,美美的。
到达济南天桥服务区
济南天桥服务区充电完成
衡水人民广场特写?
总体来看,从宁波到衡水,单程共计1201km(计划路线为1128km,为了躲避拥堵,绕了些路),总计停车充电四次,充电总时间3小时27分,车辆纯行驶时间为19小时43分,休息总时间为7小时26分,休息时间远大于充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五一假期这种极度拥堵的情况下,即便开燃油车也不会更快了,总计5.6小时的拥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一般人都开不动。
充电记录:)
返程
相对而言,返程就顺利了很多。5月4日返程,路况比5月1日好一些,不过拥堵也是挺严重的,累计拥堵时间近3小时。
另外,返程时,我的充电策略就是尽可能减少充电次数、每次都充满,所以总共只充电三次即完成了整个一千公里的路程。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在80%-100%充电阶段,充电速度会越来越慢,因此实际充电消耗的时间反而比5月1日的四次充电多用了53分钟,累计充电耗时4小时20分钟。整个返程包括充电的停留的时间是总共是6小时35分。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000km级别的长途,必要的休息时间是远超过充电时间的。另外再提醒一下车友,在服务区充电桩方便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充到80%左右就立刻停止,根据实际测试,这真是最省时间的充电方法。
回宁波路途第一次充电,济南雪野湖服务区,景色不错
到达济南雪野湖服务区
(京沪间服务区充电站资源丰富,不然可不敢剩这么点电)
雪野湖充电完成
雪野湖准备出发
第二次停留,长深高速沙河服务区,准备充电
第三次停留并充电,泰州溱湖服务区
第三次充电,泰州溱湖服务区,
峰电最贵,相当于每公里0.25元钱,当然比油还是便宜太多了
泰州溱湖服务区又冲了10.76元,总算充满了,峰电真是贵哦
充电记录:)
小结
这次长途下来,往返里程共计2345km,共充电325.6度,电费384.5元,平均每公里电费0.164元。
今年清明假期,同样的路程,我有过一次油车往返经历,当时消耗的油费是751元,这还是最近油费很便宜的情况,95号油价每升只有5.84元。如果是疫情前,油价要贵很多,长途开燃油车的花费就要贵很多了。
顺便回忆一下清明节4月2日的行程,那天基本不拥堵,路上总共停留时间3个半小时左右。4月5日的返程,堵车算是比较轻微,累计堵车时间1小时左右,不过经历过长途的人都知道,通行速度越慢,停留的次数会越多,4月5日也不例外,累计停留时间6小时30分钟左右,这和5月4日开电车返程的停留时间是很接近的。同时要说明的是,5月4日的路况拥堵情况,比4月2日更严重。
通过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这两次长途经历,可以看出,拥堵(包括轻微拥堵和严重拥堵)的长途路况(1000km左右),在一个人开车的情况下,油车和续航在400km以上的电车所花费的时间,是基本相当的。这是否与我们的想象差异较大?
一个人开车的话,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充电。实际测试下来,拥堵等待的时间远大于车充电时间。路越堵,整个行程耗时越长,需要停留的次数和总时间也就越多;两个人开车的话,因为可以轮流休息,停留时间肯定会少一些。
最后再唠叨两句,在长途自驾中,几何A的驾驶辅助就像是我的副驾驶,能帮我自动维持合适的车速和车距,帮我把车稳稳地停在车道最中间,确实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当然,还是要提醒下,驾驶辅助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员需要时刻监管,也就是说要看好路,握好方向盘,这也是基本要求。另外,几何A的抬头显示HUD非常不错,屏幕很大,显示信息丰富,我想,这可能才是几何A真正的仪表吧。
下一次,在没有急事儿又方便充电的前提下,我还是愿意开电车旅行的,毕竟省钱环保乐趣多多,您也是这么想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倒挂指的是什么?
油价倒挂,就是说原油的价格高于提炼后的成品油价格
市面缺油但库存充足
3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因柴油供应告急,广州许多民营加油站几乎都挂出了“暂无柴油”的牌子,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不时出现断供现象,不少货车排长龙等着加柴油,甚至引发部分路段塞车。
与此同时,深圳、佛山、中山等地也均出现不同程度柴油紧缺现象,各地民营加油站大部分已没有柴油供应,油品供应主要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实行限量供应。
国内外油价倒挂是主因
对于目前出现的柴油紧缺,广东省经贸委电力能源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受雪灾影响电力缺口大,成品油需求恢复较往年要快;同时,成品油需求旺盛。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已破110美元/桶大关,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炼厂加工亏损,地方小炼厂基本停止加工。
对此,进口、批发及零售出现的价格倒挂是不争的事实。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原在“两会”期间表示,当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中石化集团每销售1吨汽油的亏损额高达2000元人民币,而销售柴油的亏损比汽油更高。
不过,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却认为,这一波柴油紧缺行情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对调价预期的普遍高企。
“要么调,要么不调,政策一点都不明晰,大家都在朦胧炒作。”姚达明说。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最高一度突破110美元/桶,这使市场普遍认为近期油价要涨,甚至有市场传闻两大集团已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上调成品油价格申请。
姚达明表示,市场对成品油涨价的心理预期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油品经营商开始故意囤油,社会加油站纷纷减少了柴油投放量。
实际上,在上次成品油调价之前,广东也都出现过类似油品紧缺现象。去年1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通知,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而在此次调价宣布之前,珠三角城市油品紧缺程度远远超过此次。
中石化广东公司甚至提醒,国家物价部门已明确表示,近期煤、电、油都不会调价,请消费者不要有涨价的恐慌心理,导致盲目抢购油品。
中石化:供应短缺正在解决
有媒体报道称,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柴油供应已出现了普遍紧张,深圳、珠海、东莞、杭州、南京、宁波、福州、绍兴、南宁、玉林、武汉等12城市柴油供应告急。对此,中石化集团多位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这一局面正在协调和解决。
根据记者了解,中石化集团近期的供应一直保持着增长。以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为例,其今年1到3月份,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投放广东市场资源将超35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吨,增长12.8%。
该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其中公司的零售投放比例就比去年同期增加51万吨,增长21.5%。“特别是3月份,将投放资源125万吨,比2月份增加27万吨,增加21.7%,其中零售比2月份增加22万吨,增加27%,努力稳定成品油市场供应。”
另外,3月份的前15天,中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对广西柴油投放量比2月同期增长87.45%,比上年同期增长40.26%,增幅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而目前就深圳市场来说,每天供应当地的汽、柴油总量达8000吨左右,比平时增长约10%~15%,其中柴油库存量有10吨,还有2吨近日到货。
中石化深圳石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深圳汽柴油库存在15天以上,对保证深圳本地市场柴油供应没有问题。中石化深圳石油公司已增加了深圳市场的汽、柴油供应量,比平时增长约10%~15%。
既然库存充足,为何还出现无法加油的现象呢?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道,当前,由于社会加油站普遍停供、限供,社会消费大面积向两大集团转移,造成两大集团供应压力加大。
所以,广东石油分公司保证属下油站不停供,但由于受加油站罐容以及车辆运力所限,为保证过往车辆都能加上油,在个别路段和个别时段,加油站不得不采取定量加油的措施,排队加油的现象偶有出现。目前,该公司的油库、码头、铁路专线24小时作业,做到随到、随装、随卸、随运,及时将资源输送到供应一线。
茂名石化总经理李安喜也表示,尽管炼油巨额亏损,但仍千方百计增产市场紧缺的柴油。茂名石化正在使月加工量保持在110万吨至120万吨,每日加工原油约3.6万吨,超过了设计能力。在柴油装置方面,该公司也保持两套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最大负荷运转,使每月柴油产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同时公司降低库存,减少柴油半成品库存近3万吨,增加了对市场的柴油供应量。
广东油气商会的人士也表示,海南当地的油气供应充足,而且当地也在通过成品油管道向广东地区输送更多油品,保证珠三角的供应。
油荒真的来了吗?
部分地区再现柴油紧缺,中石化和中石油在保证供应的过程中,依然还未能让人满意。油荒真的来了吗?实际上,正是因为国际柴油价格倒挂、两大集团保批不保社会资源,而造成南方部分地区连续几年频繁显现加油难的情景。
当然,原因不止于此。由于雪灾来临,电力短缺,各地电厂包括燃油电厂已经开始加足马力生产。一位广东油气的业内人士说,现在政府正在向燃油电厂发放补贴,来保证广东当地电力的供应。另外,这一阶段正值春耕季节,柴油供应也开始增加,这都为资源紧张埋下了伏笔。
同时,调拨成品油不足、运力不够以及部分城市成品油短缺对其周边地区的供给压力太大,也是这段时间以来成品油供应不够的现实原因之一。
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包括炼油业务的中国最大上市企业,这两年的成品油生产和供应都在上升。
去年,中石化的国内成品油总经销量达到了1.1939亿吨,增长6.9%,其中零售量增长6.18%,为7662万吨;柴油产量为6008万吨,增长3.84%,其原油加工量上升了6.33%,达到1.5558亿吨。
中石油的2007年各项指标也创出历史新高。其去年共加工原油8.24亿桶,比上年增长4.9%;生产汽油2202万吨,煤油202万吨,柴油4735万吨。
那么,为什么我国还会出现成品油加油站的短供、少供现象呢?其实,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原油价格高企,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痼疾。
当然,有关部门希望通过稳定的价格,减少人们在汽、柴油所支出的成本,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大量炼油厂承受着亏损。
尽管从去年中石油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其炼油业务的亏损额已在降低,但这是在去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不高的情况下,所呈现出的业绩。中石油、中石化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业绩让人担忧。
原油价格高企,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平均差距目前可能在1500元/吨左右,高峰时几乎越过了2000元/吨。
两大石油公司保障国内成品油零售供应,在亏本情况下炼油。相比之下,地方小炼厂因为原油价格太高,基本停止加工成品油,只将少量可以实现市场价格的燃料油进行高位抛售。
这就造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资源紧张时对外惜售成品油。因为如果大量销售成品油,那么由于人们预期国内将很快调整成品油,油商们的利润将会被放大,囤油可能性增加,必然会造成市场的进一步恐慌。
简单来说,目前每吨油的利润在100元左右,按照国内成品油几次调整的惯例,每吨上调500元,那么成品油贸易商就会赚取更多的差价。但当他们拿到了更多资源之后,对于社会供应将会是一个考验。
综合油耗:2.2 L 是什么意思
综合油耗就是平均了 市区油耗和市郊油耗
就是百公里的市区油耗加上百公里的市郊油耗再除200就是综合油耗
以北京油价来计算 现在的北京油价是7.85元/L
2.2L的价格就是2.2 * 7.85=17.27元
也就是按综合油耗来计算百公里的汽油成本是17.27元
但是这应该不是汽车的油耗吧 即使是排量很小很小的混合动力汽车也还达不到这么低的油耗
宁波多家快递垄断市场,7月1号开始变相涨价,每张快递纸要1元钱,相当于每单要比之前多1元钱运费
最近报道:成本压力下快递涨价已是事实(但并不代表快递有权联合控制同时涨价)
希望宁波的相关部门介入
1.地区涨价的问题,不否认宁波本地物价上涨,员工工资都在上涨,仓库费用成本,油费上涨的因素的影响,不知道宁波是不是长三角地区物价最高的,那上海的物价就低了吗?详细说明宁波高于其他城市的证据,那边的快递就没有这个压力?此次涨价涉及宁波地区,为何唯独缺“余姚”(信息链接:去年2010年余姚,还是这6家快递集体涨价通告,发布通告后,余姚物价局24小时内介入制止,指出违法价格法),在余姚,快递怕处罚?还是余姚的物价就特别的低.
2.升级版的联合协商涨价,可以说是精心策划。物价上涨,某快递涨价,这个不是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调整,优胜劣汰保持合理资源分配。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价格,同样的理由,世间本没有不透风的墙!新闻报道后,几家快递的负责还是管理人都信誓旦旦地说都是“跟风涨价,竞争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联合?”这个风很奇怪在同一天刮了起来,还是同级风速哦,很傻很天真,大家会信吗?因为是口头开会,无文件或其他证据,是余姚的升级版。这6家快递为什么都涨价,如果是市场机制,一家涨价,客户可以不发那一家换另一家,协商的结果,保证金的制约,谁价格低处罚举报奖励的机制。此方面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举证。快递考虑的已经比较多了,早已有所防范,取证比较难。
3.地址单1元之困惑。浪费之说,据报道某快递一天的地址单使用量达到4万—5万份,每月的快递单损耗率平均就有15%,咱们来算一下,增加1元,每天可以平均增加4.5万元,减去6750元,其他费用不统计,收入增加38250元,多增加的不说怎么用的,且说浪费,不经常发的客户,发一个,快递给一张快递单就是了,长期发件的,每个快递点都还是可以统计的,如果有发件数和面单数有出入,也可以叫客户补快递单的缺损费用。
4.很多快递说要涨价,涨价了才能提供好的服务。优质服务是离不开MONEY的,收了1元能提高快递服务吗?因快递派送件引发的问题,宁波也不要太多,这个可能是目前快递行业的通病了。谁不希望每个快递都提升服务,快速到达,降低投诉率,对大家是共赢的,但问题还是接着问题,就算这1元的费用全部给予了快递员的工资,宁波的服务上去了,这1元钱还能分成几份给其他地区,其他快递网点提升那边的服务吗?显然这个增加费用是不会分给其他的,其他地区的服务还是照旧,那就是空谈,作为发件人来说,服务不仅包括发件处也包括收件方的服务,那还不如全国都来涨价。
5.如果有一天,几个大佬很给力,控制了宁波市场的80%大米供应,觉的什么都涨,那咱们也联合涨涨,他们就涨到了高于其他城市的价格,没事,不是行业垄断,不是100%啊,怎么看这个问题。行业垄断必须是100%的吗?不是专业人士不太清楚,但这6家快递控制了宁波85%左右的市场,别说货比三家,什么叫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关系到快递网点速度等问题,其他快递根本做不到,市场竞争才是合理。
6.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宁波地区的电子商务估计有几万家,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或者大卖家一般不受此次影响,合作协议,快递也不敢涨价,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卖家,发的数量少,本身快递价格已经很高,再涨价,不利于其在同行中发展竞争,没有小的如何做大?起码也要和江浙沪其他城市同样。快递如是说78月份网购减少,成本压力增加,加价来应对,发的件比以前会更少,快递利润是减少还是增加好好思考。电子商务中,客户选择商品价格目前还是占很大比重的影响。
7.是否违法价格法 余姚的例子证明,物价局直接指出快递违法了价格法,这次做法虽然比较隐蔽,但也明显,宁波物价局需介入调查。余姚物价局24小时,务必看宁波物价局的速度。也担忧是否会引起更多行业的效仿,对宁波的物价再来提高~~
托拉斯在形成,是否到时候全国涨价也可以说是在同一天“跟风涨价”。
经典语句的回答
“如果6家企业真能联合起来,那快递费干脆直接涨到10元好了,何必只涨1元钱呢?”因为你们怕啊,怕舆论啊,这个舆论到时会有多少大。
新闻报道里面的快递回答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暗度陈仓,不知所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