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得这么离谱_油价涨是什么原因
1.踏板摩托车耗油太离谱了
2.油价又上涨,中石油是最赚钱的公司吗?
3.国际原油期货首现负值!油价会迎来暴跌吗
4.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遇到此类事情你会怎么做?
踏板摩托车耗油太离谱了
5.99元每升20元也就是大概3升多一点,也就是70公里除以3升多一点的油也就是20.965公里/升。125排气量的踏板摩托车,耗油20.965公里/升,是符合标准范围内的。
降低油耗的方法:
起步柔和,油门轻轻拧。很多老司机都非常清楚这点,地板油(猛加速)其实真的挺费油的。老司机们都没有这么加速的,刚开始快那点没用!老油条们都知道,快了能怎么着!
挡位摩托车换挡要及时。换挡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一般来说,可以听下发动机的声音,一定要结合转速表,发动机转速表与车辆速度表要差不多。油门过高或是发动机转速过低都会产生油耗偏高现象。
时刻关注胎压,正常的胎压是可以降低油耗的!胎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油耗的升高!
少刹车。但并不是不刹车啊。必要时候急刹车也是必须的!那什么时候不刹车呢?例如,前方红灯,你距离红灯还有一定的距离!提前松油门,不要挂空挡,带档溜过去,最后速度下来轻点一下刹车,这其实是个好习惯!
尽量不好半离合行车!有些带档位的车在行走闹市区时,很多人都会半离合行车,其实此时应该频繁换档,但离合尽量要彻底分享或闭合,因为半离合容易磨损离合片,导致车辆耗油!
车子少安装一些增加风阻的附件!什么遮阳伞啊、挡风板啊,尽量不要装,或者不用的时候拆掉。装了这些东西与不装这些东西的油耗肯定不一样!
踏板车起步油门要一下加到中速!因为踏板车是无级变速,只有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数量,无级变速才会减少动能损耗,节约燃油。所以,骑踏板车起步最好不要慢慢加速。
勤保养,公里数够了,或者说时间到了,该去保养就去!别觉得没有必要。发动机烧机油、火花塞点火不强、空滤堵塞、传动机构磨损、行走装置磨损等等,都会直接增加油耗!
油价又上涨,中石油是最赚钱的公司吗?
英国《金融时报》30日发布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石油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排名第一的公司。一直以来,中石油头顶“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光环,不过中石油的一世英名却毁在A股上,因为A股上市后几乎套牢了所有的投资者,市场上也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的“千古名句”。
4年分红赚4倍,其实是本糊涂账
在所有的责难声中,最严重的指控是对境外投资者回报慷慨,而对A股投资者吝啬相待,甚至干脆说是把中国人的钱财收集起来送给外国人,大有崇洋媚外的意味。有一个流行甚广的说法,称当初中石油在境外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而上市4年海外分红累计高达119亿美元。可是,事实果真这样吗?
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中石油必须给全体股东同等分配股利,考虑到中石油的承诺——分配的红利是净利润的45%,按照四年分红4倍的说法,这就几乎意味着中石油一年赚了两个中石油,而且是连续4年如此,等于4年之后当年的一个中石油变成了8个中石油,这不是太离谱了吗?再赚钱的公司也不可能赚这么多的钱啊,更何况这是一个基数庞大的巨无霸呢!
为什么一个明显不靠谱的说法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并以讹传讹呢?主要原因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掌握中石油在境外上市时的完整资料。中石油在境外发行了210.989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1.27港元,29亿美元应该就是发行H股时募集的资金。但是中石油还在美国发行了存托股份,存托股份并非是真正的股票,一份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100份H股,它的发行并不增加股本,但是投资者持有存托股份在分红上享受与A、H股股东相同的权利。因此中石油在境外募集的资金总额应该不止29亿美元。而且即使根据常识判断,所谓募集29亿美元4年回报119亿美元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公司这么赚钱,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上市了,哪有肥水硬要流入外人田的道理呢?
错的不是中石油,而是我们
那么,中石油到底有多赚钱呢?年报资料显示,中石油在发行A股之前,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1333.62亿元(同比增28.4%)和1422.24亿元(同比增6.6%),这两年H股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180325元和0.154699元。发行A股之后,2007年和2008年的合并净利润为1456亿元(同比增2.4%)和1137.98亿元,这两年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156859元和0.14953元。由此可见,中石油的红利分配其实也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处于一般水平,并且相对稳定。
从中石油这4年的红利分配情况看,每股按面值计算的4年回报率为64%,就算此前几年的利润再多一点,但也不可能有每年按IPO投资额100%回报的好事。有一家媒体甚至言之凿凿地说,“仅2005年中石油就向香港、纽约等股民散掉600.12亿元的真金白银”,这真是匪夷所思。中石油2008年按总股本18302097.78万股为基数的分红总额也只有273.67亿元,而2005年的每股分红仅比2008年多0.030795元,且当时还没有发行A股,总股本基数比2008年要小,怎么可能仅向香港、纽约等股民就分红600.12亿元呢?这显然是将中石油给全体股东的分红误解成仅仅是给境外股东的分红。
显而易见,那些关于中石油给境外投资者分配了远远超过募资额的红利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同时又因为当时巴菲特买入中石油H股狂赚600%的暴利效应,使得大家都深信中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导致很多投资者都为这么好的公司在境外上市让外国人赚钱而忿忿不平,不断呼吁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让大家分享富得冒油的中石油。终于,中石油来了,很多投资者48元的高价都敢追着买,越套越深以后才发现,原来靠中石油分红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即使按10元的价格来算,股息比一年期存款利息还低。
现在骂也好、恨也好,大都无济于事了,因为,不是回归之后中石油变小气了,而是我们原本就理解错了。
国际原油期货首现负值!油价会迎来暴跌吗
不知为何,今年这头几个月总是过得不太平,先是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紧随其后的就是美股多次熔断,再之后全球负利率蔓延,就在昨天,国际油价也出现负值。北京时间4月20日,即将到期的美国WTI?5月原油期货合约出现暴跌,跌幅超过300%,创下近月合约历史最低收盘水平和单日最大跌幅,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是石油期货自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轻质原油期货交易以来,首次跌入负数交易。
为何石油期货价格会出现负值?
首先,需要声明的一点就是5月石油期货价格出现负值并不代表如今石油价格也是负值,仅代表石油运输储存成本大于石油价值。截止北京时间4月21日中午12时,WTI美国原油价格为21.3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25.36美元/桶。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断崖式暴跌,加之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短暂但丑陋”的产油冲突,导致石油产能严重过剩。而由于前段时间各国纷纷大幅抄底石油与石油消费低迷的缘故,致使全球石油储存空间濒临极限。这眼看5月期货的交易截至日期(北京时间4月22日)就要到来,如果不赶紧处理掉手上这些“烫手的山芋”,意味着将要收到数万加仑的石油现货,对于交易员来说,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找到储存的空间或者储存价格高的离谱,交易员为了防止与数万加仑的实物石油“网恋奔现”,无奈只能选择亏本平仓。
尽管欧佩克等主要产油国已经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将削减970万桶的日产能,以试图结束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并稳定油价,但是此项协议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影响油价,这也就意味着WIT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的现象大概率会在10天内结算的布伦特原油6月份期货合约中重演,同时伴随着WTI原油跌至负值,美国所有品类的原油期货均跌入负值区间。
为何油价这么低,全球大部分油井还在产油?即便是目前油价持续低迷,储存成本持续高涨,但全球各国的大部分油井还是在持续产油。因为油价走低只是暂时的,并且关停油井所带来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据业内相关人士称,地层内的原油并不是安安稳稳躺在地壳中,它会随着地层的动态变化而持续流动。
目前油井产油可以使地层内的流体达到某种平衡,而一旦关闭油井,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很有可能导致再重新开启油井时产量降低,甚至直接无法重新开采出石油,再加之短时间内重新开井的花费要远远大于油井持续运作的成本等原因。所以对于众多“靠卖油吃饭”的国家来说,一旦油井产量出现问题,国家经济将会受到重挫,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油价低,产油国还是要继续产油。 国内油价会不会受影响?今年来,我国共经历了7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呈现出“三跌四搁浅”的格局,截止目前因国际原油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发改委调价窗口已经连续2轮不做调整,虽然目前石油输出国在削减产量,但是距离达到供需平衡还有一段路要走。以现如今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情况来看,预计短期内石油需求仍将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原油价格也将继续维持在20-30美元之间,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情况将在上半年内持续。
但在另一方面,国内的成品油供给体系,与海外还存在较大差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次期货暴跌出现负值,主要是海外原油存储能力造成的,对于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造成暴跌。成品油价格继续下行是肯定,但下跌的幅度不足以称之为暴跌。同时暴涨暴跌对于成品油供给体系内的企业都是不良影响,平缓调整对于整个行业更为健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乘网约车提出开空调被拒载,遇到此类事情你会怎么做?
事情发生在北京,具体的经过是:打车男子上车后要求司机大哥开空调,双方交涉几轮之后,最终司机大哥以单价太低、成本太高为由,将打车男子扔在路边。
有必要说明的是,打车男子在讲述双方的“争执”时,自认为所提的要求不过分,但是司机大哥却让他找“网约车公司”(平台方)反馈,而且争执后司机大哥最终的拒载理由是“影响到了驾驶心情”,所以打车男子不仅认为司机大哥的回应无法理解,就连态度也是难以接受。
就事论事,这事要硬掰起来,司机大哥肯定输。毕竟乘客要求司机开空调的行为并不过分,至于司机大哥强调单价太低、成本太高显然只是“他自己的算法”,真要是以法律准则下的服务标准审视,显然“他自己的算法”是讲不通的。
因为就开空调来讲,它属于配套服务,而非是附加服务。就此而言,司机大哥拿“单价太低、成本太高”来搪塞打车男子,显然有点不讲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去“共情”司机大哥跑车辛苦,挣钱不易。但是把这个当作不提供服务的前置原因,显然是不可以的。
只是从双方的“争执”中我们会发现,司机大哥显然把“跑车辛苦,挣钱不易”当成是不提供服务的前提了。虽然司机大哥强调的是“单价太低、成本太高”,但是翻译过来不就是“跑车辛苦,挣钱不易”吗?
就此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双方的“争执”来回(核心对话内容)。打车男子:“天这么热,我要开空调怎么了。”司机大哥:“接的这个单子价格便宜,你可以跟平台投诉我。”打车男子:“你开不了车就别做司机。”司机大哥:“你影响到我心情了。”
平心而论,将打车男子的讲述和双方的“争执”来回结合起来看,虽然司机大哥不提供空调服务错在先,但是双方之所以从“争执”走向“闹掰”,说到底,沟通的氛围才是主要问题。要知道,但凡打车男子的态度平和些,司机大哥也不至于就以“单价太低、成本太高”就把他扔在路边。
之所以这样强调,并不在于为司机大哥说话或追认打车男子是否有错,而是即便打车男子在法律准则下再怎么占理,也不能在态度上忽略该有的平和。因为就人与人的互动和接触来讲,法律终归是平衡的艺术,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评判事务的是非,但却不见得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