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营口成品油价格_东营成品油报价
1.互联网成品油经营许可证有那几家
2.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怎么样?
3.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4.中国十大港口排名
5.全国内河港口十强是哪十强
6.中国有那些输油管线?越具体越好!
互联网成品油经营许可证有那几家
分别为揭阳市利鸿基润丰油库有限公司、五寨县昌茂石油销售有限公司、营口新锦华石化有限公司、山东东辰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金达福进出口有限公司、河南道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东莞市新动力油库有限公司、重庆东银天润石化仓储有限公司、东莞市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
准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湖州销售分公司、山东前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揭阳市利鸿基润丰油库有限公司成品油仓储经营许可;
准予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青岛海业油码头有限公司、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青岛海业摩科瑞仓储有限公司原油仓储经营许可;
注销湖州荣恒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和成品油仓储经营许可,注销河南辰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宝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海宁市嘉石农机石化有限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
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是2012-02-15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
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88158734387X8,企业法人赵厚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仓储,代储,中转,分装;火车、汽车、轮船装卸;物业租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管理咨询(以上经营项目涉及国家行政许可的凭有效许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57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丝营口化工品港储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成立后,严格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与大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公司建立了高效完善的组织结构,使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了公司的独立运作,具有了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2001年3月末,公司顺利通过沈阳证管办的验收,同时取得辽宁省政府上市推荐函,通过省政府金融办的审核。2001年10月19日,公司首次发行股票的申请一次全票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2002年1月16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5.90元/股。2002年1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317。
公司于2002年3月完成收购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309米深水岸线泊位和散粮中转设施工程,并设立了一、二两个分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由2001年底的3.86亿扩大到2002年底的12.12亿,泊位由成立时的6个增加到13个,泊位的吞吐能力进一步提高。改造后的原27#与26#泊位合称为26#泊位可接卸15万吨级矿粉船,2002年度公司共接卸13艘开普赛型船舶,首开东北口岸接卸大型散货巨轮的先河。
为进一步扩大港口规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对各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后,公司最终确定以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进行二次融资
。2004年3月15日,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申请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2004年5月20日,公司7亿元可转债顺利发行,6月3日,公司可转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转债代码:110317。可转债发行后,公司用募集资金收购了三期工程多用途泊位和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码头。为避免同业竞争和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2004年6-7月,公司收购了营口中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权、营口港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99.44%的股权,并整体收购了营口港务集团汽车运输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开始介入收益良好的集装箱业务。按照国家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要求,公司于2005年9月份制订了股权分置改革草案,开始进入申报程序,11月末取得辽宁省及吉林省国资委的原则同意。12月29日,股改方案经公司200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以98.93%的比例通过。1月17日,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策的大力推动,营口港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公司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向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不断改造现有生产泊位的吞吐能力。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情况,加快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大型矿石码头、原油码头以及物流园区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吞吐能力。针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在充分发挥港口区位、自然条件等优势的基础上,健全港口主体功能,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现代化港口方向发展,生产经营泊位由通用型向专业型泊位转化,提高业务竞争力;同时,本公司将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积极开拓,不断创新,建设更有成效的团队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船公司、货主、跨国集团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联合,努力实现港口投资经营多元化,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中国十大港口排名
中国十大港口排名: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天津港、营口港、唐山港、广州港、青岛港、深圳港、大连港、秦皇岛港。
1、宁波舟山港
宁波舟山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经济带”的南翼,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港口,中国著名海港,是中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和中国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中国国内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粮食储运基地;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核心载体,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
2、上海港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处,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大洋,后贯长江流域和江浙皖内河、太湖流域,是中国十大海港之一。上海港水域面积3620.2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口水域3580平方公里;黄浦江水域33平方公里,港区陆域7.2平方公里。
海港港区陆域由长江口南岸港区、杭州湾北岸港区、黄浦江港区、洋山深水港区组成。2022年1月1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十二年坐稳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的位置。
3、天津港
天津港位于中国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渤海湾西端,背靠雄安新区,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是我国著名海港。
天津港港口岸线总长32.7千米,水域面积336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31平方千米。天津港由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港区、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南港港区东部区域5个港区组成。
4、营口港
营口港,前身原称“没沟营”,又称西营子(即如今的营口市区),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地理坐标为北纬40°17′42″,东经122°06′00″。与此同时,营口港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
营口港拥有包括集装箱、汽车、煤炭、粮食、矿石、钢材、大件设备、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原油等9类货种专用码头,其中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分别为3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可靠泊第五代集装箱船。
5、唐山港
唐山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沿海,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北京市、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及战略资源。唐山港毗邻京津冀城市群,曹妃甸距韩国仁川400海里,日本长崎680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
6、广州港
广州港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处于几乎贯通泛珠江经济区域的珠江的入海口,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口,现已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30多条。
广州海港包括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等四大港区和珠江口水域锚地,广州内河港由番禺、五和、新塘三个港区组成。
7、青岛港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濒临黄海,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贸易口岸和中转枢纽,是国内十大著名海港之一。青岛港港口水域面积420平方千米,青岛港分大港港区、中港港区、黄岛油港港区和前湾港港区四大部分。
青岛港业务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地区。青岛港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8、深圳港
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出海口之一,国家确定的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深圳港拥有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机场、沙鱼涌、内河8个港区,港口水域面积106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6平方千米。
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30多条,覆盖了世界十二大航区,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2022年深圳港LNG接卸量1210.95万吨,同比增长1%,稳居全国港口首位。
9、大连港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在东北港口群体中处于枢纽和主导的地位。大连港水域面积346平方千米,核心港区陆域面积约1千米,陆域面积15平方千米,保税港面积6.8千米,集装箱吞吐能力1600万标箱。
大连港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装、卸、储运服务、客运服务等方面业务。大连港作业范围主要包括大港、香炉礁、大连湾、大窑湾四大区域。
10、秦皇岛港
秦皇岛港位于渤海海岸,北依燕山,东有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西有北戴河,港阔水深,风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冻不淤,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天然港口,是中国以煤炭、石油输出为主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
秦皇岛港拥有12.2千米长的码头岸线,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6.9平方千米,分为东、西两大港区;运营50个泊位,包括4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其中,23个煤炭泊位、7个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杂货泊位、3个集装箱泊位。
全国内河港口十强是哪十强
中国十大港口概览
1.上海港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目前,上海市内河港区共有3250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000吨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上个世纪90年代新建了罗径、外高桥一期、外高桥二期等新港区。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代理、外轮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1996年1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启动。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区开工建设,上海港又开始从河口港向真正的海港跨越。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1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28.2万标准箱,是我国大陆首个突破1000万TEU大关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分别完成3.79亿吨和1455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2%,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2.宁波港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宁波港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2005年宁波港实现吞吐量26864万吨。
3.天津港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其中公共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5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55个。200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62亿吨,实现一年净增3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天津港是中国大陆最早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国第一个集装箱码头。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81.6万标准箱。2004年,货物吞吐总量达到2亿吨,实现一年净增4000万吨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天津港实现吞吐量24144万吨。
4.广州港
广州港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港区分为虎门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港区和广州内港港区。广州港国际海运通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并与国内100多个港口通航,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主要从事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集装箱等货物装卸 (包括码头、锚地过驳) 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引航、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等。2004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全年完成2.15亿吨。2005年广州港实现吞吐量25093万吨。
5.青岛港
青岛港是国家特大型港口,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港口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口吞吐量2004年达到1.61亿吨,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7.5亿元。2005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18678万吨。
6.秦皇岛港
位于渤海岸的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矿石等。秦皇岛港以能源输出闻名于世,主要将来自祖国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的煤炭输往华东、华南等地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年输出煤炭占全国煤炭输出总量的50%以上,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全港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自动化煤炭装卸码头和设备较为先进的原油、杂货与集装箱码头,共有泊位5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7个。秦皇岛油港现有一、二期两个码头,2.5万吨级泊位两个,5万吨级泊位一个,3千吨级成品油泊位一个,年通过能力1650万吨。2004年,秦皇岛港共完成吞吐量1.53亿吨,比上年增长20.27%。2005年秦皇岛港实现吞吐量16902万吨。
7.大连港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海上运输已开辟到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线8条。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2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2005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00万TEU。全年完成港口重点工程建设投资60亿元。
8.深圳港
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深圳港口的直接腹地为深圳市、惠阳市、东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区。货物以集装箱为主,兼营化肥、粮食、饲料、糖、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石油、煤炭、矿石等。2004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1.35亿吨,增长20.33%,集装箱吞吐量1365万标准箱,增幅为28.22%。2005年,深圳港建成10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并开发建设铜鼓航道。2005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1.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19.71万标箱。
9.舟山港
舟山港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舟山市,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港口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码头岸线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183.2公里;水深大于2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为82.8公里。全港有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8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3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1个, 2003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00万吨。港口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宁波-舟山组合港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口开发是舟山未来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2004年,全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59.26万吨。2005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超过8000万吨。
10.营口港
营口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共同组成。营口港历史悠久,对外开埠距今已有整整140多年的历史,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惟一通商口岸,以"东方之贸易良港"闻名中外。1936年港口吞吐量曾达246万吨。进入21世纪后,营口港已向深水化、专业化、多功能化的现代港口迈进。至2003年底,营口港共有生产泊位29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7个。2004年营口港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977万吨,比2003年增长45.1%,装运集装箱58.3万标准箱,比2003年增长44.7%。年度运营总收入突破10亿元。营口港货物吞吐量2005年全年实现7537万吨,集装箱运输量实现78.7万标准箱。
中国有那些输油管线?越具体越好!
华北、中部地区原油管道
华北地区有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都敷设有外输原油管道,华北地区的炼化企业,有地处北京燕山的东方红炼油厂和大港炼油厂、天津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内蒙古呼和浩特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847.4公里。
华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干线是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线,为北京东方红炼厂供应原料油。秦京线1974年4月开工,1975年6月19日投产。管道全长324.6公里,年输油能力600万吨。穿越河流11处,铁路14处,公路40处,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处。由洛阳石化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管道三公司和江汉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输油管线1968年建设,这条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条原油外输线。起点多次发生变化。总长210.5公里,年输能力500万吨。
任丘至沧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开工,4月1日投产,全长109公里,年输油能力500万吨,1983年经过改造,年输油能力770万吨。以华北油田为源头的原油管道,还有任沧复线;任沧新线,任京线(任丘至北京)、沧临线(沧州至临邑),河石线(河间至石家庄)、任保线(任丘至保定)、阿赛线(阿尔善至赛汗塔拉)。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347.5公里。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潜江至荆门),1970年建成,全长90公里,年输能力170万吨。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魏岗至荆门)和魏荆复线。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临线(濮阳至临邑)、中洛线(濮阳至洛阳)及中洛复线。
另外,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总长度859.3公里。
东北地区原油管道
东北地区是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3.5%,原油管道达3399.6公里。
大庆油田从1966年起,年产量达到1066.89万吨以后,探明的石油资源并未全面开发。1970年7月,总理和副总理,同、商议,决定提前动用大庆油田的后备资源,并决定集中资金修建大庆原油的外输管道。1970年8月3日,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开会正式筹备,命名为东北“八三工程”。
东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从抢建大庆至抚顺的庆抚线开始的,这条管道从黑龙江肇源县茂兴穿越嫩江后,向南经吉林省的松源、农安、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进入辽宁省的昌图,经铁岭,终至炼厂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抚顺。末站设在抚顺康乐屯,以支线向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供油。庆抚线全长596.8公里,其中直径720毫米的管线558.6公里,1970年9月开工,1971年8月试运行,10月31日正式输油。工程总投资2.93亿元,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庆抚线建成以后,指挥部正式组建了勘察设计研究所(以后与管道局设计院合并为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施工队伍也全部调入,正式编为管道工程一处、二处、、三处(以后更名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后的续建工程在形成了专业队伍的情况下,改变了人民战争式的做法,1972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秦皇岛管道,1973年10月开工建设了大庆至铁岭复线,1974年10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大连的管道。在此期间还建成了抚顺至鞍山炼厂、石油二厂至辽宁电厂、丹东至朝鲜新义州、盘锦至锦西石油五厂等短距离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设输油管道8条,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线2181公里,形成了以铁岭站为枢纽,联接大庆至抚顺、大庆至秦皇岛和大庆至大连的3条输油大动脉,东北管网逐步形成。
东北“八三工程”,为中国管道建设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原油管道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各项规范的基础。
华东地区原油管网
华东地区主要油田为山东胜利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建成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投入开发后,陆续建成了东营至辛店(1965年),临邑至济南(1972年)两条管道,直接向齐鲁和济南的两个炼厂输油。1974年,东营至黄岛管道建成后,原油开始从黄岛油港下海转运;1975年后,开工修建了山东至仪征、东营至临邑的管道,开成了华东管道网,原油又可从工江仪征油港水路转运。1978年建成河北沧州至临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阳至临邑的管道,华东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进入了华东原油管网。长江北岸的仪征输油站(油库)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除供应南京炼油厂用油外,通过仪征油港转运长江沿岸各炼油厂。华东地区原油管道总长度2718.2公里。
华东原油管网是从修建临邑至南京的鲁宁线时开始筹划的,后只修建至江苏仪征,仍称鲁宁线;鲁宁管道的建设,地跨山东、安徽、江苏3省。这条管道建设中,指挥部提出了“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响亮口号。鲁宁线1975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1978年7月建设投产,全长652.58公里,年输能力20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东营至辛店(东辛线),1965年元月开工,12月完工投产。全长79.36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540万吨,支线7.5公里。
临邑至济南(临济线),1973年建成投产,全长67.3公里,年输油能力110万吨,穿越大型河流3处(黄河、徒骇河、小清河),黄河穿越采用顶管方式施工。
临邑复线,1991年建成投产。全长69.5公里,年输油能力150万吨。复线穿越大小河流41处,干线公路7处,铁路3处,黄河穿越采用冲砂沉降法施工,临齐线、临济复线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东营至黄岛(东黄线),1973年建设,1974年7日投产,原长248.93公里,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后,1984年对全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管线全长245.3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1986年7月,东黄复线建成后,东黄线随即扫线停输。1998年8月23日恢复输油(东黄线输胜利油,东黄复线改输进口油),改造和恢复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四公司和胜利输油公司所属管道安装公司施工。
东黄复线,1985年开工,1986年7月17日投产。全长248.52公里,设计压力6.5兆帕,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自动化部分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陆上成品油管道
中国最早的长距离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开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长1080公里,年输送能力25万吨。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国总后勤部组织修建,由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输油管线团进行格拉线穿越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处河流,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5200多米)的严寒地区,有560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地带。冻土层厚度从几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还有厚层地下水,热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质现象。难题多,施工难度非常大。格拉线是国内首次采用的顺序输送工艺,顺序输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灯用煤油4个品种5种型号的油品。为青藏公路沿线加油站和拉萨供油,军地两用。
格拉线通油之后,不仅有利于边防战备,也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机,创造了经济繁荣。可以说石油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生活就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立了“石油经济”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离较长的成品油管道还有1995年建成的抚顺石化至营口鲅鱼圈管道,全长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管道,全长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开工建设的兰州至成都至重庆的管道,全长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
西北地区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也是早期西气东输的骨干工程,为目前国内建设水平最高的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内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和高度自动化的输气管道。1996年3月开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长918.42公里,设计压力6.4兆帕,年输气能力不加压13.2亿立方米。投产后二期加压站(榆林压气站)于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三期加压(黄河西及应县加压站)于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33亿立方米。
陕京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县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首站,终于北京石景山区衙门口北京末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个县,并穿过3条地震带,翻越吕梁山、恒山、太行山3座山脉,穿越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黄河、永定河5条大河。全线穿越河流230处、铁路21处,大型公路131处。为了适应调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张坨地下贮气库和118.5公里配套管线工程,调峰能力为500万立方米/日,年有效调峰量6亿立方米。
陕京线各项工程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先进标准。陕京线由管道设计院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大庆、长庆、四川油建公司参加施工。
鄯乌线(鄯善至乌鲁木齐),1995年9月26日开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气。全长301.6公里。穿越河流6处、铁路6处、公路79处。
鄯乌线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输气管道。首次采用环氧粉末喷涂防腐。国内首次采用同沟敷设有通信光缆,长度310.78公里。
鄯乌线也是陆上首次按照国际惯例组织施工的大型项目。引入了监理制(监理范围: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运、验收及投运一年的全过程监理)和第三方质量监督制。工程采用了总承包方式,又称“交钥匙工程”,也是国际工程市场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气藏。气藏储藏丰富,开发远景大,1996年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05.23亿立方米,1996年开始敷设输气管道。20世纪末,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达5000多亿立方米。已建输气管道有塔轮线、轮库线,西气东输至上海的干线也从这里为起点。
塔中至轮南(塔轮线)。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长302.15公里,塔轮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沙漠气线,与塔轮输油管线和通信光缆同沟敷设。
其他地区输气管道
河南濮阳至沧州(中沧线)。1985年4月1日开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沧州化肥厂供气。全长361.89公里,设计压力5.1兆帕,年输气能力6亿立方米。管道穿越铁路4处、公路38处、河流92处。首站装有引进的半人马座T4500型燃气轮机及两台离心式压缩机和配套的附属设备,是国内输气管道第一次采用压气设备。1999年19月20日更换新管,10月22日恢复运行。管道技术公司封堵作业处进行作业,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区原油管道
西北地区是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1958年在甘肃兰州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引进的现代化炼油厂——兰州炼油厂。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管道,标志了中国长输管道建设史的起点。西北地区原油管道总长4102.7公里。
花格线起于青海省西州境内的花土沟油砂山(油田集中处理),终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郊,向格尔木炼油厂供油。1987年9月开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产输油,全长435.6公里,设计压力6.27兆帕,年输油能力1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两期进行改扩建,输油能力达到200万吨。花格线采用的明线载波远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花格线也是在高原地区敷设的第一条原油管道,管线最高点大乌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条原油外输管道,原油轮至库尔勒后装火车处运,1991年7月2日开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产。全长191.79公里,年输能力100万吨至300万吨,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例如,运用卫星遥感和卫星定位技术,优化了线路走向;自动化控制使用汉语进行操作,交互式图象、图形、语言综合传输对生产单体进行监视管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作为阴极保护电源等等。
塔轮线(塔中至轮南)是我国的第一条流动性沙漠管线,75%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产,年输油能力100至600万吨。塔轮线全线302.15公里,同沟敷设有输气管道和通信光缆。
库尔勒至鄯善(库鄯线),这条管道是国内首次采用高压力、大站距方案,首次采用钢级为X65的钢管。1996年6月开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产。全长475公里,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年输能力,一期500万吨,二期1000万吨,全线采用先进的管道自动化(PAS)系统,管道穿越河流、沟渠、铁路公路33处,开都河宽736.4米,定向钻穿越,原管道勘察设计院与意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电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阳公司等单位共同施工。
马惠宁线(马岭至惠安堡至中宁)全长164公里,年输油能力350万吨,1978年8月开工,1979年6月投产。跨越河流、洪沟44处,穿越河流34处,铁路2处,公路41处,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三公司施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