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湖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石油是谁发现的

广东湖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雄县汽油价格-今天南雄汽油价格

湖北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河网水道密集,湖泊众多,素称“千湖之省”(但现今数量与水面减少过半),又与山地、峡谷相结合,故多山水风光,尤以雄伟的长江三峡驰名世界。武当山、九宫山等为道教圣地。神农架是重要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种多。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从随州炎帝庙、荆州纪南故城、昭君故里、武汉古琴台、黄鹤楼、蒲圻三国赤壁直到武汉起义军政府旧址等等,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广州→梅关→始兴→丹霞→连南→英德

风情

指北针向着广州正北方位,出发!

在粤北,广袤的山区是客家人的领地,这个组分了广东三大人系中最大数量的人群,有着许许多多百年故事与独特的生活习俗。这里的春节,自然也就有着与别不同的味道。

这片地方对于驱车族来说也显得特别的有趣:或是长而宽的高速公里,或是扭扭弯弯的山间小道,都成为自驾者寻找驾驶乐趣的好去处。

[梅关迷情]

▲从广州出发的第一站是下了京珠高速后往北偏东走70多公里。

▲与江西毗邻的南雄县,可以眺望广东的门户:梅关。

今年春节前后的梅关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在这条自古从中原迁徙南下者必经的驿道中观梅是让人颇生一番感慨的。漫山遍野或红或白之梅花绽放梅岭,与古驿道的沧桑连成一体。

珠玑巷与梅关毗邻,至今已历经1100多年风霜,它是广东省目前仅存的唯一宋代古巷古道,全长1500米,路宽4米多,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鳞次栉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幽。

古巷南门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经多次修葺,在楼门上方镶嵌两块石刻,一曰“珠玑古巷”,二曰“祖宗故居”。可以这么说,多数的广东人或多或少与这个地方有所关联,于是珠玑巷便被称作“广府人故居”。这么一个地方,作为广东人是不能不看的。

[始兴围屋]

▲从南雄回韶关的半路上、距韶关仅30公里左右是始兴。

▲始兴是广东聚集最多客家围楼、有广东客家第一大围“满堂围”的所在地。

有人称客家围屋是广东最优秀的传统建筑。如果从民俗观赏角度看此言不假,就算在全国几大民俗建筑中,客家围屋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文化遗产。“始兴观围屋”成了追寻文化沉积爱好者爱说的一句话。

始兴山水奇美,特产很多,同时也是景点齐集的一个地区,吃、游、观赏、泡温泉可集于一处的地方是不多见的。

县城西5公里开外的东湖坪是曾氏古村,一个约略有点徽派民居特色的古老村落,而突兀的围楼却又明明白白点出了客家人聚居地的特征。县南边的隘子镇是中国第一大围,700多户人家团团围守于一个巨大的城堡似的围楼中间,成了令人惊叹的奇观。叶选平题词于门前,这个中国民间建筑奇观是客家人的骄傲,几百户居民至今仍然在里边相安无事地居住,是一个伟大的“民间故事”。

东湖坪曾氏村落门票10元,满堂围则不需门票。始兴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华南虎之家——车八岭原始森林,莽莽苍苍,伴有优质的矿泉水,是闲游的上选之地。

始兴的旁边是仁化县,这里当然也有许多的名胜。

▲广东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就在始兴。

中国独一无二的“性博物馆”建在丹霞山内。那个博物馆虽可去可不去,但丹霞的自然知识不可不了解。因为古人生殖崇拜“图腾”被天造地设于山间:阳元石与阴元洞是一个如此巧合的“天工开物”,没有,只有惊讶。与此同时,要了解更多的奇特的丹霞地貌,在广东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内就能找到答案。

回到韶关住宿,粤北游仍然继续。往京珠北高速行车30分钟就是广东最北的一个县乳源,这是一个瑶族自治县。瑶族风情自不必说,必背一带的大山中保留着很多传统的瑶寨,而“瑶王”的传说更是令人神往。瑶王又称盘古王,与中原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竟然异曲同工。瑶族的节日是“耍歌堂”,有着浓烈的原始粗犷的野性美,在上世纪50年代便被人引入现代艺术殿堂。乳源的自然风光也甚多,有大峡谷、有南岭原始森林。对广东来说,山林景观是向往的,而南岭还是广东第一峰,海拔达到1902米,比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高呢。

[瑶胞天地]

▲韶关游览完了,可以从南岭向西越过大山到连山连南。

▲连山连南属清远市的行政区划,大过年跨越两市的风情游将以逆时针方向回归。

323国道穿越乳源与阳山之间的天门嶂,山高路险而妙趣横生,林木葱郁中可偶见霜雪。阳山曾是流放地,旧时有一个韩文化留下的碑上刻:“天下之穷处也”。穷处对于旅游猎风者而言却是好事,能保留更多的纯真。再向西走一会儿就是连州市。

湟川三峡就在城南不远,全长20多公里,分龙泉峡、楞伽峡和羊跳峡,山花烂漫,瀑布千寻,山势收缩如刀切之齐,水势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观峡,俯而观滩,心目不暇。当长江三峡江风不再依旧之时,广东的三峡也就越发的惹人喜爱。

由湟川三峡再向西走20余公里就是著名的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瑶寨,是个有名的“小桂林”。到了姐妹亭,也就是“万山朝王”风景区,是山上最美的地方。湛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山峰居然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好像在朝拜君王一般,雄壮无比。“排瑶”一名之由来,据说是因为他们在山上的房子是一排一排往上建设而得名。这里虽然不是瑶胞们真正的居住地,但还是按他们的生活习惯再现连南瑶寨的生活氛围。在景区里,跳竹竿舞、踩高跷、玩跷跷板、打弹弓等游戏再简单纯朴不过,是一个民俗风情的大集汇。当你敲着瑶乡的大锣、推着沉重的石磨、踩着制油坊里的石舀,照相机很容易制造出让人回味的好照片。

[飞来奇观]

▲从瑶寨出来,很容易便上了107国道。

▲这是一条非常宽敞的大道,若直达广州2个多小时就够了。但是且慢,美景还有呢,赏完了再回广州。

这一路上还有的是景点,既然汽油费、公路桥费该交的都交了,多走几个地方更加合算。清远市从前在旅游方面不是太出名,出名的倒是洲心的鸡只,但现在不一样了,香远益清的地方,亦大有可观焉。

自107国道阳山路段的牛尾塘斜斜的向左方插入小道,不远处就是英西峰林。峰林走廊就位于英德市西南侧的九龙、明迳、岩背三镇一带,20多公里的公路两旁绵延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本是平平的大地,却孤零零的有一座座竹笋状的山峰掩映于碧水之间,煞是耐看——恍然一悟,阳朔,不就是这样“砌”成的么?

再往南边走约一小时就是飞来峡。这里又名飞霞景区,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九福地飞霞山在此故名之。飞来峡以日落时分最是好看,江上群鸥与渔帆齐飞,山间雀鸟共竹篁和鸣。分布在峡江沿岸的犀牛潭、白泡潭、钟潭、凝碧湾、韩愈泊舟处、东坡钓矶、白沙洲及帝子读书岩、秦将钓鲤台、中宿分潮石、葛坛炼丹石、达摩谈经石、狮子石、归猿洞和光洞等,每一处古迹都是摩挲心境的悠远宁静。

飞霞景区与广州市已是近在咫尺了,几时到家,对于驾车人自不是个问题矣。

▲▲闯粤北

自驾车指引

□以广州作起始点,路线大致上是一个逆时针的长形椭圆,全程约在700公里左右,路费560元。需时间4天,若对温泉有兴趣者则至少5天,因为始兴、乳源、连南与清新均有温泉,难抵诱惑。

□从广州市广园东路走石牌上华南快速干线,可以直接到京珠高速。这是向北驰驱的主要道路,将一直驶到韶关市。这一段的行程比较快,全程220公里,约需2小时,路费80元。

▲▲出游提示

□饮食方面以田间美食为主,清远的鸡,连南的山坑鱼、始兴的竹笋、英德的豆腐久负盛名,不可不试。

□住宿如要求高者可以先通过网站或旅行社预订,但因为此线路景点多数无高星级酒店,所以倒不如到更能体味当地风土人情的地方住宿,价格也便宜

石油是谁发现的

问题一:中国石油是谁发现的? “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学家沈括在其论著《梦溪笔谈》中最先正式提出来的,并为后人所广泛引用。据《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载:“~、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经历过数种名称,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

石油一名虽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据考应不是其首创,似可能是民间的习惯称法。疑与石油的产状有关:“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梦溪笔谈》),“自石岩流出,与泉水相杂”(《本草纲目》),故而形象称之。

问题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汽油的人是谁? 汽油是谁先发现并利用的?

早在发明内燃机之前,人类就已经制造出汽油了。但在很长时间内,汽油被认为是将原油冶炼成煤油后,一种无用的副产品。而石油和石油化工业之所以能够如此重要,获得如此广泛应用,是围绕其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的结果。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煤油是标准的点灯用燃料。当时的石油冶炼依赖简单的蒸馏过程,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的沸点较高,很容易同沸点较低的汽油以及其他杂质分离开来。煤油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白白烧掉。到20世纪前20年,研究人员发现,内燃机采用汽油这样的轻型燃料,反而运转得更好。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尽管美国石油勘探人员在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州、奥克拉荷马州及德克萨斯州打出很多油井,但冶炼汽油的低效率,极大地阻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威廉姆?伯顿(公司副总裁)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实验室主任)解决了提炼汽油的低效率问题。他们对蒸馏法进行了改进,在其标准加热过程中增大压力,将煤油“裂解”成汽油。这种“热裂解”工艺使汽油的冶炼效率增加了一倍,出油率达到40%。1913年,伯顿获得了有关这一工艺的专利。美国生产的汽油从此赶上了汽车需求的步伐。

问题三:大庆油田是谁发现的t

问题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石油并命名的人是谁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东汉的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汉书》中记载了“高奴有洧水可燃”。高奴在陕西延长附近,洧水是延河的支流。“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见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这里的“肥”就是指的石油。到公元863年前后,唐朝段成武的《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西晋《博物志》(成书于267年)、《水经注》都记载了“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与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

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次把这种天然矿物称为“石油”,指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他试着用原油燃烧生成的煤烟制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沈括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他已经预见石油将来大有用途。

到了元朝,《元一统志》记述“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拾斤,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岁纳壹佰壹拾斤。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岁纳四百斤,入路之延丰库”。还说,“石油,在宜君县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气虽臭而味可疗驼马羊牛疥癣。”说明约800年前,陕北已经正式手工挖井采油,其用途已扩大到治疗牲畜皮肤病,而且由官方收购入库。

问题五:谁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石油的人? 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成书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湖泊池沼也。“泽中有火”,意指油蒸汽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之现象。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我国人民利用石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和西晋。据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前汉书?卷三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云:“定阳,高奴,有淆水,肥可蘸”。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淆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此后在《北史?西域传》中,也记录了新疆龟兹(今库车)一带石油的产出:“其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醍醐,甚臭。”古代的石油的产地也颇丰富,明李时珍在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云:“石油所出不一,出陕之肃州、~州、延长、云南之缅甸、广之南雄者,自石岩流出,与泉水相杂……”。“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学家沈括在其论著《梦溪笔谈》中最先正式提出来的,并为后人所广泛引用。据《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载:“~、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经历过数种名称,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有云:“石脂水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水上有墨脂……”。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在延寿县(今甘肃省玉门一带)处援引《博物志》(西晋张华著)言:“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_□,注地为沟……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淆水也”自沈括以后,后人多称石油。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云:“石油气味和雄硫同,故杀虫治疮”。明曹学俭《蜀中广记》说:“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此是石油,但出于井尔”。又见于清朝赵学敏所辑录的《本草纲目拾遗》:“西陲赤金卫(今甘肃玉门赤金堡一带)东一百五十里有石油泉”。石油一名虽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据考应不是其首创[1]。似可能是民间的习惯称法。疑与石油的产状有关:“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梦溪笔谈》),“自石岩流出,与泉水相杂”(《本草纲目》),故而形象称之。

问题六:石油是谁先发现的 第一个发现石油的是我们中国人宋代的沈括,他在《梦溪笔谈》里第一次提到了石油

问题七:最先发现石油的国家是哪个? 中国

问题八:汽油是谁发明的? 发明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威廉姆?伯顿(公司副总裁)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实验室主任)

在此种情况下发明: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煤油是标准的点灯用燃料。当时的石油冶炼依赖简单的蒸馏程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的沸点较高,很容易同沸点较低的汽油以及其他杂质分离开来。煤油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白白烧掉。到20世纪前20年,研究人员发现,内燃机采用汽油这样的轻型燃料,反而运转得更好。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尽管美国石油勘探人员在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州、奥克拉荷马州及德克萨斯州打出很多油井,但冶炼汽油的低效率,极大地阻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威廉姆?伯顿(公司副总裁)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实验室主任)解决了提炼汽油的低效率问题。他们对蒸馏法进行了改进,在其标准加热过程中增大压力,将煤油“裂解”成汽油。这种“热裂解”工艺使汽油的冶炼效率增加了一倍,出油率达到40%。1913年,伯顿获得了有关这一工艺的专利。美国生产的汽油从此赶上了汽车需求的步伐。

问题九:北宋时期石油何时开采的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石油的是谁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中国古人就已发现并利用了石油。那么在古代到底是谁首次发现并利用了石油?据史料记载:他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

在古代到底是谁首次发现并利用了石油?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汉族,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我国最早记述石油与石油开采的记载也来自于沈括的《梦溪笔谈》。那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50岁,出任陕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线对抗强敌西夏的入侵。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间开采石油的过程,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石油的存在状态与开采过程。他是这样写的:

“在~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就是过去说的高奴县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时断时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毛将其沾取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清漆,燃起来像火炬,冒着很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都变成了黑色。我猜测这种烟可以利用,于是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文字,叫做‘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广泛流行在世上,只是从我开始做它罢了。”根据现有的史料,他是第一个使用石油的人,他将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制成了墨,他还写过一首《延州诗》,描述了延州开采石油形成烟尘滚滚的盛景:“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沈括,最早描绘石油形态与开采过程的是沈括,最早用石油烟尘代替松烟制墨的也是沈括。他笔下的延州石油如今已形成我国著名的长庆油田,年产量达到了二千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问题十:石油最早是谁发现的? 王进喜。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利用石油的历史。在古代我国石油主要用在五个方面:①用于照明;②用做润滑剂;③用于医药;④用于军事;⑤用于制墨等。但整体上我国古代石油科技的发展极其缓慢,对石油的开发与运用也只限于对现成原油的开采与使用,未能对石油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学家沈括在其论著《梦溪笔谈》中最先正触提出来的,并为后人所广泛引用。据《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载:“~、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经历过数种名称,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

石油一名虽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据考应不是其首创,似可能是民间的习惯称法。疑与石油的产状有关:“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梦溪笔谈》),“自石岩流出,与泉水相杂”(《本草纲目》),故而形象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