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多少钱一克_100斤钛合金价格
1.钛合金是什么材料
2.什么是钛合金
3.钛合金的密度是多少
4.航空铝合金和钛合金哪个好
5.为什么钛并不贵,但钛合金的产品却都很贵呢?
6.为什么汽车发动机没有用钛合金做的
7.鲸鱼是肉做的,潜入万米深都没事,为什么钢铁打造的潜艇容易被压扁?
8.钛合金小孔质量对使用有什么影响
钛合金是什么材料
钛合金是一种复合金属材料。钛合金是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它的主要基本成分是钛,再加入一些其他元素,然后化合。结合的材料是钛合金,所以称为复合金属材料。但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后,成品钛合金以银灰色和银白色为主。
钛合金材料的应用
钛合金材料也用在我们平时开的车上。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重型车辆,包括一些赛车,也使用钛合金材料。但汽车使用钛合金材料后,可以有效降低油耗,甚至可以有效控制车辆产生的尾气排放。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使用比例其实很高,60%的钛合金材料都用在了航空航天领域。
什么是钛合金
问题一:钛合金是什么材料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钛合金主要用于龚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
问题二:钛合金是什么材质 金属钛 材质,性能非常好,重量轻,比重为钢的一半。强度高,与不锈钢相同。加工难度大。
问题三:钛合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性能好,韧性和抗蚀性能很好。另外,钛合金的工艺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难,在热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还有抗磨性差,生产工艺复杂。钛的工业化生产是1948年开始的。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使钛工业以平均每年约 8%的增长速度发展。目前世界钛合金加工材年产量已达4万余吨,钛合金牌号近30种。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业纯钛(TA1、TA2和TA3)。
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钛合金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60年代中期,钛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业中应用,用于制作电解工业的电极,发电站的冷凝器,石油精炼和海水淡化的加热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等。钛及其合金已成为一种耐蚀结构材料。此外还用于生产贮氢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等。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中使用的一种新的重要结构材料,比重、强度和使用温度介于铝和钢之间,但比强度高并具有优异的抗海水腐蚀性能和超低温性能。钛合金1950年美国首次在F-84战斗轰炸机上用作后机身隔热板、导风罩、机尾罩等非承力构件。60年代畅始钛合金的使用部位从后机身移向中机身、部分地代替结构钢制造隔框、梁、襟翼滑轨等重要承力构件。钛合金在军用飞机中的用量迅速增加,达到飞机结构重量的20%~25%。70年代起,钛合金民用机开始大量使用钛合金,如波音747客机用钛量达30公斤以上。马赫数小于 2.5的飞机用钛主要是为了代替钢,以减轻结构重量。又如,美国SR-71 高空高速侦察机(飞行马赫数为3,飞行高度26212米),钛占飞机结构重量的93%,号称“全钛”飞机。当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从4~6提高到8~10,压气机出口温度相应地从200~300°C增加到500~600°C时,钛合金原来用铝制造的低压压气机盘和叶片就必须改用钛合金,或用钛合金代替不锈钢制造高压压气机盘和叶片,以减轻结构重量。70年代,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用量一般占结构总重量的20%~30%,主要用于制造压气机部件,如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铸钛压气机机匣、中介机匣、轴承壳体等。航天器主要利用钛合金的高比强度,耐腐蚀和耐低温性能来制造各种压力容器、燃料贮箱、紧固件、仪器绑带、构架和火箭壳体。人造地球卫星、登月舱、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 也都使用钛合金板材焊接件。
问题四:钛合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强度高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g/cm3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强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强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见表7-1,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目前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2)热强度高
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3)抗蚀性好
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但钛对具有还原性氧及铬盐介质的抗蚀性差。
(4)低温性能好
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因此,钛合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5)化学活性大
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含碳量大于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0.1~0.15 mm,硬化程度为20%~30%。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6)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
钛的导热系数λ=15.24W/(m.K)约为镍的1/4,铁的1/5,铝的1/14,而各种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钛的导热系数约下降50%。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约为钢的1/2,故其刚性差、易变形,不宜制作细长杆和薄壁件,切削时加工表面的回弹量很大,约为不锈钢的2~3倍,造成刀具后刀面的剧烈摩擦、粘附、粘结磨损。
问题五:钛合金的分类 钛是同素异构体,熔点为1668℃,在低于882℃时呈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称为α钛;在882℃以上呈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称为β钛。利用钛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其相变温度及相分含量逐渐改变而得到不同组织的钛合金(titanium alloys)。室温下,钛合金有三种基体组织,钛合金也就分为以下三类: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中国分别以TA、TC、TB表示。 它是双相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组织稳定性好,有良好的韧性、塑性和高温变形性能,能较好地进行热压力加工,能进行淬火、时效使合金强化。热处理后的强度约比退火状态提高50%~100%;高温强度高,可在40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其热稳定性次于α钛合金。三种钛合金中最常用的是α钛合金和α+β钛合金;α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最好,α+β钛合金次之,β钛合金最差。α钛合金代号为TA,β钛合金代号为TB,α+β钛合金代号为TC。钛合金按用途可分为耐热合金、高强合金、耐蚀合金(钛-钼,钛-钯合金等)、低温合金以及特殊功能合金(钛-铁贮氢材料和钛-镍记忆合金)等。典型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见表。热处理 钛合金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不同的相组成和组织。一般认为细小等轴组织具有较好的塑性、热稳定性和疲劳强度;针状组织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蠕变强度和断裂韧性;等轴和针状混合组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问题六:钛合金和不锈钢 有什么区别 一软一硬,共同点就是不生锈。
问题七:钛合金的用途以及种类? 钛合金的分类
钛是同素异构体,熔点为1720℃,在低于882℃时呈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称为α钛;在882℃以上呈体心立方品格结构,称为β钛。利用钛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使其相变温度及相分含量逐渐改变而得到不同组织的钛合金(titanium alloys)。室温下,钛合金有三种基体组织,钛合金也就分为以下三类: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中国分别以TA、TC、TB表示。[编辑本段]钛合金的用途 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性能好,韧性和抗蚀性能很好。另外,钛合金的工艺性能川,切削加工困难,在热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还有抗磨性差,生产工艺复杂。钛的工业化生产是1948年开始的。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使钛工业以平均每年约 8%的增长速度发展。目前世界钛合金加工材年产量已达4万余吨,钛合金牌号近30种。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业纯钛(TA1、TA2和TA3)。
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60年代中期,钛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业中应用,用于制作电解工业的电极,发电站的冷凝器,石油精炼和海水淡化的加热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等。钛及其合金已成为一种耐蚀结构材料。此外还用于生产贮氢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等。
百度上有?
钛合金的密度是多少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1g/立方厘米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密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密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扩展资料
钛合金的种类
1、碳钛合金(英语:Carbotanium)是揉合了钛合金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同时拥有钛合金的高强度和韧性,亦不失碳纤维轻巧的特质。?
2、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它的伸缩率在20%以上,疲劳寿命达1*10的7次方,阻尼特性比普通的弹簧高10倍,其耐腐蚀性优于目前最好的医用不锈钢,因此可以满足各类工程和医学的应用需求,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功能材料。
百度百科-钛合金
百度百科-碳钛合金
百度百科-镍钛合金
航空铝合金和钛合金哪个好
颜色不同:钛铝合金是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密度不同:钛的密度为4.54g/cm3,比钢轻43%,比久负盛名的轻金属镁稍重一些。机械强度却与钢相差不多,比铝大两倍。
用途不同:钛合金制成飞机比其它金属制成同样重的飞机多载旅客100多人。制成的潜艇,既能抗海水腐蚀,又能抗深层压力,其下潜深度比不锈钢潜艇增加80%。同时,钛无磁性,不会被水雷发现,具有很好的反监护作用。
铝合金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比如铝合金门窗。铝合金的用途更广。
为什么钛并不贵,但钛合金的产品却都很贵呢?
有如下几个原因:
1.海绵钛必须用电炉重新熔铸才能变成可以用的钛锭,而钛在高温下很活泼,加工起来很困难;
2.纯钛很软,一般不适合作为钛产品使用,所以需要重新加入其他的元素。比如航空工业中常用的钛-,要掺入很多的其他元素,提高金属性能。(我也不知道要加入啥)
3.钛很难机械加工。这东西其实并不硬,但是很“黏”。我用锉刀锉钛-的刀柄,锉刀的纹路很快就被挫下来的渣渣填满了。据说,由于速度低了钛根本削不动,速度高了太热的话钛会氧化,普通的加工中心根本没法加工钛合金制品。。。。。。。
4.钛用来做眼镜更是难上加难。镜框的构架都很细,需要大量的精细的加工,对于钛这种特别难加工的物质来说绝对是个大挑战。此外,钛合金镜框还涉及到钛合金焊接技术,这技术难度更大。钛合金加工技术的难度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全世界设计飞机的人,只要能通过结构优化采用铝合金的,坚决不采用钛合金,因为钛合金的加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钛合金焊接金属难度有多大呢?
到现在也就是毛子和美帝的钛合金焊接技术过关,能用在飞机上。哦对了,我兔也从毛子那里弄来了钛合金焊接技术,据说现在还不错。
毛子的钛合金焊接技术好,钛矿也多,于是用钛合金造了几条潜艇,潜深最大的超过1000米,至今独步天下。
为什么汽车发动机没有用钛合金做的
顶尖的汽车引擎是有用钛合金的,但仅限于其中一些高磨损部件,不可能整个都用钛合金。(钛合金加工难度和成本都不是开玩笑的,厂商是要赚钱的,客户也不是傻子。)
大几千甚至上亿的车,不外乎超跑或超豪华轿车。
超豪华轿车并不追求极致性能,它的发动机工况非常好,甚至比路面上的绝大多数车都要好,因为没几个人会拿劳斯莱斯跑拉力赛。所以现有的发动机对超豪华轿车来说绰绰有余。
超级跑车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的减轻自重,钛合金发动机会比铝合金发动机重1倍。
另外,汽车不是发动机强就行,你的变速箱和传动顶不住这么高的动力输出,你的发动机就算有2000匹马力2000扭矩那也白搭,信不信你一脚地板油,发动机还在咆哮,变速箱已经歇菜了?那除了发动机,变速箱是不是也要换个钛合金的?
我换个简单点的说法:假设用钛合金做一个900匹6.7升V12发动机,重量会增加300公斤(换算为整套动力总成接近1吨)保守估计成本增加200%(光发动机就150万块)输出提升20%(大概200匹)
同样增重300公斤和100万预算,厂商在发动机材质不变的情况下加3个电机再换一个顶级的变速箱,输出最少提高400匹。
你觉得厂商和客户会选哪个方案?
钛合金可以做汽车发动机吗?技术上完全可以,但也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鲸鱼是肉做的,潜入万米深都没事,为什么钢铁打造的潜艇容易被压扁?
鲸鱼是肉做的,潜入万米深都没事,为什么钢铁打造的潜艇容易被压扁?
深海巨大的压强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左右,海洋中最深的区域为海平面以下11521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由于深海压强大、温度低、氧气含量、自然环境异常恶劣,人类对海洋的探测,目前来看总体上还是非常低级的水平,有科学家表示,人类对海洋的认知,还没有对太阳系内的诸多星体熟悉。单拿深海里的压强来说,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来推测的话,海平面以下1000米的地方,物体所承受的海水压强就是海平面的近100倍,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上百吨物体的重量。所以进行深海探测,如何克服海水巨大压强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探测深海自然环境特征,除了人们放置的使用特殊材料和工艺制作的无人探测器以外,潜艇也是应用较多的一个人造物体。然而,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一般的潜艇平均下潜深度只有几百米,而一些军事领域的核潜艇下潜深度要大一些,不过也只达到1200米左右,再深的话,潜艇就会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会使潜艇外壳发生塌陷,不但对潜艇结构产生危害,也对潜艇内部的工作人员生命 健康 产生严重威胁。
压力平衡问题
相比之下,海洋中的鲸鱼下潜深度则普遍要大一些,特别是对于经常捕食深海中大王乌贼的抹香鲸来说,下潜深度可以超过2000米。说到这里,有些人不禁疑惑了,鲸鱼的肉身在抵抗海水巨大压强方面,为何会比钢铁打造的潜艇要厉害呢?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压力平衡的问题。一个容器、或者在此基础上拓展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要其边界组成物质的强度够大,理论上这个容器就可以抵挡内部和外部产生的压力差,使得这个封闭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个钢球、一块玻璃、一根铁棒,或者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如果将它们沉入海底,那么这些物体的表面所受到的向内的海水压力、向外的支持应力一般都会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物体表面的形状也几乎不会产生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形变。
潜艇为何不能下潜很深
但是潜艇就不行了,在其正常工作时,其内部必须要保留充分的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在同等深度下,潜艇外部和内部所给予外壳的压强值,与海水和空气的密度成正比,而海水的密度要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潜艇下潜得越深,海水给予外壳的压强与内部空气对外壳的压强差值会越来越大,潜艇外壳就越来越倾向于内塌陷。目前,应用到打造大型核潜艇结构的物质为钛合金,而且还会采用双层壳体的结构,这样就极大提升了在不牺牲内部工作性能前提下的下潜深度。虽然如此,1200-1300米从目前来看,已经达到了这种钛合金的耐受极限,毕竟此时潜艇壳体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每平方米100多吨了。
拿人体这一血肉之躯为例,其实应对深海巨大压强方面显然能动性极差,因为我们无法靠自主调节,来增强体内的压强环境,从而达到内外压力的平衡,所以只能在身体的极限承受阈值范围内进行下潜,目前在无装备加持下的最深下潜纪录为113米,有装备保障条件下的最深纪录为332米,而且还是在经过严格、科学的系统培训下完成的。在陆地上包括淡水中、浅海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们,一般也都具备深海潜水的能力。
鲸鱼的身体优势
但是,鲸鱼则不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海洋自然环境,特别是增强深海觅食和捕食能力,在能够达到维持身体内外压力平衡这个目标的生存胁迫下,身体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肺的收缩能力超强。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鲸鱼肺会发生不同程度地收缩,特别是当下潜到100-200米时,肺泡的大部分空间都已被完全压缩,不再进行气体的交换,也没有了大块区域的空间结构,这样就有效避免产生身体内部巨大的压力差。
二是肌肉和骨骼的韧性超强。鲸鱼的骨骼非常容易弯曲,特别是对于肋骨、脊椎骨和胸骨来说,其连接处比较灵活和松驰,一方面为有效调节身体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而进行收缩,并且有效包裹和保护心、肺等内部重要器官。与此同时,鲸鱼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性演化得很强,这样在抵抗外界巨大压力方面,就会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鲸鱼的皮肤也异常坚韧,组织内部还充满了体液,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维持身体内外的压力平衡,不至于对内部产生巨大伤害。
三是鲸鱼大脑中的脑油物质密度会相应发生变化。当外界海水温度变低时,鲸鱼大脑中的脑油物质密度会变大,特别是当低于20摄氏度以后,会变为类似固体脂类的形态,从而大幅度提高对外界压力的抵抗和感应能力。
四是血液贮氧方式也有利于深海环境。由于在深海环境中,鲸鱼的肺已经被无限压缩,基本不具备换气能力,此时为了维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原本通过肺吸进来的氧气,绝大部分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血球素有效结合起来,以供深海潜行时所需。
鲸鱼的下潜也有限度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虽然鲸鱼在身体结构上已经演化为非常适应深海环境了,但是它们下潜的深度、持续下潜的时间都有着明显的限制,在下潜深度上,就连能力最强的柯氏喙鲸,也突破不了3000米,而在上千米的深海中持续潜行的时间也顶多1个多小时,超过这两个极限,鲸鱼的血肉之躯也承受不住。
答:鲸鱼在下潜过程中,肺部逐渐缩小,使体内压强增加,用来平衡体内外的压强。
水压水中压强和水深有关p=ρgh,深度每增加10.3米,压强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在1000米的深度下,水压高达97个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970吨的重量。
鲸鱼的身体经过长时间演化,已经进化出适应深海潜水的能力,但也是存在极限的,一般鲸鱼只在500米以上的浅水区活动,而抹香鲸最高可以下潜到2000米,再深的话鲸鱼身体也承受不了。
而军用核潜艇,一般最大下潜深度在300米左右,就算是特制的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也就700米,无法和鲸鱼的下潜深度相比较。
原因当鲸鱼潜入深水区后,鲸鱼的肺部大大缩小,体内压强增加,用来抵抗体外的水压,使得体内外压强平衡,这就是鲸鱼不被压扁的原因;但是鲸鱼体内的压力增加也是有极限的,超过极限之后,鲸鱼身体也无法承受。
由于核潜艇需要载人,人体所处的大气压强,需要保持在1个大气压左右,内部压强没有多大调节的余量,于是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潜水艇内外压强差越来越大。
核潜艇不具备鲸鱼那样,用增加内部压强的方法来抵抗深水压强的能力,只能靠着金属结构硬抗,所以核潜艇的下潜深度非常有限。
但是对于科学研究用的深海潜水器,本身结构简单,还采用了多层逐级增压的结构设计,所以能下潜到海底1万米的深度。
其他例子生物经常用到类似的原理,来适应高压环境,比如在马里纳亚海沟1万米处的生物,体内充满高压体液,来平衡体内外压强。
甚至我们人类都是这样做的,一个大气压强为101.325kPa,相当于每平方米皮肤承受10吨的重量,但是我们人类体内的压强也在一个大气压左右,于是体内外压强基本平衡,人体就不会被大气压强压扁。
海水压力,是指一定高度的海水柱作用给其底部1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力。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一个大气压,海底1000米,压力大概为100个大气压。一个大气压是0.1Mpa,也就是1公斤压力每平方厘米。100个大气压就是10MPa。10Mpa压力是极为恐怖的,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的重量。
鲸鱼, 作为大海的霸主,其潜水能力很强。但是,要纠正一点,即使是鲸鱼也无法潜入10000米深。长须鲸可在水下300-500米处待上1小时。齿鲸道抹香鲸能潜至两千米,并在水中持续2小时。萄牙首都里斯本权附近海域的2200米水深处,发现被电缆缠绕而窒死的抹香鲸,这是迄今为止哺乳动物潜水最深的记录。
2200米深度,就相当于2000多吨的压力作用在鲸鱼的身体上。血肉之躯是如何扛得住恐怖压强的呢?不得不感叹造物的神奇,鲸鱼虽然是哺乳动物,但也具备鱼类的一切外形特征。为适应环境,鲸鱼的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极为的细密,骨骼容易弯曲,尤其鱼皮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
不仅如此,鲸鱼还有特殊的生理结构来抵抗水中压强。就拿抹香鲸来说,其大脑中有一种脑油物质,脑油在低于29度温下慢慢凝固,这样就使得密度增大,重心前移,便能潜入更深,在深水区中,鲸的肋骨与胸骨、脊椎骨的连接很松弛,潜水中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收缩,肺也随之收缩,水深约到100米以下肺泡就完全收缩起来,不再进行气体交换,鲸鱼的血液会富含氧气,而肺部却能大大缩小,这样的状态下,鲸鱼身体内部压强足以抵抗外部水压,而肺部不会受到伤害。
潜艇的艇壳由耐压板,网状支撑系统和主受力结构构成,这种刚性结构在下潜中,不能像鲸鱼一样软性调节,只能靠应力支撑。潜艇下潜时,潜艇的耐压结构要承受强大的深水压力。潜艇的耐压结构的部位有耐压船体、耐压指挥室、耐压液舱和横舱壁等。潜艇的耐压船体一般由高强度钢质壳板、肋骨和横隔壁等构成。壳板是保证潜艇强度的主要构件,肋骨呈环形,横向地布置在壳体内部或外部。现代潜艇的耐压结构强度可以保证潜艇下潜到300~900米的深海。一旦潜艇外部高强度钢板无法支撑海水压力时,充满空气的潜艇内部与外部海水之间的压差会挤瘪整个潜艇,就如同气球被压爆。
钛合金小孔质量对使用有什么影响
市面上的钛合金锅100%都是假的,钛合金不可能拿来做锅。
从专业的角度说,一般被称为“某某合金”的金属材料,那么这种合金材料其中“某某”这种元素的含量是很高的,一般在50%以上。就像“钛合金”一样,其中钛元素的含量绝对是50%以上。
钛合金不能做锅子的原因有几点,都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1、钛合金有个特性“热传导系数低”,通俗的讲就是“传热速度慢”。传热慢怎么炒菜啊?锅底都烧红了,锅边还是冷的。
2、钛合金是机械加工行业内公认的最难加工的材料之一,其加工成本相当高,是其材料成本的数十倍甚至百倍,这是钛合金制品卖得贵的原因之一。假设用钛合金做一口锅,重1-2公斤,钛合金材料500元一公斤,加工费算十倍,光加工费就几千上万了,这口锅价格不菲啊。
3、钛合金在特定情况下会燃烧。条件是:细小的钛合金碎屑,在200度左右的温度就会燃烧。钛合金密度较低(约是钢材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间),材料较软,锅铲和锅接触难免会铲些金属碎屑,家用的天然气灶温度能到达300度。那岂不是炒菜时就引发火灾了啊?
一些大型加工钛合金时都是用液氮作加工冷却的,可想而知钛合金不是那么容易加工的。
现在的商家用钛合金做宣传噱头,都是觉得钛合金制品贵,从来都没有仔细了解过原因。钛合金制品贵,不是因为材料本身贵,而是因为加工难度高,加工费贵。也没有仔细了解过钛合金的特性,根本就不能拿来做锅的材料。现在市面上宣传的什么钛合金锅全是假的,估计就是什么铝合金、合金钢等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