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价格下调对中国有那么不利的影响?

2.为什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造成油价上升?

3.国际油价涨跌是怎么定的

4.为什么说欧佩克是捍卫产油国权益的战略联盟?

5.请问哪里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国际原油价格表

石油价格下调对中国有那么不利的影响?

九十年代油价是多少-90年代左右油价差距

若您指的是油价下调对中国石油股票的不利影响,油价与石油股票成正相关,即油价上涨,石油股票也会上涨,油价下跌,石油股票也会跟着下跌,因此,油价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石油股票下跌。

因此,投资者可以在油价上涨的时候,配置一些与石油相关的股票,在油价下跌的时候,卖出,或者减少石油相关股票的配置。

影响油价涨跌的因素有:

1、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直接因素,即当市场上的石油供不应求的时候,会推动石油价格上涨,反之,供过于求,则会导致油价下跌。

2、美元影响

长期以来石油交易价格主要以美元来计价,美元贬值说明了美元的实际价值在下降,所以要想买到同等的石油,那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表面上看就直接导致石油了价格的上涨,反之,则会导致油价下跌。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为什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造成油价上升?

1 在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供应量的明显减少肯定导致价格上升(一打仗,很多油田都不生产了。)

2 大家都很清楚第一种情况,所以又很多人趁机囤积石油,兴峰做浪。这样就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样一来,科威特很多油田就都无法生产石油,这样就导致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上升,然后很多人开始造谣说萨达姆要垄断海湾的石油贸易,同时囤积石油,造成石油供应量超大幅度减少的假象,然后将大把资金投入石油期货市场,趁机大捞一笔。这样,石油价格自然会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升了。

国际油价涨跌是怎么定的

世界石油工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出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原油市场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儿。也就是从那时起,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开始成形。最开始,欧佩克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金融优势和经济影响力,开始打破欧佩克的价格垄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石油期货迅速壮大,全球逐渐建立了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定价体系。

经过几轮大浪淘沙,三种基准价格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立住了脚,即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crudeoil)价格和中东的阿联酋迪拜原油(dubai)价格。这些价格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其中,大致在下一个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合约因交易量巨大,它对应的原油价格最常被人们采用。

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一种轻质油,品质低于西德克萨斯原油,但它的辐射区域却非常宽广:西北欧、地中海、西非出产的原油,还有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出口欧洲的原油均参照这一定价。可以说,伦敦布伦特市场的国际范儿及其高度灵活的交易工具为它在业内积累了口碑,积攒了交易量,影响力也相当巨大。

至于中东各大产油国生产的或者从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则普遍采用阿联酋高硫原油作为基准价格,因此它的涨跌往往可以反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与此同时,欧佩克也会推出官方的原油参考价格,其计算方法是综合科威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十多个成员国的原油价格,进而得出一揽子参考价格。

从价格上看,除非出现严重的经济波动,一般而言,wti原油价格会比布伦特原油高5%左右,而二者的价格又会高出迪拜原油。

此外,在远东市场还有两种定价方式。一是马来西亚轻质原油塔皮斯(tapis)价格,主要代表了东南亚地区轻质原油的基准水平。二是印度尼西亚原油官方价格(icp),包括越南白虎油田、中国大庆油田都会参考其价格。

为什么说欧佩克是捍卫产油国权益的战略联盟?

1.欧佩克——捍卫产油国权益的战略联盟01欧 佩 克 是 石 油 输 出 国 组 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1eum Exporting Countries,英文简称“OPEC”)的简称,是亚非拉主要产油国为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控制,维护民族权益,于1960年9月在巴格达发起成立的国际专业性组织,拥有世界大部分石油资源,在世界石油市场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历史上两次石油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末油价大幅波动,都是由该组织(或其成员国)引发的。

自1960年9月14日成立以来的40多年,OPEC在稳定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成员国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兴趣各异,但OPEC成功地将成员国团结在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地实现着OPEC“合作、稳定”的发展宗旨。虽然近年来OPEC的地位有所下滑,但在目前及未来一二十年,它都仍是影响国际石油供应与油价稳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0世纪60—70年代是OPEC的发展巩固时期。许多大型国家石油公司的建立逐渐取代了西方大石油公司对石油生产的控制,使OPEC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作用日益增大。80年代和90年代,受到来自石油需求和供应两方面的压力,OPEC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尽管石油市场份额起伏不定,油价下跌,但OPEC仍努力稳定市场,保持其成员国的石油收入。1986年及以后的数年,OPEC出现的重大决定性的政策变化是放弃了固定价格,转而采用一种对其增加市场份额更为有利的方法,以重新建立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尽管竞争仍在不断加剧,但这种政策的转变使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石油供应量和市场份额都出现回升。

20世纪90年代,更加平衡发展的油价和OPEC对石油产量的管理,都为后来世界石油市场状况的改善作出了贡献。1997年11月,由于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需求下降以及消费国的暖冬气候和库存水平高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开始下滑,一直持续到1999年3月,此间OPEC国家损失了大量的石油收入,被迫削减支出计划。与此同时,国际石油公司掀起了兼并、收购和削减成本的浪潮,从而也削减了他们的投资计划。油价下跌不仅损害了OPEC和国际石油公司的利益,同时也波及石油消费国。1998年,OPEC和非OPEC国家实施了两轮减产,但仍然没能恢复市场稳定。直到1999年3月,OPEC与非OPEC(包括墨西哥、挪威、阿曼和俄罗斯)协议分别减产之后,油价开始回升。这个协议对波动的石油市场的稳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OPEC的7种石油一揽子价格从1998年12月的9.69美元/桶上升到1999年底的24.8美元/桶,从而通过有效的供应管理达到市场的再平衡。为了控制过高的油价,同时也为了防止油价下滑,2000年OPEC 3次减产。这些行动再一次证明,OPEC有能力在困难时期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全世界的经济利益,在稳定石油市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OPEC占世界石油储量的比例OPEC的网址是:http://www.opec.org。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国际原油价格表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