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油价走势_油价杭州实况
1.大境股份:@还没买车你,恭喜了!这些好消息你知道吗?
2013年。杭州市每年最高油价变化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际市场油价、国内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其中最高是2013年,油价9.29元/升,其次是2018年油价8.36元/升。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也用作橡胶、油漆等的溶剂。
大境股份:@还没买车你,恭喜了!这些好消息你知道吗?
受各地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利好消息面影响,港A两市汽车板块连续两日表现强势。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25日收盘,申万汽车指数上涨4.74%,涨幅领涨各行业指数。
A股176只汽车成分股中,171只股票飘红,12只涨停,仅4只出现下跌。
整车板块中,22只汽车股一日内市值合共暴涨了432.4亿,其中,力帆股份(601777.SH)、曙光股份涨停,上汽集团(600104.SH)、长安汽车(000625.SZ)股价涨幅超5%。
港股汽车板块同样疯狂,华晨中国(01114.HK)、长城汽车(02333.HK)等多只股票涨幅超10%。
对于汽车股近期走势,3月25日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对我们表示,汽车板块股市接下来的走向不好判断,“但资本市场的任何反应都与政策、行业动态等相匹配,受汽车行业的综合因素影响,具体要看接下来政策等方面的演化。”
汽车股暴涨?整车板块全线飘红
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反弹行情,3月25日,港A两市汽车板块继续走强。
A股方面,曙光股份、力帆股份、京威股份(002662.SZ)、襄阳轴承(000678.SZ)、奥特佳(002239.SZ)等12只个股涨停。
其中,整车板块全线飘红。
具体来看,截至25日收盘,上汽集团领涨,涨幅达8.05%,报收20.53元/股;江铃汽车大涨6.7%,报收12.71元/股;长安汽车涨5.67%,收盘价为11元/股;北汽蓝谷涨5.65%收5.61元/股;长城汽车股价报收9.06元/股,涨幅达5.6%;广汽集团和比亚迪涨幅分别达5.17%、5.07%。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两个交易日连续反弹,不少上市车企“身价”大涨。
其中,上汽集团总市值暴涨330.64亿元,广汽集团暴涨115.69亿元,长城汽车暴涨115亿元,比亚迪暴涨111.85亿元。
港股汽车股方面,华晨中国涨14.54%至6.46港元/股,长城汽车涨12.53%至4.85港元/股,吉利汽车(00175.HK)涨7.35%,广汽集团(02238.HK)涨6.22%,北京汽车(01958.HK)涨7.66%,比亚迪股份(01211.HK)涨8.63%。
渤海证券证券指出,是中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也随之下调,这将利好传统汽车消费,叠加部分地方出台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将助力汽车行业景气度提升,疫情结束后有望迎来需求的复苏。
多地限购“松绑”
汽车股近日持续走强的背后,与国家和多地政府陆续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有关。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地明确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包括佛山、广州、珠海、湘潭、长沙、株洲等。具体措施包括推出购车补贴、置换补贴、购置税补贴等。其中,广州还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3月25日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最近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比较多,特别是地方政府方面。
朗学红表示,目前来看,相关措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大类为非限购地区,这些地区会因应当地汽车生产基地的特点,重点对地产车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这以湖南等地为代表;另一大类则是限购城市,主要还是以增加牌照量来促进汽车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亦有不少地区汽车限购政策出现松动。
3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北京正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上半年或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不过,该消息随即被删,北京市商务局3月25日澄清,相关措施尚未经研究论证,因工作不慎被放网上。
而在“北京新增10万指标”消息遭澄清后不久,3月25日杭州下午出炉了相关汽车限购“松绑”措施,将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6个限购城市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如果释放一定的牌照指标,对拉动汽车消费有很大的作用,而大部分地区实际不存在限购因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措施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郎学红对我们说道。
不过张欣则认为,政策面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现阶段的地方救市政策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主要聚焦于换购群体,实际效果并不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后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渐摆脱“寒冬”。
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限购指标“松动”、企业优惠、油价重返5元时代……一系列利好无疑给国内汽车市场回暖带来了希望。
一个多月,商务部五提促进汽车消费
一场始于2018年的寒冬尚未迎来暖春,车市又遭遇了疫情重创。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
为挽救颓势,政府已相继出手。
3月26日,商务部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会议中提到,商务部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三天前的3月23日,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事实上,一个多月来,商务部连续五次提到要促进汽车消费。
2月16日,《求是》刊发的一篇重磅文章中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此后,从2月2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国家多个部委已多次发文或联合发文,提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
超9地出台汽车刺激政策
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各地随即积极响应。
据长春市政府官网3月29日消息,长春市日前推出购新车最高补贴4000元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3月25日,南昌市正式下发措施中指出,为引导汽车消费升级,对疫情期间在南昌市范围内购买新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按1000元/辆标准给予购车人补贴。
3月24日,浙江省发布了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在“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方面,提出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等内容。
杭州在3月25日即发布了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决定2020年年内将一次性新增2万个购车指标。
宁波也提出,自3月25日至9月30日,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每家企业限让利销售6000辆。
佛山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给予补助,给予每辆车2000-5000元不等的补贴;
珠海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补助;
湘潭对于本地产的吉利相关车型给予3000元/辆的购置税补贴;
广州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以及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长沙对购买本地产的上汽大众、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猎豹汽车等车企生产的车辆的消费者,发放裸车价款3%的一次性补贴,每台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
在地方层面,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正逐步落地。
据了解,自2月初以来,全国已有广东省(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长沙)、浙江省(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多个省市公布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从城市数量角度,已至少有9个城市加入鼓励汽车消费的行列当中。
限牌城市指标“松动”
此外,增加限购指标,成为限牌城市此轮刺激车市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前,广州、杭州作为执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开始对购车指标进行“松绑”。
广州计划在去年增加10万个拍牌和摇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新增购车指标。而杭州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指标。
在3月25日,杭州市发布的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中就提出,将在今年内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在杭州公布增加指标前,上海已经“悄悄”行动起来。
据上海发布信息,3月份沪牌个人额度为11970辆,较2月份的7966辆有明显增加,中标率也从6.1%提升至8.9%。
值得指出的是,汽车限购最为严格的城市——北京,也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
此前,网上流传有《北京有关刺激汽车消费措施》,提到针对北京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不过该消息后被删除。
北京市商务局官方微博消息称,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北京市商务局在3月中旬讨论工作时提出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想法(未经研究论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商务局的致歉不代表开放新能源号牌的举措未来不具备可行性。只不过消息中给出的信息所涉及的新能源号牌指标量太大了,或许仅仅是处于一个商讨的阶段,不适宜对外公布。
崔东树表示,汽车类消费是北京市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如果2020年能够按照此前公开的政策实施,则能拉动上千亿的消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限购政策的松绑是提高汽车销量最有效的措施,“汽车零售端复苏快,才能拉动生产复苏,需求是最重要的。”
乘联会表示,对限购城市而言,提振汽车消费更重要的是增加购买指标,预计部分城市政策在4月份落地生效。
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重点消费人群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展开的《疫情下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以及由于疫情导致的出行不便,让不少无车家庭意识到了私家车的必要性,这也就催生了无车家庭的首购需求。
在调查的无车人群,在认为私家车对个人/家庭很重要的人群中,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而这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六成有车人群的新增/换购车计划保持不变,1/4人群选择将计划延后等。
而在三、四线城市的无车人群中,有34.67%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今年内购买”;16.44%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疫情一结束马上购买”;14.22%受访者表示“已预订车辆”,明显高于整体数据。
汽车市场正在回暖
虽然现状较差,但是汽车行业转好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月份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仅811辆,第二周为4101辆,第三周为5411辆,第四周上升至1.65万辆,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回暖。
根据乘联会数据,进入3月份以来,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回升相对平稳。
3月16-22日乘用车零售销量日均25842?辆,同比下降40%,相比2019?年同期17%的降幅下滑明显,相比2020年3月9-15日零售销量44%的降幅有所收窄。
3月16-22日乘用车批发销量日均23976?辆,同比下降53%,相比2019?年同期16%的降幅下滑较大,相比2020年3月9-15日?67%的降幅有所收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协会调研的142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门店复工率为94.7%,到店客流恢复到日常水平的61.7%,整车销售产值也恢复过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数据来看,虽然产销量降幅依然达到50%,但相较于2月份的产销降幅已得到明显改善。从整体车市走势来看,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提高,3月整体车市表现将优于2月,后期车市表现也将越来越好。”
将带来新增消费额约3906-8024亿元
瑞信研究院预测,国内汽车需求将在4月底之前恢复正常水平,并且在5月份恢复同比增长。因此,瑞信研究院预测2020年全年乘用车销售额同比下降8%,意味着5~12月的销量同比增长4%。
中信证券指出,预计汽车消费政策将从重点城市开始,由点及面,大范围落地。估计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政策将带来新增汽车消费金额约3906-8024亿元,是2019年汽车零售额的9.9%-20.4%。
汽车板块蕴藏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A股市场的汽车板块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一是汽车板块整体估值、PB非常的低,基本位于底部区域,尤其是细分的零部件板块更是如此。
二是汽车板块整体持仓保持在低位,低于历史平均值。
东吴证券黄细里分析指出,“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落地措施可期,疫情影响或将对冲。2020-2021年依然维持景气复苏的判断。
乘用车板块,传统车依然是车企业绩核心变量,存量博弈下看好日系车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推荐广汽集团,自主SUV领域龙头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长城汽车。
零部件板块,布局三条主线:
1)看好铝合金轻量化领域高景气度,重点推荐已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且单车配套价值持续提升的拓普集团。
2)5G商用化有望加速的智能网联产业链标的,重点推荐德赛西威,关注星宇股份+科博达+中国汽研+均胜电子。
3)重点推荐受益CVT变速器渗透率提升的自主龙头标的万里扬。
4)建议关注内饰领域以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低估值标的华域汽车+宁波华翔+岱美股份。
上海证券研究人员指出,疫情对乘用车市场短期影响较大,Q1销量降幅或进一步扩大,预计购车需求延后释放,尤其是首次购车需求将有所提升。
同时近期政策扶持车市预期加强,商务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疫情影响。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根据产业调研,3月第1周部分区域汽车消费恢复较好,但也有区域受疫情影响、4S门店复工率较低,全国区域性差异较大。
从总部情况看,部分重点车厂的日均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的50%。由于车展、线下促销活动取消,短期对汽车消费的冲击依然存在。
该机构预计3月行业依然同比负增长,但销量环比回暖趋势确定,销量同比转正可能出现在2季度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