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局不利!油价“涨翻天”,豆粕、生猪“猛涨”,玉米窄幅下挫!

2.0#柴油现在涨价了吗?价钱是多少?

3.中国什么地方柴油价格低

4.2021年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化肥柴油补贴多少

5.2009年7月1日汽油和柴油每吨价格是多少

6.我国粮食生产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开局不利!油价“涨翻天”,豆粕、生猪“猛涨”,玉米窄幅下挫!

吉林市农用柴油价格走势_吉林柴油油价今日价格表

导读10月进入中旬,在国内农产品市场,近期,国内生猪以及豆粕行情逆势上扬,猪价、豆粕“猛涨”,其中,生猪价格涨至1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豆粕行情也呈现大幅上涨的表现,国内主流油厂报价涨至5300~5400元/吨,而在国内成品油市场,10月11日0时起,油价延续9月21日调整后的行情,本轮油价“搁浅”,但是,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到来,国内汽柴油价格开局不利,油价“涨翻天”!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油价开局不利,行情“涨翻天”!

据了解,受国际原油市场行情大幅冲高,国内汽柴油价格冲低回调,10月11日,新一轮计价周期开启,一揽子原油变化率维持在4.64%,预计,第一个工作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大涨360元/吨,折合每升涨价0.27~0.33元!

油价开局不利,行情“涨翻天”,根源在于欧佩克此前发布消息,将逐日削减200万桶石油的产能,这也加剧了市场对于原油供给紧张的担忧!目前,美国WTI原油价格跌至90.85美元,相比前一日回落了2.43%!但是,价格仍横盘高位,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仍有进一步冲高的预期,部分机构预测,原油价格或将涨至100~105美元/桶左右,这也将支撑国内本轮油价大涨的基础!

目前,国内油价调整共计19次,其中,11次上涨,7次下跌,1次搁浅,而新一轮油价调整时间为10月24日24时,油价或有大涨的趋势!截止到目前,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加满50L汽油比年初要多花52元左右!

豆粕行情大涨!

国庆假期后,国内豆粕行情大幅上涨,据了解,此前几日,在沿海地区油厂报价上涨170元/吨,天津部分贸易商豆粕报价上涨170元,山东、江苏等地主流油厂涨价120元,国内现货豆粕行情持续走强!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0日,山东地区,油厂豆粕价格涨至5300元/吨,江苏地区油厂报价涨至5320元/吨,而在广东沿海地区,油厂报价冲高5410元/吨!

国内现货豆粕行情“猛涨”,一方面,市场炒作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分析师担忧10月份大豆入港规模不足,国内部分油厂断豆停工,对于国内豆粕产量有明显的冲击,加剧了市场看涨的情绪;另一方面,主流油厂大豆库存不足,豆粕库存处于历史低点,而国内需求端表现旺盛,加剧了市场对于需求不足的担忧!

受国内豆粕行情高涨,饲料企业成本大幅提升,目前,国内主流饲料企业进入10月份,涨价现象不断,部分水产料,畜禽料以及反刍料都有明显的上涨,其中,部分生猪全价料、浓缩料以及教槽料等,涨幅达到了100~300元/吨!而受豆粕行情大涨,养殖端成本也明显提升,据机构测算,国内豆粕行情每上涨100元/吨,直接拉动养猪成本上涨0.09元/公斤!

生猪价格“冲高”!

在国内生猪市场,目前,猪价延续了持续冲高的表现,本轮猪价累计上涨幅度近10%,国内生猪价格涨至13.2元/斤!目前,低价区,东北市场,猪价徘徊在12.7~13.1元/斤,黑龙江以及吉林市场有横盘趋势,但是,辽宁市场震荡偏强,而在华北大部,猪价涨入“13元时代”,高价猪源逐步冲高13.4元/斤!在南方市场,猪价稳中上涨,高价地区,猪价持续冲高,其中,川渝地区,均价涨至13.5元/斤,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猪价涨至13.6元/斤,而在广东地区,均价冲高13.6~14元/斤!

目前,屠企散户收猪结算价持续冲高,而从市场反馈来看,市场大猪出栏价格表现更加的强势,由于天气转冷,市场屠企大猪屠宰积极性高涨,但是,养殖端大猪存栏普遍不足,大猪供给偏少,支撑了大猪价格的强势,而受大猪利好较多,养殖户压栏积极性较高,这也限制了阶段性生猪供给的压力!

据市场反馈了解,目前,散户猪场压栏增重操作不断,而规模猪企出栏节奏恢复正常,但是,市场多地屠企仍面临一定的收猪压力,虽然,消费市场节后需求降温,市场二次育肥现象也有回落,这造成了屠企有一定减量收猪的表现!但是,从购销博弈来看,市场仍有一定缺猪的态势,屠企报价稳中偏强!

短期内,猪价或将延续横盘震荡的表现,但是,随着官方即将开启新一轮猪肉放储,预计,猪价有波动偏弱的走势,但是,下跌难以持续,下行幅度也将较为有限,市场缺猪以及养殖户散户猪场挺价惜售的情绪,仍将持续猪价维持高位震荡的反馈!

玉米价格窄幅下跌!

9月中下旬后,由于陈粮玉米库存见底,贸易商惜售挺价,而新粮玉米零星上市,工厂挂牌价高开为主,但是,进入10月中旬后,随着新粮玉米上市节奏加快,市场潮粮供给宽松,而深加工企业潮粮建库缺乏积极性,贸易商随收随走,企业到货量也将逐步宽松,玉米价格有窄幅偏弱的走势!

目前,东北以及华北地区,新粮玉米震荡上量,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不断调整新粮收购价,尤其是,黑龙江部分中储粮直属库30水分潮粮收购价定格在1元/斤,这也对深加工收粮有一定导向作用,部分地区,新粮开秤价有窄幅回落的表现!而在华北市场,受天气放晴,新粮上市增多,价格以震荡偏弱为主!

据数据显示,东北、华北大部地区,工厂挂牌报价普遍以企稳为主,黑龙江地区,新粮报价徘徊在0.98~1.05元/斤左右!河北、河南地区,工厂干粮报价徘徊在1.38~1.43元/斤。

而在山东地区,受新粮上市增多,工厂排队车辆增加至770车左右,企业报价窄幅偏弱!

短期内,受新粮上市宽松,玉米价格仍有震荡偏弱的走势,但是,进入10月下旬后,华北以及黄淮地区,秋粮玉米收割结束,玉米上量达到阶段性的高峰,国内多元收购主体也将开始建库,玉米价格也将逐步企稳,价格呈现窄幅偏强的走势!中长期来看,受需求端表现提振,玉米有减产的风险,价格仍将长期看好!

开局不利!油价“涨翻天”,豆粕、生猪“猛涨”,玉米窄幅下挫!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0#柴油现在涨价了吗?价钱是多少?

中石油今日起供应军队的柴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150元,即柴油标准品每吨由3320元调整为3470元,按照2005年成品油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对柴油出厂价格进行调整。本次调整按照国家调价金额顺调,柴油标准品价格每吨提高150元。调整后,东北地区大连石化0#柴油为每吨3652元,华北地区炼厂0#柴油为每吨3687元,西北地区兰州石化0#柴油为每吨3685元(其他炼厂价格祥见附表)。地方炼厂柴油出厂价格按照国家调价幅度相应调整。

中石化辖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0#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上调150吨,具体零售价格在调后中准价基础上最高可上浮8%,分价区的省市中心城市以外的其他价区零售价格,按照发改委规定与中心城市同幅度调整,批发价格按上浮后的具体零售价倒扣5.5%的批零差率确定。供渔业船用柴油价格按照发改委规定按上调后的中准价执行,暂不上浮。销售大区公司供军队和国家储备的柴油价格上调150元/吨,供渔业、林业、农垦三个专项用户的价格按调后供军队价格执行,供其他专项用户的柴油价格,在与用户协商后,在调后供军队出厂价基础上上浮8 %。炼油企业交销售公司的0#柴油统一结算价上调150元/吨。

调价附表:

一、调价后各省、区、直辖市河中心城市的批发、零售价格表

(一)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0#柴油中准价

零售到位价

批发到位价

北京市

3925

4239

4006

天津市

3925

4239

4006

河北省

3925

4239

4006

山西省

3980

4298

4062

辽宁省

3925

4239

4006

吉林省

3925

4239

4006

黑龙江

3925

4239

4006

上海市

3930

4244

4011

山东省

3935

4250

4016

湖北省

3950

4266

4031

河南省

3945

4261

4026

海南省

4050

4374

4133

广东省

3990

4309

4072

广西

4050

4374

4133

宁夏

3925

4239

4006

甘肃省

3945

4261

4026

新疆

3830

4136

3909

(二)、暂不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呼和浩特

3940

4255

4021

南京市

3915

4228

3996

杭州市

3940

4255

4021

合肥市

3945

4261

4026

福州市

3970

4288

4052

南昌市

3945

4261

4026

长沙市

3960

4277

4042

成都市

4145

4477

4230

重庆市

4110

4439

4195

贵阳市

4075

4401

4159

昆明市

4105

4433

4190

西安市

3935

4250

4016

西宁市

3955

4271

4036

二、中石化炼厂汽柴油出厂价格表

企业名称

90#汽油

0#柴油

+5#柴油

+10#柴油

北京燕山

4000

3952

3922

3892

天津分公司

4000

3952

3922

3892

沧州分公司

4000

3952

3922

3892

河南油田

4000

3952

3922

3892

中原油田

4000

3952

3922

3892

石家庄炼化股份

4000

3952

3922

3892

塔河分公司

4000

3952

3922

3892

洛阳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齐鲁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济南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金陵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扬子石化

4050

3962

3932

3902

上海高桥

4050

3962

3932

3902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镇海炼化股份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福建炼化股份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江苏油田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清江石化厂

4050

3962

3932

3902

杭州炼油厂

4050

3962

3932

3902

青岛石化厂

4050

3962

3932

3902

西安石化分公司

4050

3962

3932

3902

安庆分公司

4090

3967

3937

3907

九江分公司

4090

3967

3937

3907

武汉分公司

4090

3967

2317

3907

荆门分公司

4090

3967

3938

3907

巴陵石化公司

4090

3967

2318

3907

长岭分公司

4090

3967

3939

3907

广州分公司

4090

3967

2319

3907

茂名分公司

4090

3967

3940

3907

茂名股份公司

4090

3967

2320

3907

北海分公司

4090

3967

3941

3907

东兴炼油厂

4090

3967

2321

3907

备注:西安石化分公司出厂价暂按表中价格加100元/吨;北海分公司、青岛石化厂出厂价按表中价格加50元/吨;东兴炼厂出厂价按表中价格加125元/吨

三、中石油东北炼厂上调出厂价

炼厂名

90#汽油

0#柴油

克拉玛依石化

3407

3405

独山子石化

3387

3394

乌石化

3402

3400

玉门炼厂

3592

3605

格尔木炼厂

3572

3585

兰州石化

3692

3685

宁夏大元炼厂

3692

3685

庆阳石化

3622

3685

长庆石化

3742

3735

五、中石油辖区柴油批发、零售价格表

地区

0#轻柴油零售中准价

零售价

0#柴油批发价

黑龙江

3925

4239

4006

吉林

3925

4239

4006

辽宁

3925

4239

4006

内蒙古

3940

4255

4021

陕西

3935

4250

4016

甘肃

3945

4261

4026

宁夏

3925

4239

4006

青海

3955

4271

4036

乌市

3830

4136

3909

伊犁

3830

4136

3909

喀什

3830

4136

3909

四川

4145

4477

4230

重庆

4110

4439

4195

中国什么地方柴油价格低

地区 90号汽油 93号汽油 97号汽油 0号柴油

北京 - 8.33 8.87 8.31

上海(国IV) - 8.21 8.69 8.20

天津 7.40 7.91 8.32 7.84

重庆 7.61 8.03 8.47 7.92

福建 7.40 7.81 8.23 7.76

甘肃 7.35 7.75 8.36 7.71

广东 7.61 8.17 8.81 8.03

广西 7.39 7.75 8.20 7.77

贵州 7.37 7.90 8.21 7.86

海南 8.29 8.95 9.48 7.95

河北 7.40 7.96 8.35 7.84

河南 7.45 7.89 8.27 7.85

湖北 7.47 7.92 8.32 7.86

湖南 7.46 7.93 8.37 7.87

吉林 7.58 7.88 8.58 7.98

江苏 7.46 7.89 8.32 7.81

江西 7.37 7.90 8.45 7.79

辽宁 7.42 7.87 8.39 7.87

内蒙古 7.38 7.84 8.32 7.80

安徽 7.44 7.89 8.32 7.87

宁夏 7.43 7.85 8.26 7.76

青海 7.50 7.87 8.21 7.84

山东 7.41 7.88 8.42 7.84

陕西 7.42 7.85 8.28 7.74

山西 7.43 7.92 8.51 7.91

四川 7.52 7.99 8.34 7.94

西藏 8.40 9.01 9.23 8.29

黑龙江 7.62 8.01 8.42 7.63

新疆 7.32 7.87 8.28 7.76

云南 7.54 8.00 8.50 7.97

浙江 7.39 7.88 8.37 7.82

深圳 - 8.05 8.76 8.03

这是最新的柴油价格表

2021年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化肥柴油补贴多少

八十元一亩。贷款贴息的补助标准及方式,对家庭农场2020年度内用于发展生产、以家庭农场成员名义借贷资金发生的贷款利息,按其贷款实际支付利息总额的50%给予补助,补助最高金额不超过5万元,申报补助的家庭农场必须详细提供加盖相关银信部门公章的贷款利息清单,同时提供资金详细支出使用情况明细表。物化补助的标准及方式,对家庭农场2021年从事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而购买的种子、农药、化肥开展物化补助,采取按经营土地面积给予补助方式,补助标准为80元/亩,每个家庭农场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3万元。

2009年7月1日汽油和柴油每吨价格是多少

2009年7月1日汽油和柴油每吨价格是多少 其他答案:  一、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储备用汽、柴油(标准品,下同)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730元和5990元。其他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成品油标准品价格见附表一。非标准品价格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确定。  二、供铁道等专项用户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等额提高。调整后的汽、柴油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格每吨分别为7130元和6390元。非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格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确定。其中,供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供应价格暂按供军队用油价格执行。  对符合资质的民营批发企业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扣减400元确定。当市场零售价格降低时,对民营批发企业的供应价格也要相应降低,保持价差不小于400元。  三、各地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等额提高。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水平见附表二。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按规定的品质比率调整汽、柴油非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    五、液化气最高出厂价格按照与供军队等部门用90号汽油供应价格保持0.92:1的比价关系确定,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最高出厂价格的前提下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六、调整后的价格自2009年6月30日零时起执行。  附表一 成品油供应价格调整表 单位:元/吨品种 调整前供应价格 调整后供应价格供军队等部门用 90 号汽油(Ⅱ)(标准品) 6130 6730 供军队等部门用 0 号柴油 (标准品) 5390 5990 供军队用灯用煤油 5420 6020 供军队用海军燃料油 3880 4310 航空汽油(标准品) 6310 6930 二、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单位:元/吨90 号汽油(Ⅱ) 90 号汽油(Ⅲ) 0 号柴油 一、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北京市 7930 7260 天津市 7485 6745 河北省 7485 6745 山西省 7555 6800 辽宁省 7485 6745 吉林省 7485 6745 黑龙江省 7485 6745 上海市 7500 6750 江苏 省 7540 6785 浙江省 7540 6800 山东省 7495 6755 湖北省 7510 6770 湖南省 7550 6830 河南省 7505 6765 海南省 7630 6880 广东省 7565 7795 6815 广西自治区 7630 6880 宁夏自治区 7490 6745 甘肃省 7470 6765 新疆自治区 7265 6640 二、暂不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呼和浩特市 7500 6760 合肥市 7505 6765 福州市 7540 6790 南昌市 7505 6765 成都市 7705 6980 重庆市 7690 6945 贵阳市 7665 6905 昆明市 7695 6935 西安市 7470 6755 西宁市 7435 6775 注:1、表中除北京市外,汽油(Ⅱ/Ⅲ)是指符合GB17930-2006《车用汽油》质量要求的车用汽油;  2、表中北京市汽、柴油为质量符合车用汽、柴油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DB11/239-2007)的油品。 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我国粮食生产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4106.6万吨(2821.3亿斤),较2014年增长3.3%。至此,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二连丰”。

在进入作物成熟的“芒种”时节后,夏粮全面开镰收割。

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一左右的夏粮以小麦和早稻为主,是重要的口粮品种。来自多方的信息显示,在连续十一年增产的辉煌背景下,今年的夏粮继续创造新的纪录。

从宏观而言,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 本年夏粮面积稳中略增,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这背后主要源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譬如黄淮海地区减棉扩麦,长江流域减油(油菜)扩麦。

从单产角度观察, 构成小麦单产的三大要素呈现“两增一减”的特点,即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略减。总体评估,单产会继续提升。

展望全年粮食生产形势, 只要夏秋季节主要产粮区不发生大面积的严重干旱,今年全国粮食将继续保持增产的势头。

连续多年的增产也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起点,未来中国粮食产量每上一个台阶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十二连增”之后,中国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艰难”的因素约束,这包括资源环境瓶颈、支持政策效应递减、劳动力成本提升等。

天时地利人和促夏粮丰产

作为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粮食丰歉常常要看“老天”的脸色,回首夏粮播种的历程,北方小麦的主产区基本上风调雨顺,为近年来气象条件较好的一年。

夏粮的主要产区东北、华北自去年麦播以来,小麦生育期的重要节点基本都伴随降水过程。尽管3月份出现了“倒春寒”天气,但降温幅度不大,降温持续时间不长,小麦基本未遭受晚霜冻害。

4月份,北方冬麦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增加了田间湿度,这有利于小麦的迅速灌浆,形成大穗多粒,直接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老天帮忙只是外部有利因素,更重要的增产动力来自于科技的支撑。 通过面积、单产、总产三组数据的对比发现,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产增加的动力主要源于单产的提高。

单产的变化,是品种更新、种植技术和生产投入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

从全国范围观察,品种结构优化的速度也在提升。2015年,具有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等优点的强筋小麦的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

秋粮前景乐观

夏粮丰产在望,秋粮前景亦有多重利好条件,抛开政策支持、科技提高等常规因素外,今年秋粮增产前景乐观还有一些特殊背景。

其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粮食增产。

从第一季度观察,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粮食大省吉林在全省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国产尿素价格下降了8%,国产氯化钾价格下降了6%,农用柴油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在玉米、水稻市场价格微涨的条件下,农资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提高种粮的效益。

其二,种植结构变动可以进一步提升粮食总产。

3月份,中国棉花协会、中棉所和中储粮三大机构分别对产棉区农户种植意向的调查结果分析,今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减少20%左右,减少的大部分棉田将用于种粮。

今年大豆、油菜籽、甘蔗的种植面积都将减少,稻谷和玉米等高产作物会增加。

以大豆为例,今年种植面积可能减少200万亩左右,相应地将增加玉米等种植面积。大豆为低产作物,去年大豆亩产为238斤,玉米亩产则达到775斤,如果200万亩大豆改种玉米,全国粮食产量可以增加10亿斤以上。

其三,部分地区将实现恢复性增产。

2014年,中国很多地区发生旱灾,尤其是以东北为主的粮食主产区遭遇多年罕见的旱灾影响,粮食出现减产,辽宁一省粮食产量下降了近90亿斤。今年东北和内蒙古将同比增产150亿斤左右。

自然灾害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变量,中国气象局等多个部门对今年汛期的总体预测结论是,本年度汛期气候总体状况偏差,旱涝灾害较2014年偏重。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汛情,华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干旱的可能性较高,做好有效的防灾准备是秋粮生产的首要任务。

连年增产背后的现实危机

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粮食增产的高速轨道上一路奔驰,2014年之前的11年,中国每年粮食增产的数量达到320亿斤。截止到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比2003年增加了3500亿斤以上,相当于3个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

但如此快速稳定的粮食增产速度依然赶不上粮食需求的增加速度,这集中表现于粮食净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和粮食自给率的快速下降。

2003年,中国粮食净进口量为10.6亿斤,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变为1798亿斤。同时,粮食自给率也由99.9%下降到87.1%。

如今,中国每年消耗掉的粮食总量在1.4万亿斤左右,即约7亿吨。2014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需求简报预测,2014~2015年度,全球粮食贸易量预期3.32亿吨,不到中国需求量的一半。

正是在此背景下,近年,高层一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并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但是,在“十二连增”后,中国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一方面,中国粮食生产土地、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已接近瓶颈。由于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极少,继续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保持现有农业用水量极为困难。

另一方面,在推动粮食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补贴政策已经逼近红线,而且,随着种粮成本上升、土地流转的推进等因素,这一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目前,国内对于小麦、玉米等品种补贴已接近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补贴额度8.5%的上限。继续增加补贴,特别是增加对粮农的各种直接补贴,将受到“黄箱政策”的限制。

即使如此,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国内均价不仅比国际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国内粮食价格高90%左右,甚至比运到中国口岸,加上运费、保险费和完税后的价格仍然高45%左右。国内粮价继续上升将受到国际粮价的“封顶”制约,依靠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促使农民增产的办法很难继续执行。

技术集成为农业科技方向

在播种面积短期内难有空间的背景下,未来粮食增产,唯有依靠单产的提高,而提高单产的核心武器还是科技支撑。

在中国,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作用集中体现于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上,全国4349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28.3公斤,比所在县市小麦的平均单产高20%以上。此类示范区通过高产、优质、抗旱优良品种的推广、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种植环节的技术升级,带动粮食的平衡增产。

下一步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粮食生产的功能,关键在于各种高产技术的集成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增产的力量,将育种育苗、深耕深松、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粮食生产全链条技术结合好,实现种、水、土、肥的一体化。

这一方面需要补齐相关农业基础设施的欠账。譬如,目前18亿亩耕地中,70%左右仍是中低产田,难以应对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农业部门要下决心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8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另一方面,则要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农业生产的一系列环节中协同攻关。

形势喜人问题也不少

“十二连丰”成绩喜人,在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保持着同步多增态势,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库存升至近年历史高点。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

在粮食总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谷物及谷物粉162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在粮食产量、进口量“双增”的同时,我国粮食库存总量近年来亦达到历史高位。

过去10年,国内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不到3%,但库存增长率则超过8%。一些粮食主产区面临巨大的收储压力,部分品种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

例如,作为国家重要粮仓的黑龙江省,其粮食收购量和政策性粮食收购量在2014年—2015年粮食收购年度再创历史新高,库存大幅增加,安全储粮形势严峻。

“粮食连年丰收是好事,但仓容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说,尽管去年加大“危仓老库”改造、加快1000亿斤新建仓容建设,但目前全国可储粮仓容的缺口仍不小。

“一方面粮食在不断增产,但另一方面进口却又不断在增加,最近库存又达到了历史高点。产量、进口和库存三方面同时增多,已成为中国粮食面临的新问题,亟须关注。”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

价格倒挂:“三多并存”现象的“谜底”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与国外、生产与加工之间的价格倒挂,是我国粮食“三多并存”现象的最终“谜底”,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率偏低的现实。

“进口多增,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主要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希望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但随着收购价的逐渐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水涨船高,然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掉头向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明显。

目前国内外价格倒挂趋势已由大豆、玉米等品种向其他粮食品种扩延,相对国际粮食的低价格,国内一些粮食品种价格高出不少,“价格堰塞湖”现象明显。

库存多增的背后,除了储备体制因素外,价格倒挂也是一大重要推手。在利润的驱动下,许多贸易商、粮食加工企业更愿意采购国外低价粮,相应减少对国内粮食的采购,带来的后果是粮食从地里收上来,不能进入到加工企业中,只好存到粮库里,越积越多。

以三大谷物中产量最大的玉米为例,据业内人士介绍,近一两年来,国外低价大麦、高粱大量涌入,替代玉米成为国内的饲料用粮,“顶”住了国内库存玉米的销售,导致玉米的库存越来越多,已成为目前库存最多的粮食品种。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数据也印证这一现象,今年6月第一轮临储玉米拍卖已经结束,玉米拍卖投放量23398吨,实际成交3000吨,成交率仅一成多。

如何走出“三多并存”困局

分析人士认为,解决“三多并存”考验,国家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粮食收储制度,遏制价格倒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向现代农业转变。

要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扭转价格倒挂现象。

应在中央确定的口粮基本自给的基础上,更多地采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尽管我国农业的播种收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农户众多且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距离发达农业国仍有较大距离,农业生产的“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跛腿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平均一个劳动力只能种7亩左右耕地,然而在机械化耕作背景下,欧洲一个劳动力能种几百亩,美国一个劳动力能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这种差距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粮食丰收 带来哪些“利好”

粮食丰收对咱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给你我会带来哪些“利好”?

首先,粮食丰收可为社会平稳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国际上一些粮食主产区因气候异常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毫无疑问,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一的夏粮的丰收,让大家有丰富主食可选。

其次,粮价被称为“百价之基”,粮食丰收了,有利于物价的稳定,成为物价波动的减震器。

对于农村的朋友来说,家里粮食增长,那咱们的腰包也会随着丰收鼓起来。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咱百姓去市场购买肉蛋奶,也要感谢充足的粮食供应。因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重要的饲料来源。

咱百姓每天食用的食用油也与粮食丰收密切相关。大豆除了能做豆浆、豆腐等各种豆制品,榨油也是它的重要用途之一。还有玉米,不仅能填饱大家的肚子,它的胚芽还能够制作食用油。粮食丰收,为丰富大家的米袋子、菜篮子又立一功。

中国农业实现4个“50%跨越”

中国农业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其中四个关键性指标均实现了“50%跨越”。

第一个跨越:养殖业规模化比重超过50%。近年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涌现壮大,打破了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格局,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发展趋势。

第二个跨越:农业机械化率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50%。2014年我国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1%,传统的人力、畜力正日益被机械取代,农业增长从拼资源、拼投入转向拼科技、拼研发。

第三个跨越:农产品加工率超过50%。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

第四个跨越:非农收入超过50%。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更多地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占比已经超过50%。

限制中国粮食生产因素分析

一是谷贱伤农。农民种地成本高,而价格低廉。以山东农村种植小麦玉米为例,化肥、农药、除草剂、机耕、浇水、收获、种子等种地成本每亩580元,山东中产田小麦玉米大约都是800-900斤/亩,价格1.1-1.2元/斤,按照最理想的价格计算,每亩全年净收入只有1580元(两季,不计人工)。如遇天旱、化肥、农药、地膜涨价,收入只有500-600元。种两季只收一季,远不如出去打工一个月挣得多。

二是地力下降。由于种地不挣钱,农民就不好好伺候土地。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被无情抛弃,转而依赖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造成地力严重下降。

三是耕地撂荒,种植面积无法保证。由于粮食便宜,即使产量提高,也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聪明的江南农民已经让土地撂荒,够自己吃就行,没有心思为城里人生产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