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洁燃料油价格_山西清洁燃料油价格多少
1.汽油里为什么要掺杂燃料乙醇?
2.加油员说“混加乙醇汽油会毁车”让加燃油宝 他是不是骗我钱?
3.大盘点:17省市“十四五”新能源规划,多地明确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汽油里为什么要掺杂燃料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事实上,95号只是代表标号。成分是有无铅汽油,也有乙醇汽油。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山西等省份全部地区或者部分地区加油站是乙醇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在不含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氧添加剂的专用汽油组分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暂定为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车用乙醇汽油定点调配中心按国标GB18351?2001的质量要求,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
车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5号三个牌号。标志方法是在汽油标号前加注字母E,做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统一标示,三种牌号的汽油标志分别为?E90乙醇汽油90号?、?E93乙醇汽油93号?、?E95乙醇汽油95号?。车用乙醇汽油适用于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各类车辆、无论是化油器或电喷供油方式的大、中、小型车辆。(图/文/摄: 董鹏)
@2019
加油员说“混加乙醇汽油会毁车”让加燃油宝 他是不是骗我钱?
1月14日,油价又要调整,结果因为幅度比例太小而就此搁浅后,鬼妹昨日选择赶紧去加油站把车加满油,马上就要过年了,谁还没个走访亲戚朋友的时候,要是没油了恐怕到时候都不好加。结果就在加油站,被加油员安利燃油宝(添加剂),理由是“混加乙醇汽油会毁车,这乙醇汽油马上就要全国推广了,你要不加燃油宝,到时候车就废了”!此言一出,鬼妹顿觉无趣,为了推广添加剂,这帮人也是什么方法都想得出来,虽然鬼妹侥幸逃过一劫,不过看看其实还有很多车因为这样的说法而选择了毫无用处的添加剂。
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他们会说最近得知全国都要推广乙醇汽油后,很多人担心,乙醇汽油会增加油耗?乙醇汽油对动力有影响?乙醇汽油有腐蚀性?乙醇汽油有15天保质期?加乙醇汽油要清洁油路?第一次加乙醇汽油只能加半箱?第一次加乙醇汽油还要添加剂?……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猛兽下山的乙醇汽油到底是个啥
截至2019年11月,我国已在东北三省及河南、安徽、广西、天津全境封闭推广乙醇汽油。未来,还将会在山东、江苏、内蒙古、湖北、广东、山西7个省区的50个地市半封闭推广乙醇汽油。那么到底什么是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按照90%的普通汽油和10%的燃料乙醇混合而成的汽油,和普通汽油一样,也分为四种标号,不过在标号上加上了一个E的标志,分别为E92号、E95号和E98号,和目前的汽油完全不一样,按照自己平时选用的油品加就可以了,至于所谓的混加会伤车,绝对是无稽之谈,但还是有些注意事项的。
问题一:乙醇汽油会不会增加油耗?
回答:会!和现在的普通纯汽油比,乙醇的理想空燃比更高,所以热度也会更低,第一次加乙醇汽油之后,氧传感器会监测到尾气氧含量的增多。这个时候行车电脑会判断氧气是否已经烧完,混合气是不是太稀释了之类的问题,所以会增加喷油量,一般会增加3-5%。
问题二:动力会不会受到影响?
回答:会!尤其是在第一次加完乙醇汽油之后,会明显感觉到动力下降,比如在急加速、冷机运行、全油门等状态下会感觉到和汽油的感觉不同,不过如果加过几次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问题三:乙醇汽油到底会不会毁坏零部件?
回答:不会!这一点是必须要澄清的,很多人会说乙醇汽油燃烧后产生的乙酸,会腐蚀发动机或者橡胶等部件,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乙醇的确会在油路或者油箱中氧化,也会达到乙酸,但是燃烧后会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而要是产生剧毒产物,那么需要加入铜、银、铂等金属催化剂加热下才能实现。所以,不用担心。
问题四:乙醇的保质期只有半个月?
回答:错!乙醇的确亲水性比汽油强,但并不是乙醇亲水所以乙醇汽油就亲水,在乙醇汽油中会加入各种添加剂和稳定剂,所以不会发生易挥发的问题。
问题五:加乙醇汽油必须配合清洁油路吗?
回答:可以但并不完全,普通机油本身也是有机溶剂,乙醇汽油和汽油本身也没有太大差异。也不要听那些加油员说的使用添加剂,正确使用即可。
鬼扯:乙醇汽油不是豺狼虎豹,的确会有一些费用增高,但是因为对大气的污染更少,所以日后应该是全国推广,没有危害的,大胆使用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盘点:17省市“十四五”新能源规划,多地明确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打开电器,电能大多来自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而非传统的火电;走出家门, 马路上再难见到石化汽油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新能源 、清洁燃料 汽车 等……
自从2020年中国“双碳”目标后,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财经 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均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 社会 热议的话题。
为实现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各地陆续推出详细的进程规划,而像石化、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将面临新的能源结构调整压力。近期,全国17省市(自治区)已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均涉及新能源利好消息。规划文件均在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转型方面进行了着重强调,其中,广东、江苏、河北等部分省市出台的文件中制定的目标水平整体较高。
河北省:
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及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
上海市: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培育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延展绿色经济产业链。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 汽车 ,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
贵州省:
2021年,贵州省将抓好四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利用现有水电站送出通道,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新增600万千瓦。
西藏:
十四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底,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
甘肃省:
甘肃酒泉将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致力于建成千亿级规模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陕西省:
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洁能源占比。
山西省:
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 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青海省: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建立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系统,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海南、海西清洁能源基地,推进黄河上游水能保护性开发,开展水风光储等多能互补示范。
江苏省:
江苏将继续发展光伏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产业。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26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GW、14GW,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9.16GW。
浙江省: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到2025年为止,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00万千瓦和630万千瓦的目标,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
四川省:
四川的“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即甘孜、阿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在“十四五”期间的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000万千瓦。
基于在和政策方面的优势,成都将氢能产业的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为了完善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成都将在2022年之前建设加氢站15座以上;1条氢能源新型轨道;1个氢燃料发动机研究中心等。
山东省:
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2021年山东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409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渔业”开发模式。近日,山东利津县刁口乡4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项目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云南省:
“十四五”期间,云南将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以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大型水电站基地以及送出线路为依托,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
广东省:
十四五期间,要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江西省:
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到2025年力争装机达到19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分别达到700、1100、100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壮大绿色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到“十四五”末,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超过1亿千瓦。
辽宁省:
培育壮大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建议”指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洁净能源等产业部署一批创新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