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茅台创出市值新高,估值已经突破60倍,市场是什么状况?

2.29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度上涨,对股市有何影响?

3.疯狂的君子兰事件的绿色金条

4.比特币暴涨的逻辑在哪里?

贵州茅台创出市值新高,估值已经突破60倍,市场是什么状况?

买黄金讲价-推高金价找人接盘

牛市遇上泡沫,就是难以预计的结果。

茅台现在显然已经脱离了合理的估值区域,达到了 历史 上又一次泡沫的位置,仅次于2007年。

即便目前的茅台净利润下滑到增速只有10%左右,大部分的人依然看好茅台。

原因就是它依然再涨;

依然还有不断的新基金在参与抱团;

因为股价太高、筹码集中较强,没人会跑,也没有韭菜来接盘;

所以,茅台就这样屡屡创出新高。

而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每一轮牛市里都有出现过。

就好比2015年抱团大牛股:乐视网、信威集团、康美药业、康得新、巨人网络、暴风 科技 、中文在线、银之杰、安硕信息、机器人、双鹭药业、天士力、张裕A、苏宁电器等。

结局都以暴跌收场。

如今2020年至今的抱团大牛股,结局其实也将一样,一切皆为炒作。

只是这样的泡沫什么时候刺破我们无从而知,毕竟牛市不言顶,泡沫不言顶。

而如今和当初牛市不一样的是。

以前的抱团只是存在于行业和热点,如今的抱团美其名为“价值投资”,其实搭载了许多白马股,而这些个股在 历史 上往往都是和券商、和大部分个股背道而驰的走势。

也就是在熊市里才是他们抱团的时间,大部分个股会下跌;

如今牛市里因为外资的提前加入,以及后面基金的跟风得罗汉,导致了“一九分化”再次出现,而且还是在牛市里,所以产生了“股灾牛”!

那么,近3万亿贵州茅台,60倍以上估值,市场疯了还是我们太理性了? 我认为是市场疯了!

5G崛起,被美国打压;

芯片制造开始,就被美国打压;

抖音海外版大获成功,被美国打压;

人工智能企业崛起,又被美国打压;

就连美国上市的伟大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也被美国打压;

大家想一下!

为什么茅台股价大涨,市值大增 ,却没见美国去打压?

因为“酱香型 科技 ”无法兴国,只能自醉,自赏;

别人越是使劲打压我们的才是他们最害怕的;

中国伟大的复兴靠的是 科技 ,而不是酒。

再说了,股市里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

近3万亿贵州茅台,60倍以上估值,市场疯了还是我们太理性了?

透过这个问题,咱们简单聊一聊,

茅台站上2300元的那一刻,股市中当天就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酱功成万股枯,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那天只有茅台在大涨,而散户投资者们手中的大部分股票都在下跌,有的甚至跌停,有的则是长期进入了下降通道中。那么咱们来看一张图:

通过图中可以看出,茅台的市盈率已经高达60倍之上了,总股本也来到了29000多亿,将近3万亿的市值,可以说是我国A股市场中大而美的典范,起到了模范的带头作用。

我们再来看看中证1000,绝大部分中小市值的股票指数图,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图形走坏,趋势已经呈下降形式了,不能说里面没有好股票,但是指数当前的走势已经说明了什么,并且代表了我们散户投资者的心。

通过上面两张图的对比可以看出,贵州茅台是符合我们政策上支持的蓝筹股做大做强的定义,并且神酒已经超出了我们散户对股市的认知,可以这么说,当前股市上的散户很多人都不会选择买茅台,因为太贵了,而在我们这个市场中,贵就是好,好就是贵,这样的情况却真实存在。

透过茅台的市盈率以及市值来看,只能说市场上的抱团资金疯狂,而我们散户只能看,却不能做,因为当前整个白酒板块也在分化,而这种分化就是茅台带领着一些一线以及二线更优质的白酒在上涨,那些三线和四线的小白酒投资者虽然买的起,但是也是下跌的多一些。不能说我们的茅台股价太高了,只能说我们对这个市场上资金认可的方向失去了辨别,作者曾一度持有五粮液以及酒鬼酒,但是最终也是未能拿住,总体来说, 科技 兴国的口号我们一直再喊,而我们的资金偏偏去做了抱团茅台的方向。最终也成就了投资者买 科技 就相当于增加了爱国情怀。

希望更多的投资者在留言区踊跃发言,一起探讨,成长未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当局人,都逃脱不了暴发后的膨胀。

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以物欲为表达方式的奢侈消费,和以投资、投机为特征的理财模式。都是这个时代必须翻过的沟坎。

茅台酒的价格和股票价值,极度融合了这两个特点,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我以为茅台还有被追捧、被推高的可能,类似中国大妈推高金价。但治理和纠正是迟早的事。

对于中国来讲,发展基础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发展现代 科技 经济是方向,凡是相悖的经济,都会被纠正。

所以,不要艳羡别人赚钱,把钱装兜里是最安全的。

中国盛行“水文化”。其代表作就是股市中的“水中之王”茅台股票。

水文化终究要被 科技 硬核实力所逐渐取代。

所以,现在要赌国运买股票的话,还是要把聚焦点收回到 科技 股和生物制药股上来(业绩必须有良好之预期)。2021年,可能是市值在300亿元以下的中小盘股的春天了。

至于,超过500亿市值的高位股,还是悠着点吧。毕竟从终极上观之,“水往低处流”嘛!

看看美股特斯拉,就明白

茅台股票如果折算成美金真不贵,美国股市比茅台贵的股票多得是。我国股票普遍价格低,这和企业利润低以及股票能给投资者的回报是基本对等的。我国目前只有少数行业是实行高税率的,而且以烟酒行业为代表,假如烟草公司能上市,恐怕股价比茅台还要高。

29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度上涨,对股市有何影响?

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小幅上涨,交投于1878附近,特朗普签署纾困法案的乐观情绪仍然推升着金价,且美元小幅走低也支撑了金价,但全球股市的强劲不断吸引着避险资金冒险,这对金价上行形成一定的限制。另外投资者仍需关注欧洲疫苗接种的推进情况以及新毒株对全球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1年金价的上涨幅度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跌幅的大小,市场普遍认为美元的跌势将在2021年得以延续,而短期内美股也有望继续维持走强态势。短线金价来到十字路口面临抉择,投资者需耐心等待入场机会。

特朗普签署纾困法案,美股再创新高

特朗普周日晚间签署了一项全面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这不仅结束了与国会的僵局,也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在全国疫情反弹之际获得经济救助铺平道路。

特朗普在上周反对这项立法,呼吁议员们将直接发给美国民众的救济款项从每人600美元提高到每人2000美元;按照该纾困法案的规定,调整后总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个人,每名成人和每名儿童可获得600美元。

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周一(12月28日)通过了这项法案,将发放2000美元取代了疫情纾困法案中的600美元支票,民主党和温和的共和党人投票赞成总统特朗普支持的提议。目前该法案正送交参议院,将为共和党人制造政治两难。在他们当中,许多人先前反对超过现行法案中规定的600美元个人援助金额,部分原因是担心最后要付出的代价总金额。如果将个人援助金额提高到2000美元,将花费大约4640亿美元。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未表明,参议院是否会处理众议院的法案,是否试图就增加个人援助金额的另一法案进行投票,或者就是忽略这一问题。市场对参议院通过该提案并没有多大信心,并预计参议院共和党不敢跟进。

Evercore ISI投资组合策略负责人Dennis DeBusschere在客户报告中表示,新法案足以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要忽略“令人失望的”个人纾困金带来的噪音,着重关注为2021年经济强劲复苏而做的准备上,特别是服务业方面的准备上。

特朗普签署法案后,提振了周一风险市场,美股当天集体上扬,各大主要股指均收于创纪录高位,致使避险黄金承压疫情援助法案,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道指上涨0.68%,标普500上涨0.87%,纳指上涨0.74%,高盛上调对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

(道指日线图)

(12月28日现货黄金分时图)

投资策略师Tim Ghriskey表示,“这对美国市场是一种积极的基调,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签署了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之前似乎还存在疑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美国股市的圣诞涨势余波犹在,且在一段时间内这里仍是我们最青睐的市场。”

Kitco Metals资深分析师Jim Wyckoff表示,“限制黄金上涨的是全球股市,它们仍处于上涨模式,这只是在吸走作为避风港的贵金属的资金。”

虽然纾困法案被视为黄金的支撑力,因为政府支出会构成美元压力,但一些专家认为,该法案产生的黄金支撑力可能已经反映在价格上了,乃至小幅走高的美元终究拉低了金价。

市场预计美元将延续跌势,推升金价

年末将至之际,投机性资金大力押跌美元。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数据显示,与ICE美元指数挂钩的非商业期货净空头头寸飙升到了2011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伴随美联储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资金从避险资产中撤离的趋势,ICE美元指数今年迄今已经下跌逾6%。

短期来看,美元走软、美股走强的态势仍将维持。

美元贬值历来是外国投资者对美股需求的最大催化剂,这是因为持有标普500指数产品的投资者有约三分之一来自海外,而美元指数的疲软使得标普500的吸引力上升,以美元结算的收益也更为可观。因此美元贬值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进入美股市场。

过去一段时间,美股与美元指数的相对走势凸显了两者的关联性,事实上这种关联性已经达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强水平。凯投宏观预期,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和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弱美元与强美股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得以维持。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元的跌势将在2021年得以延续,唯一的分歧在于跌多跌少,以及跌得多快。

花旗集团市场策略师Calvin Tse认为,随着外国投资者为免受汇率波动冲击而继续撤离资金,美元2021年可能还要再跌20%,美元指数将降至75以下。

ING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认为,调整政策框架的美联储可能会允许经济过热运行一段时间,预计2021年美元指数还有5%到10%的下行空间。而高盛多资产策略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认为,美元依然被严重高估,投资者持有了过多美国资产,美国股市高估值、利率追不上通胀、以及全球经济复苏,都应会令美元承压,预计美元指数还有6%的下行空间。

荷兰银行分析师Georgette Boele称,目前唯一能提振金价的是美元走低,下正值假日季,没有流动性。

华侨银行指出,2021年,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较低和通胀预期等三重因素叠加有望推动金价上行

今日金市前瞻

今日周一两度冲高后回落,显示1900附近压力强大,且美元触底反弹也试压黄金回落。短期内,金价两次冲击上方强阻力均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K线走到三角形态的尽头,金价终要做出选择。若能强势突破上方通道线,则后市上涨机会较大,上方关键压力位仍在1900-1910区间。若跌破下方趋势线,则短期走势或继续疲软。

(现货黄金日线图)

疯狂的君子兰事件的绿色金条

用君子兰换冰箱彩电,一盆草最高能炒到十多万,大街小巷“人人养兰,人人说兰”,甚至引起了持枪、开车抢花窖的恶性治安案件。一种植物竟能在商品意识重新萌动的年代无比诡异地开出经济泡沫“恶之花”。

这真应了牛顿的话:“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人人都知道一盆花不值那么多钱,但改革初期,刚刚嗅出“金钱是没有臭味的”人们,因为各有各的利益,无人点破这件“皇帝的新装”。这无疑是贫困已久的普通民众对财富渴望的一次妖魔式释放。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这场漩涡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

这就像全民击鼓传花的游戏,泡沫破灭的那一刻,声落花落,最后接花者就是最倒霉的人。

如今,回放这段历史的母带,不难发现这个原本简单的市场逻辑为什么扭曲。

包括公款消费在内,畸形的投机把一盆草变成“绿色金条”,再到“绿色杀手”,这中间疯狂的不仅仅是市民、市场、还有“市长”。

市场逻辑本很清晰,君子兰价格涨落很平常,奇货价高不足怪,几个大户的操纵也翻不了溏,市场很热,但还不至于发烧抽筋。因为价高到没有购买力的普通百姓无人接盘时,市场自然就冷下来。可真正把“99度”水烧开的是政府的不当介入。先是限价,后又号召家家养花三五盆,甚至命名君子兰为长春市市花。

市场完全失控时,政府又不得不紧急叫停,君子兰经济大泡沫归于虚无。

“把约翰的还给约翰,把彼得的还给彼得”,能找市场的不找市长,这在80年代中期还是很奢侈的超前理念。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这样的泡沫事件像感冒病毒一样,每过一段周期,就会在不同的地区大爆发。“人性既然不变,而且各地相同,那么历史———对人类的以往活动记录———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对比现实”。马基雅维利早一语中的。

一个现实的例子是,近年普洱茶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能买一幢房子却买不起一斤普洱。我们再次看到了地方政府全力 “推”,众商家合力“挺”,投机者乘机“炒”,顾客“跟”着感觉上的图景。

既然,人的本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人生来就是贪婪的,那我们就能肯定,君子兰事件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还会再发生。

人是逐利的,市场变幻莫测,供需两股力量总是暗流涌动,所以市场的疯狂是无人能预料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理性、冷静,等着风浪过去。而政府则应恪守监管之责,必要时予以调控,最忌讳的就是甘当推手,把泡沫越吹越大。

长春,君子兰。联系这两个名词,很多人会想起20多年前那场“疯狂”。小小君子兰,在当时的长春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元,它是人见人爱的“绿色金条”;然而不多久,这场风波在行政高压下消于无形,人们的印记中,它重回“喜欢在春天绽放的花儿”。如今,回顾那段岁月,最清晰的音符是一声叹息。

传奇:皇冠车换不到一盆君子兰

阳春的午后,郭凤仪坐在自家花窖里,桌上的一壶清茶与满地的君子兰,像往常一样陪他度过这个下午。

长春养兰界,无人不晓郭凤仪,因为这个名字与一段君子兰佳话联在一起。“那是20多年前的事。”68岁的郭凤仪笑着说,1985年1月,一位来长春的香港客商提出,用一辆最豪华的皇冠轿车,换郭凤仪一盆最好的君子兰“凤冠”,却被拒绝。

“当时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郭凤仪回忆,“一是我不知道这盆‘凤冠’究竟值多少钱;二是当时脑子里还有阶级观念,认为香港客商是资产阶级,不想让这盆花到他们手里。”

历史具有惊人的嘲讽。拒绝香港客商的郭凤仪,心中想着阶级差别。可他没想到,1985年下半年风云突变,“凤冠”贬值了,郭本人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亦被有关部门审查。

序幕:长春发展“窗台经济”

记者采访郭凤仪的日子是4月17日,23年前的这一天,天津的“长春君子兰展”刚落幕。

对于这些时间节点,与郭凤仪一同接受采访的长春养兰人牛俊奇记得分外清楚,他们都是长春君子兰由盛至衰的见证者。

郭凤仪说,改革开放后,君子兰交易在长春日益活跃。1979年,他卖了瑞士表,用180元买棵“二年生的花苗”,“这价钱轰动了长春养兰界。”

上世纪80年代初,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为此,长春市出台“16条”,要求每盆君子兰售价不超200元。1982年,“16条”让长春君子兰市场陷入低潮。这年,郭凤仪做了一件至今津津乐道的大事,在长春养兰人看来,“老郭做的那件事,成全了君子兰。”

“1982年开春,我牵头办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君子兰义展捐款。”郭凤仪说,把君子兰往熊猫身上靠,是为让花展通过政府审核,“义展门票收入17000多元,我们把钱送到农业部,一位副部长接待了我们。”

这次义展,让长春市领导看到长春市民对君子兰的热情。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市民家家户户利用现有条件,养植君子兰。

君子兰渐渐进入灿烂时节。

潮起:一盆好兰能买几套房

那段历史,长春市民穆先生有着恍如昨日的记忆,“钱太好赚了,想赚小钱,就在市场东头买苗再到西头卖。”

“实情是这样。”牛俊奇说,1984年起,长春几个主要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拿着钞票采购君子兰的人们在市场里比比皆是。

1984年下半年,长春市政府的态度愈加鲜明:支持群众靠君子兰发家致富,每户至少要栽3到5株。同年10月11日,君子兰成为长春市花。随后,长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取消原来所有的“限价令”。这座城市领导的远大设想是:利用君子兰发展经济,赚取外汇。

终于,市场里风光无限的君子兰等来了明媚的政治春天。1984年12月4日,《长春君子兰周报》创刊发行,头版头条引用当时的国务委员一句话:大力发展花卉事业。

随着高层的认可,各种君子兰经济实体纷纷开张,天价君子兰的传闻不绝于耳。“我手里卖过的君子兰最高价是5万元,朋友中也有卖十多万元一盆的。”郭凤仪说。

一个可资参考的数字是,郭凤仪说那时长春的楼房价格大概每平方米280元。

疯狂:有人为君子兰掉脑袋

这段时期,君子兰被誉为“绿色的黄金”。有人曾仔细比较两者,发现极品君子兰的价格已超出金价。

城市疯狂了。国务委员亲临长春花展;省市领导纷指养君子兰致富的远大前景;电视台节目片头用了君子兰;挂历连带封面13页都是君子兰彩照;香烟、肥皂、服装、家具等等商品,都忙不迭地打上君子兰的图案或字眼……

资本疯狂了。短短几十天,长春出现十大公司和40家花木商店,向外省市拓展的分公司、子公司不计其数,最高潮时有5000多人去各地搞君子兰展,来回都坐飞机……

企业疯狂了。长春机械厂号召职工走君子兰致富道路,全厂1700多名职工家家开养;长春洗衣机厂投资数十万元,在办公楼顶上盖了600平方米空中温室……

艺术疯狂了。歌唱家王洁实、谢莉斯为君子兰一展歌喉;画家范曾为君子兰作画;作家万忆萱为君子兰赋诗;书法家启功为君子兰题字;大师侯宝林为君子兰说相声……

外地疯狂了。正面例子是香港某电视台免费为长春君子兰提供广告,日本请求长春再举办君子兰展一定让他们参加;负面例子是鞍山市立山区检察院一位方姓检察员带着三个兄弟,配备开着越野吉普,杀向长春强抢君子兰……

社会疯狂了。长春工商部门当时统计,每天走进长春各君子兰市场的高达40万人次,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走街串巷无证经营的人。市场里,粤语、闽南语、湖南话、上海话……

家庭疯狂了。吉林省农机厅一位技术员家里养了两盆好兰,他的弟弟来抢夺时杀了女主人……

郭凤仪和牛俊奇的陈述中,上述都是极端状况。更多普通市民,则是掏出微薄的薪水与极大的热情,享受着那段岁月的波澜壮阔。直到如今,很多长春人还有着类似回忆:拿着君子兰到商店直接换东西。

疯狂背后,藏着1985年前后长春君子兰市场难以数清的成交额。官方统计每年1700万元,但这个根据缴税总额统计的数字,可能远低于实际。

破灭:三篇社评“浇”君子兰

1985年6月间,风靡大江南北的君子兰,在梦想成为“君子兰王国”的发源地长春,步入黑色之夏。

起因来自吉林某省级报刊的三篇社评,牛俊奇一直保留着这几份已发黄的报纸。1985年6月1日、7日、13日,该报头版刊发《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再谈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不能靠挖国家墙脚来哄抬君子兰花价》三篇社评。

这三篇社评,矛头直指人们购买君子兰的动机,以及君子兰交易所衍生的腐败现象和治安问题。由此得出结论:奇高的君子兰花价应当平抑下来。

1985年6月10日,更高级别的《人民日报》,在二版显要位置刊发《“君子兰”为什么风靡长春?》,文中将“君子兰交易”称为“虚业”,并提出“四化建设要我们多干实事”。

“很明显,这些报道是听从于背后的行政指令。”一位受访者说。

社会舆论,将站在巅峰的君子兰送上了断头台。长春市的“高压政策”如期而至,郭凤仪说最狠的规定是纳税额需达到交易额60%,君子兰市场交易立即陷入冰点。

牛俊奇回忆看到那些报道时的感觉,是“不满和愤怒”,这种感觉决定了他在当时的处理方式,“把两千多粒花籽拿回家,剩下的花不卖了,都冻吧!”

回归:它是“春节绽放的花”

很难一一探寻热衷于君子兰交易的人们,那时到底如何抚平了心绪。

总之,高价的君子兰消失了,平价的交易几乎没有了,大家的“发财梦”破灭了,全面的审查开始了,个别的倒霉者坐牢了。

这场风波,留给长春的惟一良性印记,就是有人凭此挖到第一桶金,从此走上发家之路。这少数幸运儿,却难弥补这座城市多年后的遗憾。

直到1990年,长春君子兰交易才渐苏醒。目前,君子兰已被长春市定为一项重点发展产业,其产量和质量均占全国鳌头。在结束不久的长春君子兰花展上,长春君子兰品质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第一”。

但是,产业化后的君子兰,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面前,可能重温旧日辉煌吗?

吉林省君子兰协会副会长郭凤仪说,“考虑到现在和过去货币购买力的差距,君子兰比那时实际上贬值了大约100倍,我们再不会回到那时候。”

至于在当今的普通民众心中,君子兰早不是什么“绿色的金条”,它是一种喜欢在春节绽放的花儿,仅此而已。

比特币暴涨的逻辑在哪里?

比特币暴涨的逻辑就是:比特币是个很好的投机品,非常适合炒作价格。

比特币不可能成为货币,这个知乎上说的已经够多了。因为比特币具有天然的通缩性。因为总量一定。如果比特币成为货币了,全世界都用比特币进行交易。那么我持有1比特币,那么就永远占有这个世界财务的2100万分之一,包括以前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这比资本主义的剥削更加厉害。那么比特币就永远升值,既然是永远增值,那么就肯定不会卖出。那么就跟货币的流通属性是完全相反的。这就可以说明比特币是永远不可能成为货币的。

但是很多人说比特币是和货币实验,确实比特币是可以看成一个货币实验,也就是把货币里面的国家属性给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成为了金或者银这样的硬通货。这确实是这个货币实验的一部分。

但是比特币还是不可能成为货币,这个货币实验,部分是成功的。那么比特币既然不是货币那么比特币是什么呢?

比特币是商品吗?也就是比特币具有使用价值吗?比特币并不存在很高的使用价值。不是没有使用价值,是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你收藏,或者拿来做投机,都是可以的。

这里说比特币的投机性。比特币是个完美的投机品。总量有限,高度控盘,知名度高(也就是能吸引大量人来),天生的通缩性等等。

比特币的暴涨就是这样的投机性带来的。比特币不产生收益,持有比特币的人的收益,来自于卖出比特币,而买的人,是用自己的钱来买。简单来说,就是先进入的人,赚后进入的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