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2.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3.石油价格下跌对新能源有什么影响

4.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5.肺炎疫情全国爆发,油价跌,股份跌,房价是否还能够独善其身?

6.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出口油价_外贸市场油价下跌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2003年以来,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的油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在短短数周内先后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线,并直逼50美元大关。最终于8月20日在冲高至49.40美元后才有所回落。与年初相比油价上涨了约50%。

业界人士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1、相对于其他商品,石油的垄断性仍较强。为维护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年来一直采取限产保价的销售战略,只是供应减少。2、国际市场需求呈缓慢增长态势,新兴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大幅上升。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伊拉克国内势力扬言炸毁石油生产设施,外国公司作为人质,进行恐怖活动。委内瑞拉国内大选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俄罗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税案久拖不决等事件引发市场恐慌心理。4、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交易活动加剧,交易商一遇风吹草动,便乘机大炒一把,对油价的涨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生产能力几近极限,调节石油供应的能力下降。

至于本次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7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石油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在1973-1975年间出现严重衰退,1979年因两伊战争触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冲击则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陷入1990-1991年的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例,2004年其第一季度GDP增幅为4.5%,第二季度则降至3%。受油价冲击影响,不少美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下半年的经济增幅预测,认为高油价将影响消费者开支,投资缩减,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扩大,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胀,或在2005年重新陷入经济衰退。但也有一些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则乐观地认为此次油价冲击对美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更不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出现,理由是,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石油供应量是充足的,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而且有相当大的石油库存作为后盾,更为主要的是对油价上涨的承受力较以往大为增强,因此在短期内足以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一俟投机活动平息,石油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格局。

石油属于战略性稀缺资源,尽管长期以来主要石油进口国厉行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被有效替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特别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家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将始终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因此从较长期间看,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引发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不排除受临时性因素影响和投机炒作而出现的短期内油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从美国看,由于它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及时调整宏观能源政策,注重能源构成多样化,加大对天然气资源和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注重节能,进口渠道多元化,再加上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整体而言抵御能源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短期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本次油价冲击肯定会影响其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但估计尚不至于对其经济活动构成逆转性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程度将有待进一步密切关注。

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经济学中关于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国际上对于石油的持续的需求,使得石油的需求一直很大,而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的主要石油出产地在中东地区,这个地区又是战争不断的地区,比如伊拉克地区和伊朗地区,不能持续的供应石油,使得石油的供给方面的缺口很大,同时石油输出组织APEC对于石油的供应加以限制,以及国际上对于石油的价格预期的持续上涨也是的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石油价格下跌对新能源有什么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影响国内边际成本较高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中国东部老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开发成本逐步提高,油价的持续下降会直接影响国内老油田生产与经营。而且,油价下跌压缩了石油企业利润空间。原油价格下滑,虽使石油企业炼油板块成本随之下降,不过由于原油勘探开发板块的利润受到压缩,终端油品需求疲弱,国内“两桶油”交出的三季报并不耀眼。而且,油价连跌让成品油批发市场陷入困局,民营加油站零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看跌气氛浓重,业者缩短操作周期,快进快出以降低操作风险。

其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取向,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面临成本高、国家补贴数额大等困境,加之稳定性差等,市场接受度还不高。中国页岩气资源赋存特点也决定了页岩气经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油气价格持续下降,不利于国内页岩气产业向前推进,也不利于煤层气、油砂、深海石油、可燃冰等开发示范,会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油价大幅下降还将动摇国际“石油美元体系”,原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若出现逆流,意味着全球流动性以及信贷评级问题会随之浮出水面,这将间接给中国外贸及货币政策等带来压力。

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有啥想不不通的?伊朗石油出口受制裁,买不出去,但并不仿碍自已炼汽油,技术仍是以前的技术,技术方面也无障碍,怎么就限制内销,提高汽油价格呢,答案只有一个“背锅子上树一一钱短“。一是伊朗国内汽油价很低,每升只有人民币1元7角,与咱们一瓶矿泉水的价一般,属于政府补贴性质,现在没有了出口石油的大宗收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拿什么补贴啊!二是提升后的汽油价格,每升人民币5元,只是略有收益,但一直是官油壮眼子,大手大脚管理不善,并无多大经济效益。三是为什么限额限量?这便是一种管控,避免汽油走私,消耗有限的金钱,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应对美国制裁,做战争准备。四是以汽油内销的收入补贴贫困户,消除动荡因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巩固神权统治。

伊朗的以上措施效果如何?“小惠未遍,民弗服也“。这不,已发生了民众上街抗议活动嘛。笔者认为,制裁已半年有余,看不到丝毫松动迹象,又无打破困局的良策,可以说山穷水尽已无路,神权的日子捉襟见肘,一天不如一天了。

想不通很正常,伊朗是石油卖不出去,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伊朗虽然是产石油的大国,可真不是,汽油生产的大国,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提问者才想不通;11月15日伊朗官方宣布,政府将提高汽油价格,并且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汽油走私;

也就是说,由于伊朗的汽油产量不足,政府准备提高汽油价格,还要施行定量配给,每辆车,每个月定量提供60升汽油,如果超过60升,将会提高汽油价格,前60升的汽油价格为 15000/升 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5元/升),超过定量的汽油价格为30000/升(约合人民币5元/升);

伊朗是想通过,定量配给,提高汽油价格的这个办法,来抑制汽油消费,满足基础供给,缓解汽油产量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伊朗的汽油产量严重不足;这与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完全是两件事;

汽油并不能等同于石油,汽油是从石油当中,提炼出 的一种成品油而已,这就涉及到了石油加工提炼的领域了,也就是说,目前 伊朗的石油加工提炼方面,生产出来的汽油,跟不上国内 汽油消费的速度,才导致了 伊朗用定量配给 和提高油价的方式,来抑制汽油消费 。

关注作者后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

欢迎评论留言,交流看法 !

自上周五伊朗政府宣布汽油限购以及提高汽油价格,这引发了伊朗全国性的抗议示威,并升级成为骚乱。据伊朗官方统计截止目前已经累积有12人在冲突中丧失。 关于汽油限购和涨价的问题,伊朗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经过了专家论证过的,目的是两个主要方面:

(被洗劫后的加油站)

有人可能会认为伊朗本身是重要产油国,其汽油便宜理所应当。在石化产品出口受到美国制裁限制的情况下,其汽油产品应该滞销,价格应该下降才对。 然而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伊朗确实是产有国,但是并不是说产油国就会炼油,会炼油的不一定就能把油炼好。 伊朗并不是石油化工大国,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成品油还需从外部进口弥补缺额,一旦外贸受到限制国内成品油就会十分紧张,而频繁的走私活动更是加剧油慌的产生。在今年伊朗为了应对燃油危机,伊朗宣布位于霍莫兹根省的波斯湾之星炼油厂第四期项目投产,其将使得伊朗炼油产能增加25%。

这些炼油设施以及石油生产本身需要成本,而低油价本身是作为一种 社会 福利而存在,油企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 然而目前伊朗受美国制裁的影响,对外能源贸易基本中断,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本国民用成品市场。 所以涨价几乎是必然的,更何况还有人走私汽油。据悉伊朗本国的日成品汽油的消耗量就达到9300万升,而据伊朗相关也内人士称,伊朗原油日走私量高达2000万升到4000万升。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占比之大,给伊朗财政名义上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在1800万美元以上。

(抗议)

这个量和损失为何会如此之大,仅靠着一些个人投机商其实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量。 其实部分成品油走私活动都是在伊朗官方默许的情况下进行了,有的甚至本身就是官方或者半官方在参与。 这是伊朗抵御美国制裁的一种手段,可以规避监管,只不过这部分资金收入,大部分是非公开的,由革命卫队、伊朗石油企业背景的机构或者代理商把控。 因公肥似在所难免,为走私活动买单的是老百姓,背黑锅虽说是伊朗政府,但是其却可以从中获得教士集团和革命卫队的支持。

(走私成品油)

伊朗原本是世界上汽油价格最便宜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要宣布将 汽油价格上调50%,同时实施新配给制度 ,这其实是伊朗国内财政恶化的体现,通过上调汽油价格, 是为了弥补伊朗政府在美国经济制裁之下出现的“严重的预算赤字 ”。

由于政府方面大幅提高汽油价格,并实施新配给制度后,导致其国内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目前已造成包括示威者在内的2人死亡、多人受伤。

但是,17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于鲁哈尼政府所宣布的决定(大幅上调汽油价格50%)表示支持,同时也表示“不知道价格上涨的具体细节,但这一措施得到政府主要机构和专家的批准,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另外,对于伊国内部分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他说“民众对这一决定感到不满,但破坏和纵火是流氓行径。”

很明显,自去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后,并实施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另取消对其他国家的制裁豁免),伊朗由于原油出口量锐减(从过去的每日250万桶下降至20万桶左右),使其政府财政赤字加剧,加之伊朗法定货币里亚尔近年来大幅贬值的影响,已经无力继续对汽油价格实施补贴(之前伊朗普通汽油价格为每升0.5元人民币左右,上调汽油价格至0.9元人民币,超出60升部分为3元人民币)。

总的来说,受美国长期经济制裁影响,出现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加剧,物价上涨过快,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已经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通过上调汽油价格转而向伊朗约1800万个贫困家庭提供额外补贴,这是“战时经济管制的一部分”。

近日,伊朗因汽油价格上涨50%导致的抗议活动近期升级,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目前已经扩大到40余城镇近9万人,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伊朗官员15日确认,政府决定提高汽油价格并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燃油走私。而实际上,新政下的伊朗汽油价格分两块,一是每个月60升的政府补贴的配给价汽油,一块是市场高价汽油。

很多人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这是因为不了解伊朗石油工业现状造成的误解。首先,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已经不仅仅是局部的制裁,而是全面的禁运,这导致伊朗石油出口接近停滞状态,这么大的损失并非是靠内需可以弥补的。否则的话美国也不会下那么大气力来“制裁”伊朗了。

其二是,伊朗的国内石油冶炼能力不高,汽柴油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正常情况下,伊朗要一方面出口石油,一方面从国外进口成品油。由于成品油被生产商加价,伊朗政府要为供应国内市场的汽柴油采取政府补贴保护措施。也就是说,伊朗政府从国外采购成品汽柴油投放国内市场是一个“赔钱”的过程。

其三,由于受到外部制裁和石油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收益已经无法保证该国经济的稳定运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大量的失业,让成品油走势再次变得猖獗。成千上万的伊朗“油耗子”,在伊朗国内购买政府补贴的便宜汽柴油,然后运送到伊拉克和阿富汗边境地区,倒手卖给境外的油贩子,从中赚取差价。这些人倒卖的越多,伊朗政府赔的钱越多。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石油出口受限收益锐减,伊朗要保证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只能动用外汇储备。这将进一步威胁到伊朗经济和国家安全。因此,伊朗必须采取霹雳手段来最大限度地遏制成品油走私活动。

是的,伊朗近日宣布提高了汽油价格,并且实施汽油对国内民众定额供应,意思就是伊朗国内的汽油价格从原来的 1 万 伊朗里亚尔,(约人民币1块7毛钱) 1升提高到现在的3万伊朗里亚尔(5块人民币左右1升)。有民众对此涨价不满。

上图:伊朗汽油涨价

伊朗汽油并且现在对国内配额供应,就是每辆私家车每月提供60升的汽油定额,这60升汽油按照1.5万伊朗里亚尔每升的价格购买(那就是人民币2块5毛钱1升)。如果私家车用油一个月超过60升就要按照市场价3万伊朗里亚尔(5块钱人民币1升)的价格来加油。

上图:民众对汽油涨价有话说

其实题主提的这个标题表述有误,伊朗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而是伊朗原油受美国制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汽油跟原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汽油是成品油是从原油中加工提炼出来的一种成品油,是直接可以给 汽车 动力使用的,伊朗是基本不会出口汽油的,原油就是从石油矿井中开采出来的油,是没经过加工提炼的一般不能直接给动力使用,一般是需要原油的国家进口后自己进行提炼出各种成品油再使用。所以伊朗不出口汽油,只对外出口原油。

上图1:是油田原油开采。上图2:成品油提炼工厂 。所以汽油和原油是不同的概念

中东产油国家包括伊朗在内虽然他们的土地上有丰富油田可以开采原油,但他们在成品油的提炼技术上和提炼成品油的产量相当有限,特别是伊朗一直受美国制裁,所有 科技 技术都得自己摸索,其中包括炼油技术,伊朗的成品油产量低,又加上汽油价格便宜,使成品油走私出口量相当大,难免使得国内成品汽油供应越来越不足,伊朗为了打击汽油走私,就提高油价,并且定额配给。伊朗政府每年为了成品油的产量提升进行了大规模补贴,同时伊朗官方表示汽油涨出来的价格收益将补贴给伊朗 社会 1800万户贫困家庭,受惠人数达到6千万人。

上图:原来是这样的

伊朗出口的不是汽油,而是石油,不过正是因为伊朗石油卖不出去,才会发生提高汽油价格的事情,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出口是经济支柱,伊朗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来源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美国封锁波斯湾阻止伊朗石油出口,这让伊朗财政收入锐减,而伊朗汽油非常便宜,是低于成本价的,实际上是财政补贴,而随着美国制裁的加深,伊朗财政不堪重负,只有提高汽油价格,

伊朗提高汽油价格之后,伊朗爆发大规模,这还真怨不得伊朗人民,从汽油价格本身来看,即便是提高50%,依然是低于成本价的,那么伊朗人民为何看起来不通情理呢?

伊朗是政教合一体制,虽然有民选总统,然而是宗教领袖掌握实权,这宗教领袖掌握实权靠的可不是信仰,而是实打实的垄断伊朗的经济命脉,大部分资源被宗教领袖和革命卫队支配,伊朗人民只获得少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因此伊朗人民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困苦,为了平息民怨,伊朗对食品和汽油实行补贴,让伊朗人民不至于被饿死,

现在,伊朗对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汽油进行提价,这让伊朗人民生活雪上加霜,自然走上街头,假如伊朗人民获得伊朗大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即便因为经济困难,汽油提价,伊朗人民也会理解,说到底,伊朗的是因为财富被剥夺,汽油提价只是导火索,

那个是原油不是汽油,我您还是回家洗洗睡吧!不用您操心,您还是操心下父母和自己退休的时候有没有退休金发更实在!

伊朗近期上调汽油价格,引发了近50个城市的抗议活动,在伊朗,抗议活动是需要得到内务部事先批准,而内务部也允许民众就经济问题举行小规模抗议。

伊朗为什么要提价

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缩减燃油补贴,将汽油价上调50%,为什么现在伊朗受到美国制裁无法出售原油,却还要控制汽油的内销呢?

有三点原因,首先是伊朗目前财政困难,无力进行燃油补贴,伊朗现在已经把过去实行了很多年的最低保障补贴停掉了,同样都是因为财政困难的原因;

伊朗政府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将破5%。

其次是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去年年初,汇率还勉强维持在1美元兑4万里亚尔,这个月初,官方汇率已经贬到1美元兑15万里亚尔,今年3月伊朗新年后,通货膨胀率达到50%;

第三防止和减少汽油走私,现在的低油价(主要是低汇率的原因)导致大量汽油开始走私。

涨价的后果

过去在德黑兰开出租,一个月能赚到3000里亚尔,这个在去年年初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是收入可观的营生,但是现在贬值到人民币1500元,原来算体面的生活,现在就困顿不已。

汽油价格还极大的打击了物流和运输,伊朗预计今年的GDP将缩减9.5%,伊朗的失业率2019年将达到16.78%,高于2018年的14.48%。

我是“ 天下会会天下 ”,欢迎关注!

就不如苏联朝鲜,在饥荒时期,饿死几千万是真粮食不够吃吗?错,他们宁愿把粮食卖了赚外汇也不愿给老百姓吃饱。

肺炎疫情全国爆发,油价跌,股份跌,房价是否还能够独善其身?

油价跌是因为沙特和美国吵架,沙特故意引导油价下跌

本来石油就是一个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开采的程度越来越大,地球上石油的储存量越来越低。美国抓住机遇,自己研发和生产一个合成油,以此代替石油。本来这是个好事情,但是特朗普却要把沙特搞得不开心,沙特不开心了的话那就加大原油的开采量,以此压制美国的自制油。正好遇上这个疫情期间,能够整死美国的自制油,对沙特来说是个好事情。

股份跌主要是因为特朗普特有的骚操作,导致美股多次熔断

在疫情期间,特朗普不仅对本国的新冠肺炎不进行处理,反而大肆喧哗自己有能力控制这次疫情。在他一波骚操作之后,全国民众发现新冠病毒已经不能受控了。在全国人民的逼迫下,特朗普才不情愿的采取一些措施。他可能真的认为不检测就不会得病(或许也是他怕死吧)。

房价现阶段处于资金回转的状态,开放商为了不断资金流,会有小阶段的下跌

在疫情期间,服务业受影响的程度非常大,很多房地产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资金流捉急。而这个时候为了能够有自己的稳定现金流,很多房地产采取低价抛售自己的一些不是很好卖的房子。这个时候既能够将不好卖的房子卖出去,又能收拢自己的资金流。这个时候就会给大众造成一个房地产处于下坡阶段的假象。

疫情解除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房价肯定会涨,因为中央需要收回自己投入市场的资金

当市场经济恢复之后,中央要开始回收自己投入市场的资金。而他们收回资金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卖地,除了房地产,没有其他开发商愿意花那么多钱来买一块地,这个时候房价如果还不涨的话,那政府的地也就卖不出去。以此循环,放假肯定还会再涨的。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基本上来讲每个行业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 所以当油价涨每个行业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转嫁给了消费者,物价也就自然涨了 这样CPI自然也就涨了,CPI反映的是民生物资的涨跌,所以当民生物资涨了然后大家手里的闲钱就少了,也因为物价涨大家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会降低 ,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 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是 让经济萧条^_^

2004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一5月份,原油生产7147.83万吨,同比增长1.8%;原油进口4976.0l万吨,同比增长 37.6%;原油出口255.5万吨,同比下降31.9%;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1868.3万吨,同比增长1-5.7%;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1.9%,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6月份,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布伦特现货?为35.6美元/桶,同比提高30.6%。纽约原油期货最高达到 42.33美元/桶,创下纽约商品交易所1983年开始原油期货交易21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我国原油需求增加,进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当前国际石油需求变化的总体判断

?一?短期内国际石油供求关系总体宽松,但对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需高度关注

短期内,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不会出现石油供应大面积短缺的局面。据2002年统计,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427亿吨,探明储量增加;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量为35.2亿吨,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家年产量为35.9亿吨,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余。但是,对我国石油需求增加和进口石油快速增长应该给予高度关注。1995年我国石油消费1.58亿吨,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2.46亿吨,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球原油贸易量为20亿吨,我国原油进口0.9亿吨,占世界的4.5%,占我国原油消费总量的34%。我国石油消耗在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比重上却达不到0.1%。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策略,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变为积极影响者。

?二?全球石油价格将维持高价位

当前驱动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石油需求增加。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显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世界石油需求在2003年增长 1.8%以后,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过2%。国际能源机构?1EA?曾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00万桶/日,而3月11日又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165万桶/日,达7990万桶/日。

其次是OPEC继续采取限产保价政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低,为减少损失,会继续提高油价。尽管6月初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分别于7月和8月增加200万桶和 50万桶的原油产量,但实际增量有限,因为此前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实际已大量超产。随着美元汇率的继续疲软,欧佩克国家提高油价的决心将更加坚定。

第三是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不足。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资源。专家分析,低成本的大油田现在基本上都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迄今为止,人类每天用油约8000万桶,1年约300亿桶。现在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采困难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1万亿桶。未来开采新的石油资源将更加困难。

第四是石油投机推动油价上涨。在供求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油市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投机造成的。美元汇率对国际主要货币走低,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国际游资在石油期货上的投机,使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油市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黑手。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约为现货交易的好几倍,据估计,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

第五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海湾地区和一些产油国国内局势动荡,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国际主要产油国政局至今动荡不安,恐怖活动接连在世界各地发生,使主要产油国原油生产面临随时受阻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

专家分析,从总体和长期来看,油价下降将是短暂的,走高攀升是长期趋势。从近期来看,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是,回落的空间将十分有限,预计将在每桶28~33美元之间上下波动。

二、全球石油供应变化基本情况分析

一是世界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分布不均,存在许多机会。综合各权威机构的分析预测,2002年世界油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1427亿吨和155.78万亿方米,当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至少可持续供应39年以上,天然气可供应61年以上。从国家分布来看,整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119亿吨,占世界的78.2%,储采比高达82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高居世界石油资源国的前六位。这6个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的70.2%。

二是20年内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但地区不平衡加剧。主要是世界石油消费中心在移动,亚洲消费量剧增。198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28亿吨,2002年增至35亿吨,20年间增长了7亿吨,年均增长1.5%。其中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地区2002年石油消费量为29.82亿吨,占世界消费量的84.6%。独联体各国经济出现滑坡,石油消费量剧降,从1990年的4.2亿吨,降至2000年的1.73亿吨,下降60%。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剧增,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石油消费由1985年的5亿吨增至2002年的9.92亿吨,增长了4.92亿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7%。

1992年以来,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已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与北美、欧洲一起呈现三足鼎立之势。2002年前七大石油消费国中有四个国家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排第二,日本排第三,韩国排第六,印度排第七。

三是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在中东、里海、西非等地区。由于里海、西非等地区石油储量有较多的发现,处于石油生产的上升期,而且相对中东地区局势相对平稳。里海地区又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对上述两个地区增加了投资,加大了勘探开发的力度。尤其是俄罗斯期望通过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武器,保持大国的地位,里海地区是前苏联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俄罗斯也会加快该地区开发和能源的合作。可以预测,中东北非地区仍然是石油主要供应地区;中亚里海、西非地区石油供应将处于上升时期,作为非欧佩克的俄罗斯在石油市场将举足轻重;中南美石油供应国的地位将下降。

四是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欧佩克的预测根据其油价目标并按2000年美元价值,预测油价在2010年前将保持25美元/桶的水平,之后逐渐升至 30美元/桶。

三、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较大,因为石油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单位油耗高,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传统工业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单位GDP油耗大幅减少,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发达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高效优质的石油依存度较高,且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高油价对其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大于不发达国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价涨到将近40美元/桶的高价时,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程度却明显减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债务危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断爆发,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加速加深这些问题的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世界一些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10美元/桶,并在这个价位上保持一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介乎自给自足型国家与消费国之间。由于目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只占国内石油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可划为基本自给自足型国家。油价的变化对类似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国,又有一定量的石油进口?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可用下图粗略的表示。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相反,如果油价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将使其石油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影响国民经济?,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关专家对我国1993~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影响我国GDP增长率约为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影响我国GDP增长率0.7个百分点,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万亿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损失 6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经济发展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石油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下降0.8%。从进口方面来看,油价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逆差主要因素。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

总之,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但在当前影响不是很大。若对石油依存度继续提高,影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