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限制柴油_柴油为什么限制油价
1.为什么柴油这么紧张?
2.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为什么柴油这么紧张?
节能限电目的本是节能减排,柴油发电的大量应用使这一战略目标异化成了节能加排;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对石化企业已照顾有加,却让炼油企业增添了脾气。这种荒诞景象让我们又一次看到:行政手段失真让市场失真到何种地步。进入11月以来,我国多座城市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华南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不少加油站实行限量加油。 能源领域出现临时性短缺不是第一次。每一次都可以容易地找到理由加以解释。比如:原油定价权缺失、季节性因素、物流仓储配套不完善等。针对这次局部柴油荒,熟悉的解释语句再次陈列了出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地方炼油厂炼油成本增加,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减产甚至停产;华南受台风等气候因素影响,油轮靠岸和油品资源调入出现困难;经济快速回暖,需求量大大上升等等。 应该承认,这些理由都是造成“柴油荒”的客观因素。但所有这些解释都无法解答:柴油荒为什么没有在国际原油价格上百元的时候出现而是在今年出现?为什么没有在往年台风季节过后出现?为什么没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其他年份出现?换句话说,这些常态困扰因素,为什么偏偏在今年和柴油过不去? 市场已经失去资源配置功能的时候,还找一些普遍性原因来解释故障的发生,这和讳疾忌医没有区别。讳疾忌医治不了病,以偏概全也修理不好市场。即使这次柴油荒通过全国调配化解,下一次供需脱钩的老毛病还得发作。 显然,多地出现柴油荒另有主因。在需求方面,节能限电的临时性措施是柴油荒的主要推手。自河北等地后,从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对部分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柴油荒正集中发生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较活跃,为避免拉闸限电导致过大损失,许多企业被迫自购柴油发电机,保障生产用电。在供应方面,基本不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成品油生产和定价机制是另一只推手。国际原油价格还在80美元上下徘徊,成品油价格已经平了历史新高。假如国际原油重登147美元的高点又该如何?奇怪的是炼油厂依然在叫穷。这令人不得不怀疑:叫穷要么是为今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多要政府补贴故作姿态,要么是为热议中的提高暴利税找退路。 节能限电目的本是节能减排,柴油发电的大量应用使这一战略目标异化成了节能加排;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对石化企业已照顾有加,却让炼油企业增添了脾气。这种荒诞景象让我们又一次看到:行政手段失真让市场失真到何种地步。 违反经济规律的行政手段要慎用,违反经济规律的定价机制要修正。否则,市场就会不停地开玩笑,良好的施政初衷南辕北辙。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在零售环节92号汽油也回到7元的区间,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9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降,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
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发布,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后,价格其实是有降有涨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关要逐步完善有关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主体也要逐步适应价格上下波动的经常性情况。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本次成品油调价前20天,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价格平均价比前期调价基准价大约提高了5%以上。所以,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20天,发展改革委经过观察和研究,决定上调油价。
据了解,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对于一些加油站进行的降价促销,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