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金价比杭州低_临安哪里有黄金回收
1.临安金汇珠宝有没有假货
2.为何古代铜钱还不如铜值钱?
3.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
临安金汇珠宝有没有假货
没有假货。
珠宝店铺出售黄金首饰都必须按国标规范操作。质检机构也会不定期抽查珠宝店铺首饰质量问题,所以在珠宝店几乎是不可能买到假的首饰,质检机构查出的很多问题也主要是标签名称不规范,电子秤未及时校准等问题。
但并不是说黄金珠宝店的产品几乎没有假的黄金珠宝首饰,我们消费者就可以闭着眼随便在黄金珠宝店购买了,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坑的呢;如果我们消费者不看清楚的话,不问清楚也会吃亏被坑的。购买首饰看字印:国标规定黄金首饰的字印是 “足金”、“足金999”“AU9999”,如果是其他字印AU916或是AU750等是K金,并不是纯黄金首饰。尤其是AU916首饰,含金量91.6%就是22K的金首饰,它的颜色和黄金的颜色基本是一样;如果黄金珠宝店的员工不说清楚的话,那么就容易让我们消费者产生误会以为是黄金珠宝首饰。当然,如果没有字印的话,那么就不是黄金珠宝首饰了,也可能是镀金的工艺品,就谈不上了。
常见误区:
追求含金量:国标规定的黄金珠宝首饰是含金量达到990%以上即可称为 “足金”珠宝首饰,所以它是995也好,999也好,或是四个9也罢都只是足金珠宝首饰,没有所谓的千足金、万足金的字印。有些珠宝店铺宣传5个9黄金首饰就只是宣传而已,你没有当真非要多花钱去选,因为他们回收价格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买的概念贵、就回收的贵。
看黄金首饰价格:今天几家大牌珠宝店黄金首饰挂牌价475元一克,黄金金料368元一克。如果你购买的黄金珠宝首饰低于368元一克基本可以断定买到假的黄金珠宝首饰了,人家珠宝店铺卖黄金首饰是为了赚钱的,低于金料价格亏本出售的情况是不会有的呢。
当然,如果金价远远高于368元一克的,比如,现在大部分黄金珠宝店都出售的一口价黄金珠宝首饰,平均下来一克800元多,你买这种黄金珠宝首饰,黄金珠宝店给你说清楚价格、克重还好,如果故意不让你指的克重,你回家才称重了知道买贵了,就是被黄金珠宝店所谓的工艺费给坑了。
检验黄金珠宝首饰的真假所谓的火烧法、牙咬、静水称重等等都是不靠谱的验金办法,没有哪家珠宝店会让你拿牙咬黄金试试是不是真的。就算珠宝店维修师傅给你火枪让你烧黄金珠宝首饰,你不会用人家的工具,把一个金戒指烧成一个金疙瘩人家珠宝店也不会愿意的,会让你买下来或者是赔工费的。
商场的正规黄金珠宝首饰店、有挂牌的黄金珠宝首饰的价格,有清晰的黄金珠宝首饰字印这三项都满足的情况下基本是不会买到假的黄金珠宝首饰呢。至于想买到便宜的黄金珠宝首饰,就要看国际金价、黄金珠宝首饰店的优惠情况。在我们不能左右国际金价的情况下,多逛几家黄金珠宝首饰店,要求他们每克优惠三五十块钱是比较靠谱的办法了。
为何古代铜钱还不如铜值钱?
代宗时期铸造一贯钱成本是两贯,私人把铜钱融了卖铜又能得几倍的利润,铜钱面值为啥比原材料还低这么多,不应该啊,再贬值也不应该比原材料价值低啊。对货币史一窍不通,求别拍。
cmlj:铜钱不是全铜的。
陈汤再世王世杰:小说里说的很清楚啊,铸钱的成本可不是单单原材料,造炉子要花钱,雇佣工人要花钱,还有负责的官员要开工资,造好了你运到国库里也要花钱。所以一贯钱的成本两贯不足为奇,就是这样唐朝还在不停地用二倍的成本铸钱,直到灭亡,为了应付钱荒。
茗夜雨:别说古代,就是现代,老一毛和五毛的硬币也没有原料值钱。钱比原料值钱那是到了纸币时代才实现的,当然,你足够黑的话掺其他原料也可以实现......
bairao:1、铜的总供应不足;2、这导致铜和钱不能同时满足需求;3、政府更看重铜钱作为货币的功能;4、钱多了铜就少,政府又要优先保证钱的供应,因此一方面是政府在承担把钱维持在相对较低价格的成本,另一方面铜的价格也正是因为政府控制供应而上涨;5、如果政府不积极铸钱,钱的价格就会高涨,一方面导致钱荒影响贸易流通,另一方面又会出现私铸的问题,并引发钱币的劣币化。
深潜者:他们为啥不铸大钱,然后坚定的维持大钱的价值呢?
monitor:感觉与中国古代其实多个货币同时流通有关。比如五铢钱流行了很久。如果朝廷货币实际含铜太低,百姓会拒绝使用。就像明清时期中国还有西班牙的银币流通。
深潜者:只要朝廷接受按照大钱面值支付的赋税,那么大钱的流通就不可能被拒绝呀。
monitor:回到楼主的问题,其实我国就是天然通缩的。铜矿经过常年开采,加上海昏侯这种埋进去几吨铜钱的人很多,铜矿越来越少。朝廷的铸币权其实是残废的。难道你能制止下面官吏只收小钱,然后转成大钱上交么?
御驾亲征永历帝:还有货币外流和窖藏铜钱的问题,我觉得这比铜矿开采的问题还严重?
monitor:外流应该不严重,毕竟我国主要是出口。
可怕的鸭骨头:铜钱本身就是出口商品。
御驾亲征永历帝:不严重?比如宋朝铜钱外流“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是有名的。引用两段:“宋代官府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钱禁’,曾规定携带铜钱五贯以上出境者就要被判处死刑。后来边境形势紧张,刑罚加剧,规定携带铜钱出西北边境一贯以上者就要处死。“钱禁”涉及了各个地区,包括京师。为了防止都城“钱荒”,无论是北宋的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都颁布了禁令,咸平三年“仍令开封府出榜晓谕,其诸城门锁不得私放出见钱。”朝廷也对官僚机构下了禁令,一律不得搬运铜钱下海船,防止官员假借公事名义走私铜钱。除了海防,边防合法的交易通道也被堵死。官方如向边关地区百姓买马,不得再用铜钱,而是改用布帛或者茶叶等实物交换。只是,多头管制之下,铜钱仍然源源不断地流出宋代的国土,“钱禁”还是失禁了。”“据统计,日本出土的唐至清代中后期的中国货币约达260余万枚。据日本学者入田整三的分类分析,在日本全国18个地方出土的554714枚钱币中,以北宋钱的种类、数量最多,约占81.9%,其余依次为唐钱8.6%、明钱7.3%、南宋钱1.4%、其他0.8%。据史载,永乐年间,明成祖两次赐给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铜钱1700万枚。成化年问,明朝又赐予日本来贡者铜钱5000万枚。中国铜钱的出土地点遍及日本列岛,在新滂县,出土千枚以上钱的地点达30多个。”
我开拖拉机:那私铸铜钱的利润从哪里来?
vichywasser:劣钱啊,官造一文可能含铜80,私造的铜20,这不就是利润吗。还有模具啊,人工啊,反正能低就低。
陈汤再世王世杰:外流从唐就很严重,因为只要你的结算货币是中国的,就不可能不外流。
vichywasser:贵金属货币都避不开这个问题吧,最后只能把贵金属放央行做准备金发纸币吧。
时之沙漏:铜原料涨价了吧。铜钱的表面购买力低于铜材料的价格。那么毁钱铸造器就有利可图。
铁木辛哥:其实那是古代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的。一钱3铜7锡铅,除非王朝末期物价飞涨铜价高于币值3倍以上,否则人干融钱的事情。其实这部分和融掉黄金首饰的原理一样。如果金价涨了,才有融首饰的意义,否则是没意义的。
古代金融知识不如现在这么充足啊。其实古代铸钱绝对是超级划算的买卖,为什么吴王刘濞有反汉的资本,就是因为可以自己铸钱,铸币税大大的。所谓铸钱亏本,纯粹是政府已经腐败SB到不行的结果而已。
不是我国天然通缩,而是金属货币本身就有天然通缩的属性。
zyxssboy:贵金属,贵金属,都加了一个贵字,使用价值自然也是极高的。既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又有很好的流通价值,天然就会造成资源稀缺,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纸币出现之前,简直就是无解。
petrus:其实说穿了很简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官僚系统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维持币值,相反,为了维持稳定,他们还要人为打压币值。在自然经济体系下,铜钱的价值其实很高,所以早期铸钱很有利润,但是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流通大大增加以后,本来作为实物交换补充的贵金属货币,慢慢变成流通主力了,这时候要么随着商品量大量增加而贵金属货币价值随之大增,同时伴随通货紧缩,要么拼命铸币,用发行量弥补流通缺口,阻止通货紧缩的出现,但这时候伴随的是货币原料价值与货币交换价值的倒挂。对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官僚来说,维持国家统治,增长税收,自然是用国家货币最方便,什么贯石匹两束,其实只有贯是最好使最方便的,而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强烈需求货币供应量,而官僚们又不会计算经济总量与货币发行量与货币本身价值之间的关系,那就只有忍受价值倒挂,拼命砸成本维持货币供应量呗。
注:本文所有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在祀与戎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 结论,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