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飙涨了60%?_国际原油价格疯涨
1.国际原油价格包括哪些价格呢 ?
2.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请用经济学原理说明。)急求啊!!!!
3.WTI与布伦特有什么不同
4.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国际原油价格包括哪些价格呢 ?
国际原油价格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8世界各主要产油区e的标准油为0基准。比1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8美国西得克萨斯中7间基原油WTI(WEST TEXAS INTERMEDIUM)”为5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1价时都以8轻质低硫的WTI作为5基准油。因为1美国这个d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o,加上n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p,以8WTI为0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1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2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z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j的三o大a基准价格之q一c,公7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5美元d时,主要就是指这一i价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h分5之x二m以1上i的交易量,却不u是以8WTI、而是以4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1基准油作价。5750年8月623日5,伦敦国际石油(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3海、非洲以0及s也g门g等国家和地区m,均以2此为1基准,由于x这一n期货合约满足了w石油工z业的需求,被认6为2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7险及q进行交易的工r具”,也n跻身于c国际原油价格的三q大l基准。 伦敦因此成为6三h大v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3心8之u一e。布伦特原油期货及s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a世界原油交易量的0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7益重要的今7天h,全球仍4有约80%的原油交易量,是以6北海布伦特原油为7基准油作价。 布伦特原油和WTI在品质和价格上l均非常接近,近30年来的原油价格统计6表明,二m者涨跌同步,前者通常比0后者低4%左右。比1如8838年布伦特原油价格71。76美元u,纽约WTI是36。51美元d;2005年两者分1别涨至81。22美元l和55。10美元s。 中8东各大y产油国生产的或从4中4东销售往亚洲的原油,其作价的基准油,既不v是纽约的WTI,也g非伦敦的布伦特原油,而是阿联酋的高硫“迪拜(Dubai)”原油。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油价,它往往可以0反6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其现货主要在新加坡和东京交易,期货交易量则很小m。 通常,迪拜原油会比0WTI和布伦特原油便宜20%左右。比4如2003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10美元k时,迪拜原油只卖22美元f;不p过仅6两年全球油价疯涨以6来,高硫与z低硫原油之q间的价差最小g曾缩至8美元w;纽约WTI油价破00美元s时,迪拜原油也y超过了y20美元h。 此外,在远东市场还有两种定价方4式: 马a来西亚轻质原油塔皮斯(TAPIS)。它是在东南亚代表轻质原油价格的典型原油,东南亚轻质原油大s部分6以3它为5基准油作价。其主要交易方6式是与d其他标准油的价差交易。印度尼西亚官方4价(ICP,其中2包括米纳斯油)。以8这种方5式作价的主要有印尼原油以2及y远东地区f部分6国家的部分2原油,如越南的白虎、中3国的大r庆等。因为8低硫原油的炼制成本和技术要求较低,产出成品油比7率较高且炼油装置运行更平稳,目前全球约400家炼油厂c中4,包括中1石油和中5石化4的几f大i炼油厂x在内7,80%以3上r只能加工u低硫原油。中7国所产原油的作价机制,迟至3250年才p开w始与o国际市场接轨。不i过,我们既不q以8WTI或布伦特原油为6参照,也c不q以4迪拜原油价格为1基准。比5如大r庆、胜利等多数油田所产原油,定价时是参照印度尼西亚原油的官方8价(ICP);少5部分1中1国产的轻质原油,则与d马c来西亚轻质原油TAPIS的价格联动。 -------------------------------------------------------------------------------------------------------------------------------------------- 电视上k报道的是国际油价 像早间新闻《第一t时间》就是 其他也d是 -------------------------------------------------------------------------------------------------------------------------------------------- 哪些市场的哪些合约?合约你是说原油定价机制么p? -------------------------------------------------------------------------------------------------------------------------------------------- 参考:知道的就这了bl纭wㄤkm黏пjc¥ivДのλc¥l纭
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请用经济学原理说明。)急求啊!!!!
价格机制是市场若干机制中核心机制,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供求的变动,而供求的变动反过来又引起价格升降。国际石油供求变动引起库存增加,油价下跌,而油价下跌又引起供给减少,油价上涨这样一个过程足以说明这样一条经济规律。
2001年初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油价和油价期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并跌到了每桶25元以下这个欧佩克内部参考价。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最近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增长放慢,尤其是美国经济低迷和亚欧天气转暖,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另一方面,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近期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即每天达210万桶。为此,美国能源部、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的石油和产品油库存大幅上升,已达到2·9074亿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00万桶。
由于国际石油需求减少,库存增加,价格上升,欧佩克取减少石油的供给量,以保持石油价格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 25美元的水平。由于欧佩克自年初以来两次减少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十个成员国的原油日开配额达250万桶,使得国际石油成功地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25美元的水平上。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成员还是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将石油产量限制在每天24·2百万桶的水平。他们还决定如果石油价格出现“疯涨”的话,他们将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相反,如果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进一步下降,他们也会进一步限制石油的产量,减少供给。
五、案例评析:
1、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也就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组成。需求通常是指消费者在特定的时期,一定的市场、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这里买者购买能力是决定需求的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整个市场而言,买者的人数也极其重要,而买者的购买能力怎样和买者的人数多与少又都由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2001年以来国际市场对石油需求减少,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很多,但是,整个国际经济走低影响了石油需求是重要的因素。商品的价格和其需求量是反方面变动的,这是一条需求规律。
2、商品的需求是由商品的供给来满足,供给是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或能够出售的能力。市场的供给量除了取决于供给者生产能力,也取决于卖者的数量,如果卖者数量增加,供给量也增加。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是同方面变动。就国际石油而言,如果油价较高,石油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就大,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高,提供的石油数量也高,反之亦然。这是一条供给规律。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际石油组织成员国减少石油的供给量,正是受到了这一规律的支配。
但是,反过来,石油供给量的减少又刺激了价格的上升,虽然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的机制不是市场机制,但是,其结果是通过减少产量而提升了价格,这也符合市场规律。市场规律是一种自然的,有时是强制性的趋向,也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的机制,在市场需求旺盛,油价攀升的情况下也是不灵的,往往在各成员国的压力下而不得不提高原油产量。
3、对于一种商品的任一价格来说,其相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并不一定相等,但是,在该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中必定有一个价格,能使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从而使该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是市场价格。由于需求和供给规律双方面作用,在不同的供求条件下,市场价格会发生变动。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发生变化,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原来是高于每桶25美元的价格,见下图的P1点,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需求减少了,这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其市场价格下跌至每桶25美元以下,见P2点。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化,这时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如欧佩克在石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减少了成员国石油的供给量,其结果是使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回升,逼近每桶 25美元的价位。下图描绘了这一变化过程。
六、案例讨论:
1、欧佩克拧紧油龙头的这一行为,对于我们消费者有什么影响,并根据这一案例描述一下供求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2、皮尔卡丹的产品也与欧佩克一样,每年都限量生产,请分析一下,并另举一些与这一理论相关的案例,并加以分析?
案例 2:
一、案例名称: 各有特色的市场经济
二、案例适用: 关于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制度特征理论
三、案例来源: 马艳等:《探索的变奏—— 21世纪制度创新背景下的比较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在人类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其社会制度也不同。但是,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可以发现它们还是有许多共性,其中,市场经济就是迄今为止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的经济机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的国家却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1、“野生植物”——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私人资本主义、私人企业,一直被视作美国市场经济经济的一个象征。美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几乎涉及美国所有的经济和非经济的领域。在产值占国民收入3%的农业部门、30%左右的制造业部门与60%左右的服务业部门,活跃着约一千万家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构成了美国经济的基本版图。
美国经济干预的力度很小也是这一市场经济的特征。虽然从历史上看,在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中总体上还一直在提高。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说:“美国的经验可能表明,职能的缩小,是与现代的工业化资本主义相适应的。”分析美国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认识美国市场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WTI与布伦特有什么不同
WTI与布伦特的不同:
石油定价参照的油种叫基准油。基准油的选取具有地区性,和交割库的选址密切相关。中东出口欧洲的原油价格主要参考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出口北美的原油价格主要参考WTI价格;出口亚洲的原油价格主要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价格。
WTI之所以为人所熟知,更因为美国是石油最大的消费国,WTI即期合约被很多投资者视为国际能源市场衡量原油价格变化的基准价,很多媒体对原油价格走势的描述也引用WTI作为代表价格。
虽然WTI原油价格可以很好地反映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交易和物流中心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的市场供求状况,但是它离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炼油厂比较远。因此这个价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原油市场供求的走势,也不能真正地反映美国以外原油市场的情况。
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
2010年1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停止使用WTI指数。WTI反映的只是美国原油市场的供需情况,或者更确切点说,反映的是纽约商品(NYMEX)主要交割库——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Cushing)原油的库存情况。
理论上来说,WTI原油比布伦特原油“轻”,硫含量也更低,因此其价格相对布伦特原油应该有一个溢价。但事实上,由于库欣的原油库存一直处于高位,抑制了WTI价格的上涨。而库欣原油高库存情况得不到缓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原油出口的严格控制。库欣原油主要供应给美国国内的炼厂使用,没有其他销售渠道。
与WTI不同的是,作为欧洲原油重要价格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流动性不受限制,可以出口到海外市场,再加上海上运输的自然属性,使其价格更加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和原油出口中断的影响。因此布伦特市场的交易量更大、交投更加活跃,对中东北非局势的敏感度也高于WTI。这都反映出布伦特作为首选的国际原油标尺的地位。
布伦特原油期货是全球原油定价中最广泛使用的合约,目前约70%的原油现货交易定价参照的是布伦特标尺,部分亚洲原油出产国最近都从其地区性标尺转到了布伦特。目前世界上有2/3地区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与布伦特原油关联,包括中国成品油价格参考机制。
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如果放开油价用价格杠杆降低需求,但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通胀
进口越强劲,“倒挂”越强烈。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团公司总裁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产的汽油每吨亏损人民币2162元,而柴油每吨亏损超过3000元。
中国对石油价格是否涨价一直面临着国际上不断加大的压力,要求其削减石油补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人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国的学者并不认为,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油价过快上涨。主因是美国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操作,导致过快的增长。欧佩克很多成员国也这样认为。
6月22日,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大会上,欧佩克很多成员国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几大投行的投机行为而致,表示应该取行动遏制“炒家”。欧佩克轮值、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认为,现在全球油价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无关。
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加大,导致了油价上涨。这样的不同看法,导致大会很难取得一致性意见。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称,较高的石油价格会给那些仍然寻求通过补贴,来保护其消费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重的负担。中国不得不提高油价遏止倒挂,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油价还会疯涨吗?
尽管成品油价格调整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矛盾,但是中国成品油涨价尚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资本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兴风作浪。
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资本大量向外驱赶,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本从金融市场到了商品市场,推高了商品市场的价格,而石油期货就在其中。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石油企业规模很大,金融机构非常渺小;现在正好反过来,一个对冲基金就能达到上千亿,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对这次中国突然宣布对成品油提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在冒通货膨胀的险。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通胀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来,由农产品价格推动的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今年4月CPI达到8.5%。如果放开油价将推动新一轮通胀高潮,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粮价若不随之上涨则可能引发抛荒危机,为明年的物价埋下“弹”。但是,燃油补贴也要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已放开燃油价格,印度在近期削减了燃油补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了10%左右,毫无疑问,这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亦认为,本次调价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仍有60%上调空间,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调,通过目前这种分步调价方式乃是最优做法。这样既可逐渐理顺能源价格,又能在国际油价可能的回落过程中起到避免超调的作用,未来这一分步改革进程应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发言人最近接受媒体访时也表示,中国石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看来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