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时期,日本发动战争的资源都是哪来的?

2.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成交,为何俄罗斯觉得赚了,美国觉得亏了?

3.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

4.美国为什么不全面制裁伊朗,这样中国就买不到石油了?

二战时期,日本发动战争的资源都是哪来的?

美国太平洋石油价格_美国石油零售价格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贫瘠的岛国,主要的战争资源石油、钢铁、橡胶、煤炭、稀土、铜矿、黄金乃至于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日本都比较稀缺,那么日本是如何获得庞大的战争资源使他的战争车轮保持转动的呢?

石油资源

先说石油,石油是战争中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航行的全都趴窝。甚至可以说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就是源于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

而日本是著名的贫油国家,日本国内石油生产只占石油消耗的7%,那日本二战中的石油是那来的呢?

先看一组数据:

1940年日本进口:石油2205万桶,成品油1511万桶

1940年底剩余石油储备:石油2086万桶,成品油2804万桶

1941年日本进口:石油313万桶,成品油524.2万桶

1941年底剩余石油储备:石油1235万桶,成品油2588万桶

1942年日本进口:石油814.6万桶,成品油237.8万桶

1942年底日本剩余储备:石油684万桶,成品油1849万桶

1943年日本进口:石油984.8万桶,成品油465.2万桶

1943年底日本剩余储备:石油235万桶,成品油1146万桶

1944年日本进口:石油164.1万桶,成品油333.4万桶

1944年底日本剩余储备:石油20万桶,成品油475万桶

(1)1941年美国禁运前的石油来源

从数据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40年的石油进口和石油储备是日本的巅峰,而这些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美国(美国提供了80%),另外一部分来源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所以在美国禁运日本前,日本的石油是主要来自于进口和日本之前的石油储备。

(2)1941年美国禁运后日本进口断崖式下跌

1941年6月日本占领越南后,美国宣布对日本禁运,英国和荷兰效仿,切断了对日石油供应,因此日本在1941年石油进口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只有313万桶,只占1940年14.2%。

所以禁运后的日本石油储备急剧减少,不得不做出了偷袭珍珠港冒险的抉择。

(3)1942年和1943年日本进口石油来源

1942年1943年石油进口出现复苏,分别达到了800、900多万桶,这主要归功于日本1941年12月成功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南亚的石油都落入日本之手,日本还着手恢复东南亚石油生产,到1942年,东南亚油田年产量达到2590万桶,1943年提高到了4960万桶。

同时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获得了西太平洋的统治权,日本的海运也比较畅通,将源源不断的石油运回了日本。

(4)1944年日本制海权制空权丧失后,大部分油轮被击沉,日本无以为继

由于中途岛海战之后,制海权和制空权的逐渐丧失,美国潜艇对日本的油轮展开了大规模的伏击,到了1944年,被美国潜艇击沉的油轮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新建油轮的数量,日本的石油已经无法有效运送到日本本土,特别是到了1945年,日本已经进口不到1滴油了。

综上所述,日本二战的石油来源主要是二战爆发前从美国等国的进口,二战爆发后,主要来自荷属印度群岛的石油生产。

钢铁资源

虽然日本的铁矿比较富集,但是日本的铁矿石品味很低,所以日本钢铁产量只到设备能力的三分之一,因而日本的钢铁产量也不高,每年的钢铁产量仅为200万吨,所以二战前日本的钢铁来源主要从美国进口钢铁和废铁。

二战爆发后,由于美国切断了钢铁供应,日本只能主要依赖本土铁矿石生产钢铁,同时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也有铁矿,但同样是贫铁矿甚至不如日本铁矿品味高,仍然给日本提供了部分钢铁支持。

综上所述,日本钢铁二战前主要来自美国进口和本土生产,二战爆发后主要来自日本本土生产,辅以从中国掠夺

粮食资源

日本是个贫瘠的岛国,所以日本自甲午战争后,一直处于对外扩张的状态,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就大肆的掠夺中国的资源,东北地区丰富的粮食以及台湾的蔗糖和稻米都源源不断的被日本运回国内。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累计从中国掠夺了8亿吨粮食,使得本就穷苦的中国人民更是雪上加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满足战争需要,一方面国内增加对大米、小麦的生产配额,另一方面,开始对国内衣缩食,减少日本民众对粮食资源的消耗。

此外日本还从东南亚占领国身上想办法,仅在越南,1943年一年就强征了102.3万吨大米,导致当地数百万人死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地的主要农产品本来是砂糖、烟叶、咖啡等日本人令他们全改种水稻和玉米,同又把泰国、缅甸、越南生产的稻米全部运回日本。

综上所述,二战日本的主要粮食来源是从中国几个粮食主产区的略夺,其次是从东南亚占领区上强征的,最后是日本本土的增产和对日本民众的节衣缩食。

其他战争资源

黄金珠宝:日本从中国掠夺了将近18000吨的黄金,文物古董400多万件,甚至人类历时上最珍贵的宝物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此外从东南亚各国掠夺了1万吨黄金

矿产:日本从中国掠夺了6.4亿吨煤炭、铜矿4.9亿吨、稀土2亿吨、高岭土1、5亿 吨,还有其他矿产资源无数,从中国掠夺的矿产占了日本战争期间消耗的二分之一。

日本还大肆掠夺东南亚的特产橡胶和锡锭

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成交,为何俄罗斯觉得赚了,美国觉得亏了?

在美国的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州是处于美国本土之外的。一个是夏威夷,另一个则是阿拉斯加,当时的美国一开始觉得阿拉斯加是一块不毛之地,认为那里太靠近北极圈,只有冰和雪。而主导这笔交易的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则认为:“现在我把它买下了,可能确实没什么用。但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会因为买到了这块地而从中得到好处。”最终敲定了这笔交易,自此美国获得了靠近北极圈的土地,在当时看来,俄国人赚了,美国人亏了。

在俄国看来阿拉斯加没有任何利用价值,那里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再加上离二果园,不好管理,如果英国再次发动战争入侵阿拉斯加,那么此时的英国击败俄国简直易如反掌,所以索性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相比之下被英国争夺去,那就更不划算,就这样,美国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了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现如今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17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据了美国五分之一的领土。阿拉斯加对于美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里是北冰洋与太平洋的连接点,特别靠近欧亚大陆的陆地,能够方便美国监视欧亚大陆国家的动向。阿拉斯加不仅面积大,资源也十分丰富。除了发达的渔业以外,阿拉斯加还有丰富的石油以及金矿。

俄国人没能笑到最后,从阿拉斯加的育空地区开始逐渐发现金矿,随后又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进入20世纪,阿拉斯加又成为了太平洋间航空线路的中转站,为无数飞机节省了大量的燃料,二战后,阿拉斯加又成为了美国的战略武器部署地,而这些武器直接定位的就是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俄国。

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在当时,它和中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日本为了维持战争,必须进口大量的战略物资。在这些战略物资中,最重要的物资就是石油和废钢铁。当时日本拼命积攒石油,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已经积攒了4300万桶石油。但是,这些石油只够日本进行半年战争的。战后,有的日本人评价说,还不如没有这些石油,这是导致日本亡国的石油。

到了今天,日本人挨了两颗,被迫宣告投降之后,什么都明白。可是,在当年,日本人可没有这种观念。长年的军事冒险,一次次的赌国运的成功,使得日本举国上下如痴如狂。他们根本就没有失败的概念,他们一心只是在想怎样去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

在当时,日本和中国的战争进入了持久战事情。不出中国有识之士的所料,日本一步步陷进了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了尽早从战争中脱身,日本使尽了手段。在这个时期,英美为了把祸水东引,也积极压迫中国与日本媾和。美国为日本提供进行战争的石油、废钢铁等物资,而英国则干脆关闭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的滇缅公路。但是,这个依然没有屈服,咬着牙把战争坚持下去。

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国内的资源匮乏的难题,把目光盯在了南洋的石油产地上。这样一来,它就和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产生了冲突。当日本一进入法属印度,美国立刻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本进行物资限运。

这样,日本只得和美国进行谈判。双方谈判的焦点是,美国要求日本撤军,将形势固定在?七七事变?之前。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不能答应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是为了解决中国战争才进军法属印度,到现在要让他们吐出到口的战果,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日本进行了战争策划。日本军国主义者基于几个方面进行了策划。

一是日本的海军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相比占有优势,如果开战,能够保证半年到一年的胜利。

二是德国与苏联的战局顺利,苏联为了欧洲战场作战,必须抽调西伯利亚的军队,这样,北方的威胁随之消失。日本可以将大批军队抽调南下作战。

美国为什么不全面制裁伊朗,这样中国就买不到石油了?

美国就算全面制裁伊朗,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影响也不大,因为中国可以进口石油的国家多了去。

石油关乎国家命脉,我国自然不可能把关乎国家命脉的控制器放在一个篮子里,事实上我国从全球十几个国家进口石油,进口最多的是俄罗斯、沙特和安哥拉,伊朗仅排第四。下图是2010年我国从各国进口石油的比例。

而且说实话伊朗和我国的关系并不好,只不过双方有个共同的敌人才合作罢了,当初美国一度解除对伊朗的制裁,结果伊朗这白眼狼立刻单方面撕毁和我国的合同,转而把油田交给欧洲企业开发,只不过没想到美国很快后悔,又再次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真是大快人心。

所以美国制不制裁伊朗对我国影响真不大,事实上制裁一下最好,这样我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开采伊朗的油田,而且看伊朗和美国互撕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