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价涨了金价还是跌_金价银价为什么下跌
1.白银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2.黄金 与 白银 的 价格 关系
3.银价暴跌原因知多少
4.黄金暴跌是因为什么原因
白银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白银价格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上的现货白银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现货白银,而地上现货白银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现货白银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现货白银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现货白银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现货白银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现货白银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现货白银数量,进而影响世界现货白银供给。
(5)央行的现货白银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现货白银的最大持有者,
2、需求因素:现货白银的需求与现货白银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现货白银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2)保值的需要。现货白银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
(3)投机性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现货白银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现货白银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现货白银,人为地制造现货白银需求假象。
黄金 与 白银 的 价格 关系
从长远角度看,白银价格的高低主要是受其本身供求和市场情绪等因素所影响,但很多时候黄金价格的升跌和黄金投资地位轻重的变化仍会左右着白银价格的上落,因为在不少投资者心目中,金银两者的地位和价格是有连带关系的。
金和银无论是金属特性和金融角色上都很接近,但要在两者的价格之间画上一个固定的等号或公式是十分困难的。十六世纪初期,中国的黄金和白银的兑换率是1:6,即是一両黄金的价值等于六両白银。十八世纪初当欧洲国家开始与中国通商时,这个兑换率为1:10,当时这个兑换率在欧洲约为1:15。
兑换比率计算方法多
贸易往来开始后,除了有商品交流和买卖,他们也利用两地不同的黄金白银兑换差价来进行实物的套戥,例如把欧洲产品卖给中国时,收取的是黄金,这黄金所得可以在欧洲换取更多白银,这些白银又流入中国,换回再多些黄金……。这种早期的金银套戥令两地差异在十八世纪中以后消失,中国的金银比率上升到 1:15,而欧洲则维持在1:15和1:16之间。
曾有学者尝试从不同的数据,希能推算出黄金和白银之间的真确兑换比率,这些数据包括:
1.黄金和白银的成分关系,根据地球地壳的土壤分析,地壳的黄金含量为每百万分的0.004,而白银则为每百万分的0.07,比率是1:17.5。
2.黄金和白银的矿藏量关系,黄金的矿藏量估计为90,000吨,被确认的为42,000吨;而白银的矿藏量估计为570,000吨,被确认的为270,000吨。由此可得出矿藏量比率是1:6.33,和被确认比率的1:6.43。
3.黄金和白银的生产量关系,以2005年计,黄金产量约2,450吨,而白银则为20,300吨,比率是1:8.29。
4.黄金和白银的流通量关系,以过去的一百多年计,黄金总共生产出152,000吨,而白银则合共生产出1,336,000吨,这个比率接近1:8.80。
5.从1800到2000年的二百年间,黄金价格和白银价格平均中位数的比率约是1:31。
金银比率作套戥对冲
但是,无论是拿甚么样的数据作论证,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黄金的价格和白银的价格在投资市场上关系最为重要。远的不说,从1960年到金银价格的高峰的1980年间,黄金价格由35美元/安士上升至850美元,升幅是2,429%;白银则由1美元不到的90美仙/安士上升至54美元,升幅更达 6,000%。在这段期间金银比率的变化亦是很大,金银比率的最低点是在银价处于54美元/安士高水平的时候,金银比率只有1:15。白银从高位下跌后,其跌幅一直比黄金大,金银比率由1:15慢慢回升到1991年初的1:100。由于白银近年表现又比黄金更胜一筹,金银比率又开始下跌,以年初时的每安士金价(520美元)和银价(9美元)和最新的金价(625美元)和银价(12.5美元)计,金银比率由1:58下跌至1:50了。
作为一个投资者,可以有三个方面去利用这个金银比率:
利用它作套戥和对冲,市场是存在专业投资者和对冲基金买卖这个金银比率的。举例说,现时的金银比率为1:50,如果他们认为白银近期升幅过大,估计年底前黄金表现会优胜于白银的话,他们会买入黄金,沽出白银,以1:50计,他们同时买入10,000安士黄金、沽出500,000安士白银,这样作金银比率买卖的另一个好处是买入的费用或成本是可以利用沽之数来抵销,在财务费用上是减少了的。
当这个比率真的上升至例如55时(这比率上升至55时,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升跌皆可,只要是黄金相对地转强便行),他们沽出10,000安士黄金平仓,而沽出黄金的金额这时只需买回白银500,000安士,余下的金额(约是50,000安士白银价值)便是利润。
利用它作短线入市指标,因为在某一短时间内,金银比率应大致上有迹可寻,假如金价受消息刺激上升,而白银来不及马上反应的话,金银比率便会变大,投资者可以此判断另一相关金属的后市走势。
利用它作为长线持有白银理据,目前的金银比率约为1:50,但有分析家指金银比率在未来几年会以过去的1:16为目标,这样的话白银必会转强,相信者自然可以此作为入市理由,吸纳白银。
银价暴跌原因知多少
白银具有货币属性,投资属性,商品属性这三重属性,这也决定了银价暴跌原因的驱动因素将是复杂多样的。银价除了受供给和需求两大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地缘政治,经济,金融和实物白银供给四大驱动因素的影响。那么银价暴跌原因有哪些? 推荐阅读透过经济泡沫看金价近来黄金市场出现大幅拉高一幕。预计至少... 中国黄金市场突飞猛进 网络炒金等同开挂对赌2013年矿企勘探预算下滑29%初请再报猛料 金价节节攀升 土豪金厕纸面世每卷838万元 宽松预期发酵黄金股全线飙升每天都在盈利 为何你没跟上? 只求最稳金融界盈利宝,活期储蓄利率提升1000% 1、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银价暴跌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在现货白银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银价跌;美元降则银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现货白银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现货白银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现货白银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现货白银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银价暴跌原因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现货白银价格的上升。 3、通货膨胀对银价涨跌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银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银价才会明显上升。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银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现货白银,引起市场现货白银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银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现货白银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现货白银的需求,刺激银价上扬。 6、股市行情对银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银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银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银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现货白银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黄金暴跌是因为什么原因
因为前面的涨得太凶猛了,市场有调整预期的需要。另一方面,美元指数走强。黄金的避险功能减弱,人们重新开始信任货币,所以导致很多人卖出黄金重新持有货币,在高抛售之下,黄金自然下跌。
一、黄金下跌发生了什么:
上周五,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4.3万人,超过市场预期的87万人,6月份失业率从5.9%下降到5.4%。
就业和通胀率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数据。此前的数据显示:美国的CPI高达5.4%,核心PCE高达3.5%,远高于2%的长期目标,通胀压力山大。
此前通胀率已经让美联储有了提前退出QE的冲动,现在就业数据出来了,还不错,就让美联储的官员们有更多收紧货币的想法了。
疫情之后,全球开启一波大放水,金价出现一波大反弹,但到了2020年8月份开始震荡走低。这与金融危机后那一波放水相似。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价大幅上涨,但在2012年底也就是美联储退出QE前夕突然回调,开启较长时间的调整。
如今情况类似,金价会在美联储正式退出QE之前提前调整,反映了全球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
要说金价受哪些因素影响,美元应当说是最重要一个,因为黄金是美元计价,美元便宜黄金就贵,反之美元贵,黄金就便宜。
最近一段时间,美元指数是明显反弹。而被称了全球“基准利率”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两周新高,终结了五周连跌,这些都在说明美元在变贵、全球资金在变贵。对黄金来说带来明显承压。
二、为什么银价跌幅明显大于金价。
黄金和白银既有金融属性也有商品属性,但白银的商品属性则大于黄金。Delta变异病毒的扩散,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商品需求下降,这时候商品属性更大的白银自然比黄金有更大的跌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