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菜籽油价格-四川菜籽油多少钱一斤
1.你的家乡有哪些好吃到爆炸的土特产?
2.叙永麻辣烫的做法
3.重庆小面为什么这么红火?
4.往南方发大米国家是否给补贴
你的家乡有哪些好吃到爆炸的土特产?
1.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
2.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吃起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
3.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味道浓郁,八角味道十足,滋味难忘。
4.臊子面
臊子面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
5.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鲜辣爽口,利湿暖胃,深受大家喜爱
叙永麻辣烫的做法
咱介绍几个麻辣烫配方
1
菜籽油半斤、猪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两、干辣椒4两、郫县豆瓣1袋、冰糖2两、生姜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个、小茴少许、丁香25颗、桂皮5小块、鸡精一两。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县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时),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会发苦--把剩余(中药除外)一起炒,待生姜大蒜出味后--分5锅--加水(最好是骨头汤)--平分加入中药熬半小时即可。
麻辣烫配方2
牛 油250克、菜油100克、郫县豆办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绍酒20克、姜米10克、 精盐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鲜汤1500克。 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到6成熟后,下郫县豆办(先朵细)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鲜汤。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细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 精盐、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开后打去泡沫即成卤水。
麻辣烫配方3
佐料:川花椒,川胡椒,八角,桂皮,凉姜,香叶,草果,肉扣,白糖,老抽,豆瓣酱,姜,葱
主料:嫩鸡腿,乳鸽(两只,视汤多少而定),猪骨,鸡骨,羊骨,水牛肉,水牛肚
用油:猪油,牛油,菜仔油
制作:放菜籽油适量,油温六成,放白糖炒成流湖状,待油温上升直到九成,下嫩鸡腿,待颜色成鲜红略重,加高汤,稍煮,放牛油,猪油,鸡骨,羊骨,水牛肉, 放川花椒,八角,桂皮,凉姜,肉扣,香叶,草果,少许老抽,慢火轻炖。另起锅,放菜油,炒豆瓣酱出香味,放姜末;待肉烂,汤成色,后三次除异味,汤成。
辅料:金针菇,香菜,青笋等(在长沙的配料有很多种,各种荤素都有)
佐味:蒜泥或麻油调和汁热炒
麻辣烫制法与步骤
麻辣烫属于火锅品种档次较低的品种是四川火锅中的“小吃型”主要是在黄昏或夜晚时分夜市设点经营麻辣味厚,经济实惠,主要适合春秋经营。
调料:牛油20斤;菜油5斤;郫县酱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两;姜1斤;葱0.5斤;八角0.1斤;甘草0.5两;山奈0.5 两;桂皮1两;香叶1两;荜菝20克;白扣0.8两;香果0.5两;沙姜0.5两;紫草0.7两;丁香0.3两;栀子0.5两;草果0.6两;谬糟2瓶; 豆豉1袋100克;胡椒0.5两。
制做方法也特别简单:
①将郫县酱垛细,干辣椒去蒂切成节用清水洗干净并且用清水泡透,将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后用绞肉机绞成茸,铰时将姜也加入绞成茸,冰糖拍碎备 用。葱姜切块备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块备用;各种香料均清水泡透备用;两种油混合均匀烧至八成热时端离火口降至四成热时备用;豆豉剁成茸,将豆瓣酱,辣椒 茸,豆豉茸调匀既成香辣酱备用。
②净锅加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时捞出不用,加入葱姜块炸香并且发干时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酱用小火加热1.5~2小时左右,加香料继 续加热0.5小时,加入花椒粉末加热15分钟,等麻辣味出来加谬糟推匀,水分将尽时端离火口,降至常温时既得底料。
⑴原料:以穿上竹签的原料为标准,也有不能穿上竹签的,如:粉丝,粉条,宽粉,海带丝等。
⑵制法:采用兑锅形式:麻辣汤汁=白鲜汤+底料+红油+花椒油+调料=3:2:2:2:1
⑶白鲜汤一般采用骨头少而糯米和淮山药较多的方法炖的色泽发白鲜味较足的鲜汤,在制作时鲜汤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鲜香味较轻。
⑷调料:常用的盐,味精,鸡精,葱花,姜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虾皮/海米;根据口味不同可以适当调节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达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咱说几个要点:因吃麻辣烫的口味有的较轻,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汤汁,故经营者又添加了咸鲜口味的白汤。既白汤=鲜汤+调料。鲜汤同麻辣口味的汤汁一样。调料:盐, 味精,鸡精,葱花,姜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红柿,香菜段,少许芝麻,鸡油,虾皮/海米。(成碗装的麻辣烫);麻辣汤汁:就是将骨头制净放于汤筒中加 热,并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药粉末制成的药包,炖至汤汁发白时加入香料包炖至粘稠时调入盐,料酒,鸡粉,特制底料(可以将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汤汁中炖,在炖底料 时只加豆瓣酱等原料制成红油,辣椒油;花椒油调匀炖至味较浓时,将火调至保持汤汁微开状态即可)。可烫的原料:粉丝,粉条,河粉,海带,油菜心,绿豆芽, 白菜卷,鸡肉丝,净肉丝,豆腐泡等。客人吃得时侯先选料,烫熟后装于碗中,浇上麻辣汤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丝或丁,葱丝,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麻辣烫秘制红油
重庆小面为什么这么红火?
我们不得不承认重庆小面是一种特色面食,曾有幸吃过一次口感不错。那么重庆小面为什么会那么火呢?
重庆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既有高楼大厦、装修豪华的大饭店,也有依街而建的棚户小面摊子,那些小面馆在天桥下、车站旁边、菜市口、巷子口支起一个小棚子,几张桌子板凳加上一大口锅就开张了,虽然环境不好,但是小面的麻辣鲜香依旧吸引着这个城市不同阶层的人民闻香而至。
你甚至可以在一家其貌不扬的摊摊面旁边看到穿西装的领导、学生、打工族、棒棒军都坐在路边大汗淋漓的吃着小面。在重庆小面就是这样一种接地气的却拥有庞大粉丝量的地方特色食物。传说重庆每家面馆的面条都是统一配送,但是配料都是自家的看家宝,因此每一家小面馆都能做出不同的小面味道。端上一碗冒着热气的大瓷碗,麻辣味冲进鼻孔里,花椒辣椒浮面上立马将食欲刺激起来,还没吃到口就已经能让神经兴奋了。接下来就介绍一下重庆小面的五大特点。
辣:油温高低决定油辣子口味。在炒制油辣子过程中,油温的控制很重要,为了小面更好吃,在油的选择上,推荐可到专门的榨油坊买纯正菜籽油。当油温达到200°时,即可浇盖海椒面。紧接着放入芝麻和花生到海椒面中,油温120°的时候,再浇盖。用小火慢慢炒制油辣子(40分钟左右),温度高、低都会影响的辣度。
麻:喜食麻辣的重庆人自然对花椒也情有独钟。花椒的制作工艺也是相当考究的,花椒的选料很重要。要花椒的麻味出来,翻炒很关键,火候拿捏得当,需要用铁锅将新鲜花椒“坑”香,最后再打出粉末。
鲜:小面好不好吃,最重要的就是那瓢加作料的汤。用骨头熬制的鲜汤配上猪油更鲜美入味,是极其考验功夫的,行内有“川戏的腔,川菜的汤”之说。
香:海椒是重庆小面里少不了的作料,尽管与油辣子是同样的原料,但辣椒和油辣子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油辣子要求辣味纯正,而海椒却要辣中带香。选料时一定要选红海椒;海椒要放进罐子里密封3天吃起来才能辣而不燥。好的海椒肯定是用剪刀剪出来的,不能用机器来绞。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而小面就是反映重庆老百姓最真实的一“面”,也许这就是重庆小面为什么火的原因吧。
往南方发大米国家是否给补贴
2008年1月以来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确保受灾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粮食局及时做出安排和部署。各地粮食部门按照国家粮食局的部署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抗灾救灾,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证了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国家粮食局还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受灾地区调研,指导和督促各地粮食部门进一步做好灾区粮油供应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各地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粮食系统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粮食部门积极抗灾救灾,切实保证灾区粮油市场供应
1、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督促灾区粮食部门做好抗灾救灾和粮食市场供应工作。一是国家粮食局及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并派出工作组到灾区检查指导。1月下旬,国家粮食局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防范雪灾等冬季灾害性天气的通知》(国粮电〔2008〕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粮油购销和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08〕3号),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粮油市场供应工作,加强货源组织和粮食调运,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市场监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保障粮油市场供应,保持市场基本稳定。同时,要求各地粮食企业加强检查,加强管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做好事故防范工作。2月2日,国家粮食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雨雪冰冻天气粮油市场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国粮电〔2008〕5号),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粮油市场供应。特别是受灾地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供应情况,积极做好市场监测和货源调运调配工作,必要时及时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投放地方储备粮油,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同时,要重点关注灾区、山区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粮油供应情况,及早安排落实粮源,保证口粮供应。在抗灾救灾工作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后,国家粮食局又先后于2月18日、19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受灾地区和缺粮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08〕6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企业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08〕7号),要求各地妥善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切实做好受灾地区和缺粮地区群众的粮油供应工作,帮助农民顺利度过春荒。同时,要求各地粮食部门充分发挥全国粮食“一盘棋”的精神,统一协调,团结协作,加快粮食企业事故处理和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确保库存粮食安全,为2008年夏粮收购做好准备。近日,国家粮食局还派出了4个工作组,分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受灾较重地区,调查了解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和粮食仓储设施受损等情况,指导和督促各地粮食部门进一步做好灾区粮油供应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二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急抢险抗灾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了抗灾救灾和粮油市场供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和粮油市场供应情况,督查指导抗灾救灾和粮油供应工作,协调解决市场供应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地粮食部门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指令畅通,在节日期间每天定时向省政府报送粮食应急保障工作情况。目前各地粮油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供应正常,没有出现粮油断档脱销和排队抢购等现象。
2、加强货源组织调度,确保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各地粮食部门积极落实粮源,及时组织加工、调运成品粮油投放市场,保证市场粮油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并采取措施重点保证了滞留人员和低收入困难群体,以及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和机场等人员密集地的粮油供应。湖南省郴州市受灾较重,长时间持续停电,大米供应紧张,省政府协调指挥,省粮食局全力组织调度,从长沙、益阳等地组织大米1008吨,派员随车送往郴州市。衡阳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保证市场供应,对大米采购、加工、运输各环节给予费用补贴。永州市粮食局派工作组先后进驻74个大米厂蹲点,组织加班生产,已向居民供应大米3795吨。另外,全省军粮系统组织车辆300台次,紧急配送成品粮油保证部队供应。特别对在海拔高、山路陡的边远驻军,在路面结冰、交通受阻的情况下,“人背肩扛”及时将大米和物资送到部队官兵手中。贵州省从省外组织调入粮食5.78万吨,并在省内就近组织成品粮油调运,保障库存薄弱地区粮油供应,如铜仁县调运大米26吨、菜籽油5吨支援万山区,凯里市调运粮食10吨支援雷山县。务川县部分高山农户成品粮告急,当地粮食部门采取“人背马驮”,及时将3.5吨大米送到农户家中。安徽省部分山区粮食供应出现紧张状况,粮食部门组织人员,人工挑粮、徒步背米,送粮进山、确保供应。黟县粮食局通过配带防滑链车辆运输,紧急调运大米50吨。池州市石台县粮食部门向8个乡镇紧急调运救灾粮50吨,保证灾民粮食供应。湖北省积极采取措施,及早组织粮源,合理安排加工,及时投放市场。通城县粮食局紧急安排3000吨稻谷加工任务,及时将粮食送到断电乡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大米5万多吨供应市场,其中向桂林、柳州等灾区缺粮人口供应大米2万多吨,保证粮油供应,确保灾民有饭吃、不挨饿。四川省在春节前已完成向受灾较重的古蔺县调运大米200吨、菜籽油5吨,向叙永县调运大米30吨,春节后再向古蔺县调运大米200吨、菜籽油5吨。江西省各级粮食部门为解决受灾群众缺粮问题,积极组织人员送米上门,全省每天约有700吨大米送至农村,努力做到哪里缺粮就送到哪里。江苏省春节期间粮食批发市场坚持营业,保证粮食正常流通。大年初一,南京下关粮食批发市场接收东北大米120吨。广东省韶关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全力投入灾区粮食物资供应工作,已垫资300多万元,为灾区送去大米810吨、面粉24.5吨、食用植物油5.1吨,以及一批速食面、白糖、酵母粉等物资,保证灾区有粮供,群众有饭吃。上海市良友集团节日期间加大货源采购力度,及时组织采购食用植物油2.6万吨,增加市场投放量。一些粮油企业加班生产,及时发货,确保粮油市场供应平稳。浙江省积极组织粮食经营大户和大米加工企业到东北采购大米,并采用铁水联运方式加快运输速度。仅1月30日到2月3日,宁波港到港大米近3000吨,有效地保证了当地市场供应。杭州、湖州等地站冒雪坚持为部队送粮,确保部队官兵的粮食供应。福建省粮食部门春节期间共筹集成品粮21万吨、食用油3.66万吨和粮食副食品0.5万吨用于投放市场。还采取就近调剂的办法,确保受灾地区的大米供应。泉州、漳州两市借用2100吨省级动态储备稻谷加工投放市场,增加了节日市场大米供应量。 针对江西、湖南两省玉米库存薄弱、市场价格较高的情况,为保障销区玉米市场供应,2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中储粮总公司紧急安排从东北地区调运4列1.26万吨中央储备玉米,充实江西和湖南两省库存。
3、部分地区及时启动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贵州省粮食应急办公室于1月25日正式投入工作,组织协调抗灾救灾和保障粮食供应工作。安顺市、凯里县、施秉县等22个县(市)先后启动粮食应急预案,对封路、停电地区,利用铲车开道等方式,加大成品粮油调运力度。同时,利用柴油发电机和架设小水电专线等办法,昼夜加工大米,增加粮油市场投放量。抗灾期间,全省共加工大米14252吨。全省有47个县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油挂牌限价销售,有效地稳定了市场粮价。安徽省16个山区、库区县及时制定并启动防雪救灾应急预案,对粮油面临断档的山区乡镇,以最快速度把粮食运送到位,切实做到不丢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如黄山市黄山区、休宁县、歙县一些山区乡镇道路不通,粮食供应紧张,黄山区粮食购销公司调运7吨大米,道路不通就人力运送,及时把粮食供应到深山乡镇。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月29日在桂林、柳州、河池、百色4市启动了《保证市场粮油供应和抗灾救灾粮食供应工作预案》。区粮食局安排出库1万吨省级储备粮给应急加工企业加工成品粮,以保证抗灾救灾粮食供应。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及时启动市、县粮食应急预案,动用市、县级储备粮2000吨紧急加工供应市场。同时采取动用省级储备粮1000吨和提前轮换中央储备粮1000吨等措施,加工大米供应上述地区。江西省赣州、景德镇、鹰潭、章贡、崇义、奉新等市县先后启动了粮食应急预案。各地粮食部门动用了近300台柴油机紧急加工大米确保市场供应,还向灾区捐赠大米1870吨。四川省叙永、古蔺等受灾县及时启动粮食应急预案。叙永县指定日产50吨的大米加工厂为应急加工网点,由市政府保障供电。古蔺县增设应急供应网点33个,全力保障灾区春节期间粮油市场供应。广东省韶关市于2月2日启动了市级粮食应急预案,由市粮食局垫支资金,向京珠高速公路滞留人员供应大米140吨。
4、加强市场监测,随时掌握灾情及市场供应情况。各地按照国家粮食局的有关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粮油市场监测,及时启动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日报制度,全面监测城乡粮油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随时掌握粮油购销、库存、储备、价格和市场供应等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广东省粮食局春节期间组织机关干部每日到火车站、港口、货场、大型粮食批发市场实地了解第一手信息,同时加强与港口、铁路、交通等部门沟通,重点做好省外来粮和进口粮食的监测。
二、粮食部门在抗灾救灾、保障粮油供应工作中的经验和启示
1、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对保障灾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面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困难,国有粮食企业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粮食应急供应主渠道作用,为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坚决执行当地政府的决定,实行挂牌限价销售粮食,平抑市场粮价。受灾期间,贵州省有47个县实行粮油挂牌限价销售,有效地平抑了当地的市场粮价。二是认真做好灾区、山区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粮油供应工作。湖南、贵州、广西、安徽、江西、四川等地国有粮食企业,认真执行当地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克服重重困难,不计自身损失,千方百计将口粮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为夺取抗灾救灾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三是服从应急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广东韶关市国有粮食企业,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积极帮助受灾更严重的湖南省郴州市筹集大米2000多吨,待命发送。其他省国有粮食企业也按照上级指示,落实粮源,组织加工,加强调运,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实施。四是紧急筹集救灾物资。如湖南省京广线沿线企业响应省应急办的号召,主动捐献麻袋2万条,用于保障京珠高速公路抗冰救灾。同时,国有粮食企业还响应政府号召,节日期间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加工粮食,积极投放市场,确保了市场稳定。
2、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及时充实成品粮油储备,对于保障粮油应急供应和稳定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从以往及此次受灾情况看,粮价波动往往首先反映在局部地区,动用的也应是地方储备粮。因此,在商品粮库存下降较多的情况下,地方储备粮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国发〔2006〕16号文件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改善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有关部门要积极指导和督促地方储备充实到位。为认真落实国发16号文件精神,夯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2006年以来,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多次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对各地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和大中城市建立成品粮油储备工作进行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粮食部门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充实储备数量。2008年春节前,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基本落实了成品粮油及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这为抗灾救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部分地区因长时间断电,影响粮食正常加工,市场供应一度出现应急状态后,粮食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投放成品粮油储备,增加市场供给,对保证市场供应和稳定粮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次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粮食部门之所以能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这与近年来各级粮食部门大力建设完善粮食应急体系是分不开的。自2005年6月《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下发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了本地区粮食应急预案。另外,很多地(市)、县(市)也出台了本地区的粮食应急预案。一些地方还开展了粮食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按照预案要求,目前大多数省成立了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印制了指挥部及办公室通讯录,并建立了粮食应急加工指定企业和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等应急保障体系。在这次抗灾救灾工作中,正是由于各地基本建立粮食应急供应、加工体系,部分地区才能够及时启动粮食应急预案,迅速加工投放各级储备进入市场,确保了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4、及时安排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对充实销区库存、保证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6年底启动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工作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共下达5批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计划,主要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主产省调出。调入地区主要是京津沪、东南沿海以及西北和西南等粮食库存比较薄弱的地区。目前跨省移库已累计完成计划的47.7%。其余部分跨省移库计划正在抓紧执行。通过跨省移库,进一步充实了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的粮食库存,优化了库存布局,对于保障销区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