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汽车铝合金价格走势最新_山西汽车铝合金价格走势
1.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2.山西振兴集团的战略规划
3.iMac ME086性能怎么样?价格几何?就MAC OS而言 是2014年才出的吗?
4.一文带你了解铝的产业链,建议收藏!
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是2003-03-03在山西省太原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滨河东路北段298号龙湾国际小区6号楼3单元502室。
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100746032244E,企业法人樊凯,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东风微车品牌汽车、汽车用品、五金交电、建材、钢材、铝合金、水泥预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日用百货、办公用品、汽车配件、服装、工艺美术品、收藏品(国家专项审批的除外)、黄金制品、珠宝首饰的销售;保险兼业代理;汽车美容;工程机械设备的销售及维修;汽车技术咨询服务;汽车维修(限分支机构按许可证经营);汽车装潢;汽车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6909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40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西致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山西振兴集团的战略规划
发展思路与目标
纵观国际煤炭需求量继续增长之势,世界煤炭工业趋向大型化、集团化和集中高效生产。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如何在优化煤炭生产技术结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振兴集团发挥优势,追求新高,现有的煤矿煤田面积 15 平方公里,年开采能力 120 万吨,并逐步向陕西、晋中和临汾乡宁利用国际先进坑下汽化技术,合作开采煤炭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达到节能环保,发展煤炭高新技术,在煤炭深加工转化上作文章、要效益。在夯实煤炭业基础上,将电力业做强。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与民用电力需求上升较快,加剧了电力供求的矛盾。振兴集团率先发展,电力先行。目前的自备电力装机容量 120MW ,直接为电解铝生产线服务,具有较强的资源、配匹优势。集团 2 × 200MW 发电机组建成后,将可保证集团 25 万吨电解铝的正常运行。电解铝是振兴集团的主导产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为具有生产规模且环保达标的振兴集团提供了潜力无穷的发展平台和前景广阔的销售市场。集团电解铝生产线选用的国内先进的 190KA 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采用的是先进的环保设备。随之将对铝一厂 9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进行国际先进的 350KA 预焙阳级电解槽的技术改造,届时形成年产 25 万吨生产规模,具备着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集团 2005 —— 2010 年发展规划与步骤
(一)指导思想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要使企业勇立潮头,做强做大,就必须与时俱进,争先发展。振兴集团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不断刷新奋斗目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为己任,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科学化管理和多元化发展为举措,以建立与国际现代企业制度接轨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搞好煤、电、铝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开发节约能源,低投入、高效益、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勇于向铝镁、生化、机械加工、特种汽车、通用航空等高科技、高尖端新锐领域进军,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使中国民族工业步入国际市场,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振兴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 1 )到 2007 年原煤生产达到 300 万吨,发电装机容量 520MW ,电解铝产能 25 万吨,铝镁合金深加工 10 万吨,阳极炭块 1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元,利税 15 亿元。
( 2 )到 2010 年利用国际先进的坑下汽化技术原煤生产转化达到 1000 万吨,利用国际先进的 IGCC 净化能源发电技术,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2400MW (在建 2 × 600MW ),电解铝产能 50 万吨,氧化铝在建 100 万吨,铝镁合金 10 万吨。阳极炭块 1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元,利税 40 亿元。
( 3 )集团已收购“三九”宜工生化,再把原有十二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搞好资本运营,把集团上市公司推向多元化经营;到 2010 年做强做大“振兴”宜工机械、特种汽车制造业,并向通用航空业挺进;继尔把生物医药工业推向国际市场,培育 100 万吨煤化工的形成,步入境外资本市场。使三个上市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元,实现利税 30 亿元。
( 4 )经过十年快速稳健发展,到 2015 年,集团形成以煤、电、铝、氧化铝、铝制品及铝合金材料为主的多联产、一体化产业结构,既具有中国特色“煤 + 电 + 氧化铝 + 电解铝 + 铝镁合金 + 生物制药 + 机械加工 + 通用航空 + 信息产业”多元化的民族工业,又具备竞争力完整产业闭合链条。这将使集团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凸现,也使我集团的“绿色振兴”、“速度振兴”、“数字振兴”、“人文振兴”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有信心、有实力、更有能力把振兴集团建设成颇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煤炭、电力、有色冶炼、机械加工、生物、化工多元化的国际化特大型企业。使中国振兴集团走向世界,称雄国际商界,实现振兴人“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光辉理想和美好愿望。
(三)实施步骤
( 1 )投资 18 亿元,采国内先进的 175 公斤亚临界参数,扩建电厂三期 2 × 200MW 发电机组项目。两台机组建成投运后年发电 32 亿度,满足于 25 万吨电解铝的用电,该项目将于 2006 年底全部完成。
( 2 )投资 15 亿元选用国内最先进的 350KA 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对铝业一厂 2 万吨 9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进行扩建改造。使原产能增加到 25 万吨。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产值 50 亿元,利税 35 亿元。预计 2007 年完成。
( 3 )投资 8 亿元,建成 10 万吨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已于 2004 年年底在省经委完成备案,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环评、土地预审等已开始进行,预计 2005 年 6 月开工建设,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 3 万吨,预计 2006 年 12 月完工;二期、三期预计 2009 年全部完工,其中包括镁合金铸锭 2 万吨,挤压棒材 3 万吨,铝合金板、带、箔 5 万吨。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 20 亿元,利税 5 亿元。
( 4 )投资 15 亿元,建设 50 万吨氧化铝生产线,该项目为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目前正为核准立项的前期做准备工作。该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 2008 年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 15 亿元,利税 10 亿元。
( 5 )建设河津铝镁特色工业区。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我集团依托原有的煤、电、铝产业链格局和形成的 12 万吨电解铝及拟上的 10 万吨铝镁合金深加工项目为基础,用三到五年时间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成为年消化电解铝 50 万吨,形成 50 万吨铝及铝镁合金材料制品的新型特色工业区,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元,利税 40 亿元。
( 6 )投资 2.6 亿元,建设 10 万吨阳极炭块,该项目是我集团引入的合作建设项目。已于 2003 年(一期 4 万吨已开工建设),立项、环评等均已完成,预计 2010 年完工,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 3 亿元,利税 0.9 亿元。
( 7 )投资 9 亿元,扩建改造 15 万吨电解铝生产线,选用国内先进的 350KA 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对原技术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铝产能增加到 50 万吨,预计 2009 年完成。
实施集团改制改组发展战略
集团力争在五到十年的时间,选用国际先进的 IGCC 技术对电二期 2 × 50MW 、三期机组 2 × 200MW 进行技术改造,总装机容量达到 2400MW 。完善第二个 50 万氧化铝粉生产线和 10 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实现国内 A 股上市目标。在抓好煤、电、铝产业链延伸组合同时,将投资 5.2 亿元收购的“三九”生化不断完善、研发、延伸、培育出三个上市公司,将“振兴”宜工机械、特种汽车制造、通用航空业推向东南亚地区市场;将“振兴”生物基因保健医药业推向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同时将年开采原煤 1000 万吨,煤转化器 1000 万吨,分别用于 100 万吨煤化工和 IGCC 清洁能源发电,并推向资本运营,作为上市企业,同时将年开采、加工量 100 万吨的“振兴”煤化工业推向国际市场,以推动振兴集团新时代、大手笔资本运营,迎来中国民营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春天。切实步好“资源整合,资本运营,资产扩张”三重圆舞曲,真正实施“蓄势积累,抢抓机遇,加速发展”三级跳战略,使集团实现资产、销售收入双百亿元,利税 60 亿元的宏伟战略目标。
雄关漫道,志存高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兴集团精诚团结,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争先发展,发挥“科学技术是企业第一生产力”主导思想,发扬“人力资源是企业命脉和根本”先导作用,弘扬“晋商精神”,铸造“振兴品牌”,为实现振兴集团确立的“ 2005-2010 发展规划”而不懈的奉献心力,为振兴山西经济,构建和谐山西做出应有的贡献。
iMac ME086性能怎么样?价格几何?就MAC OS而言 是2014年才出的吗?
(中关村在线太原行情)苹果旗下的产品秉承其一贯极其简约的设计使用理念,做工工艺考究,就拿这款苹果iMac(ME086CH/A)来讲,拥有21.5英寸高清LED屏,超薄一体式外观设计,采用铝合金与玻璃材质,搭载英特尔四代处理器,搭配8GB内存1TB超大硬盘,预装MAC OS X操作系统,满足用户对于外观需求的同时又有极致流畅体验,目前这款产品在“山西友联”国行有售,商家报价8488元(有效期五天),喜欢的朋友可致电商家。
iMac(ME086CH/A)一体电脑采用21.5英寸1920×1080全高清屏幕,16:9的屏幕比例,精致的无缝亮银色的全铝材质;屏幕上方还内置有苹果特有的iSight摄像头,当然配套的还有经全新设计后的键盘,在结合超薄合金键盘底板同时,也设计了更加轻薄的键帽,使得整机感觉非常简洁明快,并没有丝毫额外多余的设计环节,非常的惊艳。
配置方面,苹果iMac(ME086CH/A)一体电脑处理器采用了Intel 酷睿i5 4570R四核处理器,主频2.7GHz,睿频最高达3.2GHz,辅以核芯显卡,8GB 1600MHz内存,1T的5400转硬盘,运行Mac OS X Mountain Lion操作系统,接口方面,具有4个USB3.0接口、MiniDisplayPort视频接口、2*Thunderbolt接口、RJ45(网络接口)、耳机输出接口、电源接口及SD读卡器,方便
苹果 iMac(ME086CH/A)
产品类型 家用一体电脑
操作系统 Mac OS X Mountain Lion
CPU系列 英特尔 酷睿i5 4代系列
CPU型号 Intel 酷睿i5 4570R
CPU频率 2700.000
最高睿频 3200
总线规格 DMI 5 GT/s
三级缓存 4MB
核心代号 Haswell
核心/线程数 四核心/四线程
制程工艺 22nm
内存容量 8GB
内存类型 DDR3 1600MHz
内存插槽 2个DiMM插槽
最大内存容量 16GB
硬盘容量 1TB
硬盘描述 5400转
显卡类型 核芯显卡
显存容量 共享内存容量
DirectX 11
屏幕尺寸 21.500
屏幕分辨率 1920×1080
屏幕比例 16:9
背光类型 LED背光
摄像头 内置摄像头
麦克风 内置双麦克风
声卡描述 集成
音箱描述 立体声音箱
无线网卡 802.11 a/b/g/n无线网卡
有线网卡 1000Mbps以太网卡
蓝牙 支持,蓝牙4.0模块
数据接口 4×USB3.0
音频接口 耳机/光纤数字音频输出(迷你插孔)
视频接口 Mini DisplayPort
网络接口 RJ45(网络接口)
其它接口 电源接口,2×Thunderbolt端口
读卡器 多合1读卡器
产品尺寸 450×528×175mm
产品重量 5.68
产品颜色 银色
其他特点 高度可回收铝合金与玻璃材质外壳
随机附件 苹果超薄键盘,苹果鼠标
编辑点评:苹果iMac(ME086CH/A)作为一款家用一体电脑,拥有非凡的时尚外观,整体性能让人满意,性能上第四代酷睿i5处理器、8GB内存、1TB超大硬盘的搭配,性能表现不错,21.5英寸的屏幕有着出色的视觉观感,浏览网页、看视频轻松满足,值得选购,如果您喜欢该机,请联系商家,咨询时提及中关村在线山西电脑网会有更优质的服务哦!
苹果 iMac(ME086CH/A)
一文带你了解铝的产业链,建议收藏!
一、完整产业链:中国工厂
我们国家是世界首个具有铝完整产业链的工业大国,从上游铝土矿挖掘、氧化铝冶炼、电解铝冶炼,到中游原铝加工,再到下游各行各业对铝材的深度加工,以及之后的应用和消费,除了上游铝土矿储量不占优势,其他环节的产能和产量都是世界首位。
二、铝土矿:巅峰已过进口依赖
铝土矿的构成及质量标准
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它在自然界只以化合状态存在。铝矿物绝少以纯的状态形成工业矿床,而都是和其他各种脉石、矿物共生的。铝土矿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统称,按照主要组成成分分为三水型、一水型软铝和一水型硬铝三类。
铝土矿中含有42种元素之多,其主要成分氧化铝及其水合物,含量在30%~70%之间,还含有杂质如:氧化硅、氧化铁、二氧化钛、少量的钙和镁的碳酸盐、钠、镓、钒、铬、硫、磷、氟和锌及有机物。铝土矿按照其化学成分的氧化铝含量和矿物类型分为六个级别,质量标准参照YB123-62,如下表所示:
全球铝土矿储量分布
根据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铝土矿基础资源储量313亿吨,产量接近37亿吨,基础资源保有年限接近100年。
从全球铝土矿储量分布结构来看,几内亚储量占比第一,几内亚铝土矿基础资源储量74亿吨,占全球铝土矿基础储量的23.62%;越南储量第二,铝土矿基础资源58亿吨。占比18.51%;澳大利亚储量占比第三,达16.28%;中国储量第七,占比为2.27%。
从全球铝土矿储量角度来看,我国不属于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铝土矿储量不仅远低于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即便在亚洲也低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全球矿床分类:多为高品位
全球铝土矿矿床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红土型和沉积型。其主要成分、物理与化学特性、储量和分布如下表所示:
铝土矿按照冶炼的难度由低到高:三水铝石型、一水软铝石型和一水硬铝石型。从全球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矿床为红土型铝土矿,属于三水铝石型和一水软铝石型,占比88%,即高品位矿。
中国的铝土矿以第三种为主,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溶出,最难冶炼,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9%以上,三水铝石型的铝土矿还不到1%,且品位低、规模小。
中国铝土矿储量及品位分布:悲喜交加
我国铝土矿查明储量为7.1亿吨,居世界第7位占比2.27%,资源丰度属中等水平。
我国铝土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广西、河南、贵州、山西四个省区,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1.9%。广西铝土矿资源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30%;河南、贵州、山西次之,河南24.43%、贵州24.10%、山西13.37%。其余拥有铝土矿的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储量合计仅占全国总储量的8.1%。
国内铝土矿铝硅比偏低,大多数为高铝(Al2O3大于60%)、高硅(SiO2在5%~15%之间)、低铁(Fe2O3小于10%),且矿体薄,品位波动大。适合经济开采和利用的铝土矿资源少。
全球铝土矿产量分布:较为集中
据iFind数据,全球铝土矿产量从2014年的2.45亿吨增至2022年的3.8亿吨。
从2022年产量分布格局来看,全球铝土矿产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以及几内亚,三大国产量占全球72.63%。
中国虽然铝土矿储量为世界第七,但2022年铝土产量约0.9亿吨,占比23.68%,位居世界第二;澳大利亚产量全球第一约1亿吨,占比26.32%;几内亚铝土产量约为0.86亿吨,占比22.63%,位居世界第三;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产量分别为0.33亿吨、0.21亿吨和0.17亿吨,位居世界第四、第五和第六。
中国铝土矿进口情况:逐年提升
因资源储备相对有限、品位品质不利于烧结以及开采成本提升等多重约束,国内对于进口矿石依赖度逐年提高。
从进口来源看,来自几内亚矿的进口量逐年增加,自2021年起占比达到5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矿的进口量从2020年开始逐年回落;来自印度尼西亚矿的进口量近些年维持在2000万吨附近水平。此三大铝矿资源国在中国总进口量中的占比稳定增长,于2022年达到99.48%。
铝土矿-总结
全球及中国储量可观,基础资源保有年限100年,远超铜、原油等上游商品;全球矿床88%都是高品位,中国储量中高品位矿不到1%;中国进口量世界第一,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随着环保和双碳主题,产量上方空间有限;从中国进口数据来看,澳大利亚、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三大进口资源国占比达到99%以上,随着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逐年降低,以及印度尼西亚禁止铝土矿出口的政策风险,中国对几内亚矿的进口依赖愈发明显。
三、氧化铝:产能过剩出口可期
冶金级氧化铝:占比90%
氧化铝按照不同的生产用途可分为冶金级氧化铝和非冶金级氧化铝两类,而全球超过90%的氧化铝都是冶金级氧化铝。95%的氧化铝都是用铝土矿冶炼得到。冶金级氧化铝为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所用的氧化铝,是生产电解铝的主要原料。
氧化铝中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在电解过程中将首先在阴极上析出,降低铝的质量,因此电解炼铝用的氧化铝必须具有较高的纯度,其杂质含量应尽可能低。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定了冶金级氧化铝的行业标准,其中将冶金级氧化铝按照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分为三个牌号,划分标准如下表:
后文中说的氧化铝均指冶金级氧化铝。
冶炼工艺:多为拜耳法
氧化铝的冶炼工艺大致可以分为烧结法、拜耳法和烧结-拜耳联合法等,而目前烧结法已经较少运用,主流冶炼方法为拜耳法。
拜耳法:用苛性钠溶液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而制得铝酸钠溶液;采用对溶液降温、加晶种、增加搅拌的办法,从溶液中分解出Al(OH)3;将分解后的母液经过蒸发后用来重新溶出新的一批铝土矿,剩余残渣就形成赤泥,溶出过程是在加温加压下进行的,相当于烧碱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将得到的Al(OH)3洗涤后煅烧,得到氧化铝。
烧结法:将纯碱、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烧结,得到原硅酸钙、铝酸钠和铁酸钠;用稀碱溶液溶解烧结产物,铝酸钠溶解,铁酸钠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与原硅酸钙一道进入赤泥,最后得到铝酸钠溶液;后续过程和拜耳法相同。
拜耳法成本较低,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对铝土矿的品位有较高要求,需要高品位,具体数据就是看铝硅比;铝硅比值太低的矿石不仅对烧碱的损耗较大,而且直接采取拜耳法会很难得到纯净的氧化铝,因此需要通过烧结法;鉴于全球高品位富矿占比较大,冶炼工艺多为拜耳法。
氧化铝成本结构
根据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氧化铝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铝土矿、石灰石、烧碱等原材料,电耗、蒸汽消耗、焦碳等燃料及动力费用,以及人工、制造、管理等其他费用。生产1吨氧化铝大概需要2.1-2.7吨铝土矿(品位不同使生产1吨氧化铝需要铝土矿的量差别较大)、0.3-0.5吨煤炭、0.12-0.14吨烧碱和0.2-0.9吨石灰。按照最新数据得到成本比例分布如下图:
从数据来看,铝土矿、烧碱和电耗合计费用占总成本比例达到62.11%
全球氧化铝产量分布:全球产量靠亚洲,亚洲产量靠中国
从全球2014年到2022年产量数据来看,中国、非洲和亚洲(除中国外)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方向和全球总体产量保持一致,趋势性明显;同时,大洋洲和南美洲产量占比也还可观,产量较稳定;
具体到国家而言,中国遥遥领先,澳大利亚和巴西产量较稳定
从2022年各国氧化铝产量及占比分布来看,中国产量占比54.29%,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占比14.29%;然后是巴西7.86%,印度5.29%,俄罗斯2.21%
中国氧化铝产能分布:山东山西占榜首
中国氧化铝产能在2011-2022年期间,除了2020年有过短暂的回落,一直稳步上升,2022年达到9500万吨。其中,山东、山西长期处于产能前二大省,且产能较为稳定,合计占比接近60%。
从2022年各省产能数据来看,山东、山西位居2500万吨以上梯队,合计占比57.92%;广西、河南位居1300万吨梯队,合计占比28.74%;贵州、重庆、内蒙古和云南处于1千万吨以下梯队,合计占比13.33%。
中国氧化铝产量分布:和产能分布一致
中国氧化铝产量走势和产能走势保持一致。其中,山东、山西长期处于产量前二大省,且产量自2017年后较为稳定,合计占比接近60%。
从2022年产量数据来看,山东产量在2600万吨以上,长期保持第一;山西产量在2000万吨附近,保持第二,前二合计占比57.25%;广西产量也在1000万吨以上,占比15.70%,且逐年提升;河南产量较为稳定,一直在1000万吨上下波动,占比12.28%;其他主产省份都在1000万吨以下。
中国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供给弹性可观
从2011-2022年产能利用率来看,除了2017年达到过90%,其他年份都在88%以下;2017年以来,剔除疫情影响的话,利用率从趋势上来看是下降的,但总产能是上升的,同时结合氧化铝冶炼工艺简单,可随开随停的特点,因此国内目前对于氧化铝的供给弹性是很可观的;从几大主产区利用率来看,云南满负荷运行,山东常年在90%以上,广西、贵州在80%以上较为稳定,河南山西内蒙逐年降低,重庆逐年抬升。
中国氧化铝产能已过剩:出口格局或已注定
据上图SMM数据,从2014-2022年中国氧化铝净进口以及供需平衡数据来看,产量不断抬升,净进口有所放缓,供需平衡由缺口逐渐转为过剩状态,且过剩量还在加大。
据上图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从2014-2022年中国氧化铝净进口以及供需平衡数据来看,氧化铝过剩状态表现更为明显。
从氧化铝总产能、电解铝总产能以及各自开工率数据来看,电解铝产能增长速度远小于氧化铝,但开工率却明显高于电解铝,结合电解铝冶炼中同氧化铝的比例关系,从产能的角度也可以看出氧化铝的过剩状态正在发酵。
从2014-2022年,除2018年外,出口量均小于进口量,呈净进口状态;进出口数量在不断贴近,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出口数量相对于目前国内产能和产量来说微不足道;结合国内氧化铝产能和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氧化铝未来的出口格局或已注定。
四、电解铝:未来金属需求可期
1、冶炼工艺:熔盐电解法
铝电解的生产过程分3个阶段,即焙烧、启动和正常生产,其中焙烧和启动大约经历几天或十几天,其质量好坏对于以后的正常生产以及电解槽的寿命有很大影响。焙烧:电解槽的焙烧主要目的是烘干炉体,使电解槽达到930℃~970℃的操作温度,防止启动时加入到槽内的熔融电解质凝固,一般需要4~8天。启动:在焙烧终了后,融化冰晶石等溶剂形成铝电解所需的熔融电解质,同时进一步加热炉内衬及清理炭渣,使电解槽的主要技术参数进入到电解所需的范围之内。正常生产:在930℃~970℃高温环境的电解槽内,1.92~1.94吨氧化铝作为原料与冰晶石、氟化铝等氟盐溶剂形成熔融状态的电解质,通入13500kw·h直流电进入电解槽,在阴极和阳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得到电解产物,阴极上是液体铝,阳极上是CO2(约75%~80%)和CO(20%~25%)。氧化铝熔融于冰晶石形成的电解质的密度约为2.1g/cm_,铝液密度为2.3g/cm_,两者因密度差而上下分层,铝液沉淀于电解槽底部,用真空抬包抽出后,经过净化和过滤,获得1吨99.5%~99.85%纯度的原铝。
电解铝冶炼工艺属于重型固定资产投资,日常生产过程中,除了检修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外,连续性生产过程不会停止,每次重启电解槽的成本很高且会影响电解槽寿命。
2、电解铝成本结构
冶炼1吨电解铝大约需要消耗1.93吨氧化铝、0.50吨预焙阳极、20kg氟化铝、10kg冰晶石和13500kw·h直流电;用最新数据计算得到成本分布如下图,其中氧化铝、电力和预焙阳极为主要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31.68%、31.34%和13.94%,合计为76.97%。
3、全球电解铝产量分布:中国位居榜首
中国为全球电解铝第一大生产国,据iFind数据,2022年全球电解铝产量为6848.6万吨,中国电解铝产量为404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9.03%。自2013年以来,中国电解铝产量在全球电解铝产量上的占比一直在50%以上,除了2019年该比例有所下滑,其他年份保持增长,2022年达到了59%。
从产量分布数据来看,除了中国,海湾地区、亚洲(除中国外)、俄罗斯和东欧以及北美洲产量都较稳定。
4、中国电解铝产能分布:“北铝南移”
中国电解铝产能相对集中,据2022年阿拉丁数据显示,山东(809万吨)、新疆(654万吨)、内蒙古(619万吨)、云南(495万吨)和广西(283万吨)电解铝产能合计约占全国产能的67.6%。其中,新疆和内蒙古煤矿资源丰富,冶炼厂可享有低廉的火电,广西和云南水利资源丰富,冶炼企业可享受价格较低的水电,山东冶炼厂享有一定的电价政策补贴,本质上电价决定产能分布。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持续推进,中国电解铝产能上限已得到确认,从数据来看,自2019年产能大跌之后,中国电解铝产能处于缓慢修复状态,但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减缓。
同时,全国电解铝产能出现“北铝南移”的趋势。受限于环保和碳排放,北方的电解铝产能逐渐转移至南方有丰富水力资源的省份,事实上,这一进程已经加速推进。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山东、新疆、河南省份产能明显降低,而云南、广西产能明显上升。火电-电解铝产能逐年降低,而水电-电解铝产能逐年抬升且占比也是逐年提高。
5、中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供给弹性不大
从中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数据来看,利用率在2015年至2022年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自2019年起,利用率一直在88%以上,于2021年提升至90%以上。
从各主产区利用率来看,除了广西利用率稍低外,其他产区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可提升空间有限,考虑到广西电解铝产能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再加上电解铝冶炼工艺属于重型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国内短期内电解铝供给弹性有限。
6、中国电解铝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增量空间有限
自2017年后,国内政策面对于电解铝管控力度不断收紧,主要限制措施包含以下几项:第一,严控产能新增,新建项目必须采用等量或者减量置换的方式进行;第二,收紧自备电厂的管理,严格执行阶梯电价政策;第三,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建立绿电生产模式。伴随有色金属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目前国内电解铝行业总产能已经形成了4500万吨的总量天花板。
近几年受政策端管控力度收紧的影响,产能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在2019年后仍然呈现上涨趋势。目前,国内总产能已经临近4500万吨的红线值。2023年5月,国内电解铝总产能为4471.1万吨,达到了红线值的99.36%,在产产能4108.3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91.46%,未来增量空间有限,行业整体供应量相对刚性。
7、火电审批难度加大:积极限制电解铝产能
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体,2022年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同时,火电也是碳排放重点行业,根据电网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电力行业排碳量占能源行业总量的41%,其中火电是最主要的源头。因此,在2020年双碳政策出台后,国内火电审批难度显著增加,2022年国内火电新增装机容量为4471万千瓦,同比下降3.39%,相较2020年下降21.01%。
由于电解铝行业高耗能、高耗电属性,目前主流的生产模式依旧为自备火电站供应电力需要,这样的模式在节能减碳的大背景下已经进入瓶颈期,新增产能难度高。以天山铝业为例,原本规划建设的10台350MW火电发电机组,最终落成的只有6台,即便公司位于环评压力较小的新疆地区,相较原本建设计划仍旧有较大减量。
8、电解铝进出口:进口窗口逐步打开
中国电解铝进口窗口常年处于关闭状态,进口数量较少,但长期来看,随着产能天花板的临近,进口铝锭或将稳步提升。从2020下半年净进口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已经有所体现。
9、下游应用广泛
当前电解铝终端需求依旧以传统行业需求为主,其中建筑、交通、电力电子以及包装用铝占比分别为28.75%、22%、17.23%和11.63%,合计约占79.61%,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增长,未来电解铝需求也将同步增长。
10、未来需求增量一:新能源车
汽车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标是在保证汽车性能、实现成本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整车质量的降低。
目前,轻量化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以下三条:采用轻质材料、使用轻量化工艺以及优化汽车结构,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就是采用更轻质的材料。铝合金材料密度低、强度适中、抗腐蚀性能好,是当前主流的车用轻量化材料。
交通用铝是原铝终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为汽车制造。国内汽车市场逐步修复,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下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汽车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2023年1月国内月度汽车销量为197.62万辆,是2017年以来当月汽车销量新低。进入2月后,伴随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汽车市场快速修复,目前已经回升至近年来的中高水平。同时,新能源车销量及销量占比也是逐年提升,从2014年到2022年数据来看,该比例从0.32%提升到25.64%,增长速度迅猛,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1、未来需求增量二:光伏组件
铝材在光伏产业中主要应用领域为边框、支架和铝浆。铝浆主要作为阳极的浆料涂覆在电池片表面,使用量相对较少;边框作为固定以及密封电池片的组件,需要起到保护玻璃边缘、加强组件密封性的作用,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使用铝合金作为边框制作材料;支架是整个光伏系统的支撑结构,主流材质为热浸镀锌碳钢或铝合金,国内应用以钢结构为主,出口组件则主要使用铝合金材料。从光伏组件成本构成来看,边框和支架占比10%。
铝材在光伏领域中最主要的竞争材料为钢材料,但两者相比铝材有着诸多性能优势,未来光伏单位用铝量有望继续提升;同钢材相比,铝与光伏玻璃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在经历外部温度变化时能够保证同步形变,钢材料的加工精度低,在恶劣天气中容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组件爆板;质量上,单位面积铝支架重量约为1.5kg,钢支架为3.5kg,对于承载力较低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中,使用钢材料无疑将增加承重风险;此外,在风沙、水中等腐蚀性较强的场景中,铝合金的抗腐蚀表现也明显优于钢材料。
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是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扶持对象,近几年来成长迅速。当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已形成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制造、整机安装和应用的完备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60%以上。在政策扶持、财政补贴以及技术创新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为8800万千瓦,同比增长60.35%。
2021年、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要达到12亿KW以上,截至2023年5月,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为8.3亿千瓦,未来光伏产业依旧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
12、未来供给增量:再生铝
铝及合金因其耐磨和抗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损耗程度极低,多次重复循环利用后不会丧失其基本特性,具有较高的再生利用价值。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数据,全球历史上总共生产的15亿吨铝中,有超过70%仍在被使用,其中铝制易拉罐回收率更是能达到95%以上。
再生铝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还能有效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较原铝生产,再生铝是由废旧铝和废旧铝合金材料,经过分拣、简单处理后,经过重融提炼,直接进入铝材加工环节,省去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冶炼和电解铝冶炼三个流程,能耗降低超过95%,具有极高的经济优势。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金属废料的赤泥,目前暂无合适处理方法,大量赤泥的堆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而再生铝的生产不涉及赤泥的产生,对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积蓄较多废铝,已拥有比较完备的废铝回收和再生铝生产系统,据国际铝业协会和USGS数据显示,欧洲再生铝约占原铝和再生铝总量的60%,美国约为83%。中国再生铝占比仅为17%,不仅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全球34.3%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再生铝产量相对原铝产量仍然偏低,再生铝产量在未来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