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万以上的车什么车比较好?

2.海外6秒破百,国内12秒破百还能卖更贵?这些车还是有点差距

3.德国汽车在中国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在美国销量却不尽人意?

4.不同经济部门的石油消费对比

5.日系车、德系车与美系车,哪个更加省油?

6.养车成本最低的豪华车是哪款?求推荐。

10万以上的车什么车比较好?

美国油价最低的车_美国油价最高的时候多少钱

可以考虑:

,爱丽舍10.8万(发动机功率78KW0。1.6--8V的7万多(不带ABS发动机功率65KW),1.4的6万多(不带ABS发动机功率55KW)

理由:

1、前提是经济型家庭用车。

2、此车比同等车都宽1702,里面显得宽敞,驾驶舒适。

3、成熟产品,多年改进。

4、安全性能好,ABS、安全气囊

5、减振效果好,四轮悬挂,后轮随动特有技术。

6、功率大较大,动力十足78KW。

7、耗油量较小,理论6.1升,实际6.5左右,(经过实际操作)

8、价格合理,降价空间很小。

9、养护便宜10000公里200元,千里马、飞渡5000公里保养一次价格分别在200-370元。新车配件也贵。

10、两厢车短,自如灵活,此车对于50岁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不足:样子一般 ,声音稍大(高速车的特点)。

三思,有钱买好的,一分钱一分货。

现在汽车发展这样快,家庭用车一般一年1-1.5万公里,10年不用大修,等不到10年就换了.

买车如何选配置

现如今,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在买车之前,消费者为买到自己中意的爱车,除关注车的性能、外观以外,往往也很关心车的配置。新车层出不穷,给车安装的配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有很多准车主们在面对这些选装配置时无所适从,究竟哪些配置是普通家用经济型轿车必备的?配置高价格便宜的车性价比就一定高吗?

■ 了解各项配置的功能,明明白白买车

按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汽车的配置分为安全性配置、舒适性配置和便利性配置三大类。安全性配置一般是指提高车辆安全性能的装备,分为主动安全性配置和被动安全性配置两种。主动安全性配置,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安全装置,现在10万左右家用轿车上普遍装备的ABS 和EBD 都是属于主动安全性配置。车辆级别越高,主动安全性配置也丰富,而且这些配置往往也是厂家市场宣传的重点,如宝来的ASR(驱动防滑系统),速腾、凯旋的ESP(电子稳定程序)等。所谓的被动安全装置,则是指车子发生意外后,对乘坐人员或车子本身起被动保护作用的装置,如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车轮防盗螺栓、发动机防盗系统等。舒适性配置,顾名思义,是指提高驾乘者舒适性的装备。常见的舒适性配置有:天窗、CD音响、车载DVD、空调、座椅加热、冷藏箱、巡航定速、中间扶手、电动腰部支撑、灰尘花粉过滤器、绿色隔热玻璃等。便利性配置是指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操作动作或降低操作难度的装备。常见的便利性配置包括:卫星导航系统、助力转向、自动雨刮器、智能全自动空调、遥控中央门锁、动力转向系统、电控后视镜、电动调节座椅、电动遮阳帘、可折叠后座椅、后备箱及车门遥控开启装置、语音提示等。

■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合理配置

一直以来,盲目追求高配置,是国内汽车消费,特别是高档车消费的一大特点。很多车型,销售最好的往往都是那些配置最高的,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比的往往也是谁的配置多,大家挂在嘴上的所谓“性价比”实际上变成了“配置价格比”。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又有多少配置是我们经常用得上的呢?比如,有些车配置了座椅记忆功能和带记忆功能电动外后视镜。如果是私车又是一个人开,有个电动调节坐椅和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就足够了,座椅位置的记忆功能显然就有点多余了。再比如,现在民用卫星导航风头正劲,很多车型都装备了车载GPS。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车路不熟使用卫星导航本来是个很方便的事,但由于目前国内配套的民用电子地图效果并不是很好,更新速度又慢,而且,即使有电子地图,其系统复杂的操作一时半会也难弄明白,所以在多数车上卫星导航基本上只是一个豪华的摆设。另外,像定速巡航、加热座椅这些配置,只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要是买车就为了上班、下班,那估计花大把银子买来的这个设备也就是一个摆设。

列举这么多的配置,其实都是想让您明白,车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买,很多没必要的配置是需要付出更多血汗钱的。况且,在油价飞涨的今天,一切豪华电子设备的使用,都是要以增加油耗为代价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这些配置,冷静考虑这些配置到底有没有用,今后在用车过程中用到的几率到底有多少,再考虑一下为这些配置花钱划算不划算,对于以车代步的工薪阶层来说,能节省一些是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用车挑选配置,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安全性配置。除了国家强制要求的安全带外,最好还要有ABS、前安全气囊,车身的安全防撞设计则是必须的。其次是考虑舒适性配置。尽量挑选自己认为最实用的舒适性配置,没有必要为一些难得一用的配置买单。一些善于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厂家和经销商,往往在看得见的舒适性配置上下足了功夫,如中央扶手、遥控钥匙、真皮座椅等,用它们博得消费者的欢心。但殊不知有些厂家往往在看不见的配置上投机取巧,能不配的就不配,能用低档的就不用先进的。同样是ABS,有些车配备的可能就是较低级的双通道式;同样是发动机电子防盗,简单的继电器式就要比电子芯片式差很多。国产中低档车型的原装CD机、音响喇叭效果都很一般,相同价位到配件市场里买一套装上,效果则要好很多,因此在选车时对原车音响设备其实并不必过于在意。至于便利性配置,可以放在最后考虑,但并不是说便利性配置不重要。像室外温度计、多功能折叠座椅、可遥控开启的车门,甚至是杯架,这些看似简单的配置都会为日后的使用带来极大方便,相同价位下,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随便翻翻某一款车的配置表,我们不难发现厂家对车辆款型的划分除了发动机排量和变速器外,大多都以舒适性和便利性配置进行区别。比如手动1.6 升伊兰特有标准型和豪华型两款,厂家定价分别为11.28万和12.38万,两者价格相差1.1 万元之多。从配置表上看,豪华型比标准型多出的配置有:倒车雷达、电动天窗、外后视镜加热功能、淡蓝色VDO 仪表盘、6/4 可拆分折叠后座椅、后座水杯架、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座椅腰垫、后座中央扶手、遥控钥匙及防盗报警、手机免提/ 语音提示功能、灯光提示点火钥匙孔、行车电脑,一共十几项配置。其中,手机免提功能只有特定款型手机方可使用,因此此项配置基本用不上。倒车雷达和遥控钥匙及防盗报警可以另行安装,总安装费用在1千元以内。除去价值3千元的电动天窗以外,剩余的全部配置价值在7千元左右。单独对驾驶员来说,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座椅腰垫、行车电脑是最为实用的装置,6/4 可拆分折叠后座椅、后座水杯架、后座中央扶手等则是更适合家庭用户的配置。具体选择两款配置车型的哪一款,就要看自己的喜好和用途了。

■ 理性看待配置变化

就像现在的电脑操作系统一样,更新版本越来越快,占用的硬盘容量也越来越大,但我们所熟知并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却非常有限。虽然这样,现在更多汽车生产厂家仍想方设法增加车辆配置吸引消费者,甚至是利用高档配置进行炒作。改款车上市增配不增价,在消费者眼里被看作是莫大的优惠,但“买家不如卖家精”。配置虽然提升,但是材质是否缩水我们无法考证。因为单从表面理解,厂家的增配不增价必然会导致其利润的降低。不少厂家甚至表示某些车型已经几乎无利可赚,但是降价活动却并未间断。商家是否真的无利可图或是暗中做手脚目前难以分辨,但是某些车型改款后零部件质量明显下降,轮胎改配小品牌低成本产品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厂家打出的增配策略,建议您仍需持理性态度。因为一些微型车和经济型车,原本配置就非常低,像气囊、ABS 都均不具备,厂家有时以增加配置为噱头,但实际增加的却是水晶灯、小内饰等华而不实的配置,对于用车者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买车时首先应该参照同类车的标准配置,同时应着重这款车的安全配置。中级以上的车型则普遍具备了基本的安全与舒适性配置,增配无疑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即便如此,也不是说越多越好,每增加一项配置车辆的故障发生几率也会相应提高,一旦出现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越来越多的厂家将增加配置作为提高产品“性价比”的捷径。在加量不加价的吆喝声中,真皮座椅、桃木内饰、气囊、电动车窗已是司空见惯,而CD 音响、自动空调、电动天窗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但汽车的性能更应该体现在关乎安全、操控的车身结构和底盘性能上。消费者购买汽车,对于车上的配置,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判断,不要一味听信商家的推荐或盲目追赶潮流。掏钱的是您自己,还是要根据自己对车型的具体需求来决定到底该选装哪些装备!

海外6秒破百,国内12秒破百还能卖更贵?这些车还是有点差距

排量小型化如今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普遍共识,不仅是国内车船税的限制,双积分、国六排放标准,海如外欧盟排放限制等政策,都使得小排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流。

但政策并非是全球通用的,因此车企旗下的车型往往会根据所在地不同,搭载不同的发动机型号,这就导致了同车型不同国家之间动力的差异。我们对比中国和美国而言,看看有哪些车型是一进入国内就秒变“软脚虾”的。

雷克萨斯ES?

国内零百加速:12.5秒

海外零百加速:6.6秒

如果是按黑点而论的话,雷克萨斯ES被人吐槽最厉害的地方除了加价,就是那慢如老狗的百公里加速了。其低配的ES?200车型,搭载了一台代号M20A-FKS,排量仅为2.0L的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173Ps,最大扭矩208N?m。

如果说单列出ES的数据不太明显,那么横向对比一下。相比于2.0L排量的低配奥迪A6L和宝马5系,用了自然吸气方式的雷克萨斯ES在扭矩上劣势明显,而这也是对加速最为关键的数据。

因此,在数据如此吃亏的情况下,雷克萨斯ES的加速成绩自然也可想而知。根据媒体测得的数据,雷克萨斯ES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2.5秒。这样的数据即使是放在10万元价位车型上,同样也是在及格线以下,更何况是售价高达30万的豪华品牌车上。

而反观美版雷克萨斯ES,其全系用的是3.5L?V6发动机,也就是如今雷克萨斯LS上所搭载的同款,最大功率302Ps。而如此大排量发动机的加身,也让美版雷克萨斯ES的0-60英里(约等于0-96公里)加速成绩仅需6.6秒。

加速成绩接近慢一倍,其实已经足够打击人了,但不仅如此,美版雷克萨斯ES的起售价仅需399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7.8万元。也就是说,国内雷克萨斯不仅指导价更高,还面临加价,并且动力也是相差甚大。

当然了,如果往好的方面想,雷克萨斯ES?200的好处也并非没有。首先2.0L排量相比3.5L排量,车船税每年就能节省3000元。

并且用了高速燃烧技术、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式机构(VVT-iE)、D-4S双喷射系统,热效率高达40%的2.0L发动机,在油耗方面同样非常可观,车主油耗仅为8.4L/100km。更低的车船税加上低油耗,也让ES?200拉低了入门门槛。

马自达3?昂克赛拉?

国内零百加速:13.2秒

海外零百加速:7.2秒

虽然是以运动性著称,但马自达在国内的“运动”更多是体现在操控性上,因此也被人称为“东瀛宝马”。由于主力发动机还坚持着自然吸气形式,因此马自达3相比一众竞争对手,在动力性上并没什么优势。

如今国内马自达3所搭载的1.5L/2.0L发动机,都属于创驰蓝天技术发动机。其中1.5L发动机最大功率117Ps,最大扭矩148N?m;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58Ps,最大扭矩202N?m,都匹配6AT变速箱。

从数据来看,1.5L排量马自达3更像是一台纯粹家用路线的车子,而实测成绩同样证明了这点。根据教授实测数据,昂克赛拉1.5L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3.2秒,这一成绩在同级别中并不算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

而反观海外,全系搭载的为2.5L排量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属于阿特兹同款发动机的不同调校版本,最大功率186马力。因此,即使是用自吸发动机,但海外媒体测得马自达3的0-60英里成绩仅为7.2秒。

如果是放在国内,马自达3的成绩甚至不输给菲斯塔、思域等一众车型,也就是说兼具了动力与操控。但羡慕的同时也要知道,海外马自达3最低配售价折合人民币也要15.05万元,相比国内贵上接近4万。这也是国外小排量之下,成本方面作出的妥协。

大众CC?

国内零百加速:7.4秒

海外零百加速:6.3秒

与大众车型一贯的稳重调性不同,大众CC的存在确实显得非常另类。但身为轿跑的大众CC走得并非是大众传统路线,而是当起了大众的“颜值担当”,并且也是运动型的代表车型。

但这里说的运动型,更多只是体现在无边框车门、掀背造型、自适应悬架等方面。如果说是想追求纯粹的动力性,其实大众CC并非是最好的那一档,其更多还是要在家用和运动感上作出平衡。

因此,虽然全系搭载的都为EA888?2.0T发动机,但根据调校版本的不同,最大功率分别为186/220Ps,最大扭矩分别为320/350N?m。相比于同级别的迈腾、帕萨特,大众CC在动力上确实更强,高功率百公里加速仅需7.4秒。

但与美版版本的CC——大众Arteon相比,大众CC还是要相形见绌。美版大众Arteon全系搭载了一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68马力,并且匹配8AT变速箱。而在更高功率发动机的加持下,海外大众CC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6.3秒。

与国内更多是为了颜值而选择大众CC不同,大众Arteon动力上也区别于家用B级车。不过,大众Arteon的价格却并未有太大优势,约26.35万元的售价比起国产版更贵,并且如今国产版还有着3~4万元的优惠。

福特金牛座?

国内零百加速:8.5秒

海外零百加速:5.2秒

作为福特在国内的旗舰轿车,金牛座的知名度一直不算高,但却不能否认福特在这款车型上所做出的努力。优秀的做工用料,强大的后排按键控制系统,以及带横向稳定杆的前后悬架,让整车的豪华感和驾控质感都有着较高的水准。

当然了,从价格来看金牛座还无法与C级、A4L等豪华车型比肩,偏向亲民家用的它全系只搭载了一台2.0T?EcoBoost?发动机,最大功率245马力。从结果上来看,这台发动机也算是合格了,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8.5秒。

但与海外相比则是另外一种场景,作为美系品牌,在本土自然要符合当地特色。在排放宽松的环境下,大排量V6发动机也就安排上了,美版金牛座共有两款动力,其中3.5L?V6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288马力,3.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65马力。

而反映到加速上来看,3.5L自吸发动机版本的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7秒,而3.5T涡轮增压发动机版本的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5.2秒。与国内相比,美版金牛座更像是辆外表端庄大气的美式肌肉车,而售价甚至比国内更低,仅约为19.46万元。

总结?

由于税费、排放和油价的关系,国内总体还是更利于小排量车型的发展,而成本更低的小排量发动机,也让不少车型的起售价更低。从大体趋势来看,中美两国也是由于国情不同,导致汽车排量上出现较大差异,才会出现“海外跑车,国内买菜车”的情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德国汽车在中国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在美国销量却不尽人意?

真正让德国车在美国普及率不如美系、日系品牌的原因应该还是可靠性的问题,相比于保有量最高的美国三大本土品牌皮卡,以欧洲用车环境、道路环境为参考依据开发而成的德国车,肯定是不具备可靠性方面的优势的。欧洲流行小车的原因只是因为无法承担过高的用车成本,其中还包括后期的碳排放的高成本;迫不得已也才会使用这种实际用车体验较差的小车,而同期的美国GDP/DPI的增速都很快,用户不在意用车成本。

这也是德国车企的一个特点,即高端车方面占有研发和制造优势,可获得相对较多的利润空间。所以欢不欢迎吧,富人们和高薪收入者还是很欢迎德国汽车的,至于普通工薪阶层可能也不是不欢迎,只是囧于自己的经济状况。

日本车在美国受欢迎,是因为赶上了美国的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当时美国油价迅速猛涨,而美国汽车文化又是一皮卡和SUV为主,发动机大多都是8缸以上的油老虎,很多美国中产阶级都买不起车,加不起油了。在美国玩不转的只有大众,由于之前一段时间大众的各种丑闻接连爆出,导致出现在的局面,若要缓解至少得3、5年才能得到喘息,而BBA在美国混的很不错,其实BBA在哪都是硬货。

大众在美国的定价与同级别相当,基本是起价低于丰田,但最高配价格高于丰田的最高配,就是这个样子。大众在美国销量差根源还是产品力不行,汽油车没有任何优势,柴油车不错,却是,发动机,变速箱都不怎么样,与日系车相比,大众公司非常喜欢在自家车型上应用新技术,这种富有开拓精神的行为肯定是值得提倡的,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

不同经济部门的石油消费对比

对比中国和美国石油终端消费就可以发现,两国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最大差别就是工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图6.25)。在美国,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最多的部门,占总消费量的66%;工业部门的石油消费量位居第二,占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中国正好相反,工业部门是石油消费最多的部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58%;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位列第二,占石油总消费量的26%。这种差别正好是中国和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

美国已经在20世纪前期实现了工业化,目前经济结构正向服务业和信息产业转移,许多能耗较大的工业部门外移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仅占24%左右,主要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能源密度很小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美国还是一个汽车化的国家,每100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9辆,是世界上人均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同时,美国机动车油价也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低的燃料价格助长了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所以美国工业部门石油消费量小于交通运输部门。

图6.25 中国和美国分部门的石油消费对比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廉价劳动力和较宽松的环境要求,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工业部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密度比较高的重工业和化工工业发展很快,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中国工业部门的石油消费会逐渐减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较低,汽车普及率也较低,因此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相对较少。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汽车的普及率会逐渐增加,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亦会显著地增加。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增长速度和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预示着未来中国将和美国一样,交通运输部门成为石油消费第一用户。

日系车、德系车与美系车,哪个更加省油?

日系车、德系车与美系车,哪个更加省油?

所有人都提到了日本汽车的主题。与德国卡车相比,日本车被称为,那么这个声明在哪里?这是准确的吗?如果你说日本汽车油,它可以节省多少油?与德国卡车相比,在日本汽车中可以挽救多少油?日本车是什么时候说的?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的突变,石油危机,美国油价大幅上涨,燃料供应短,龙龙被发现在加油站前。那些日子,美国传统大型位移车不合适,日本汽车具有低流离失所的日本汽车受到欢迎。一位汽车行业经理回忆:日本汽车在码头,最早的销售,并出现石油危机后,原来是轻盈。人们被问及为什么我不生产储蓄汽车,其实,实际上,我们巨大的8圆柱汽车仍然短暂,日本人一直在生产手推车,他们没有生产。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车进口到我的国家,这些日本汽车的燃料消耗与我国使用的汽车相比确实很低。我认为这可能是日本车的起源。但是这个陈述是否准确?我认为日本汽车拯救油,如果它确实与上述两件事有关,我担心我没有看到目标。

一个原因:自我重量仅为1200-1400公斤紧凑型车,用一个带有1500-1700千克的中型汽车,而且大型汽车消耗至少为1800公斤,这并不意义。刚提到的男人刚提到的是说,当美国消费者受到青睐时,8个气瓶。您如何装备8缸发动机的汽车,体积和重量? Corolla和Civic的下降有多大?事实上,在石油危机之后,美国消费者恢复了传统的消费习惯,追求流离失所和追求量。

我国大型进口日本汽车,现有的主流模式是红旗,上海,伏尔加,胜利20,212等。这些汽车的发动机技术显然落后于第七代和第七代蓝鸟,,公爵和蓝鸟。汽车,一些发动机,我国的一些发动机技术50年代。

与德国卡车相比,在日本汽车中可以挽救多少油?TOTBER超过十年,239年的技术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而日本汽车自然地占绝对优势,对人们印象深刻。但我并不打算以这种方式结论:日本汽车节约声明是的。20世纪80年代的蓝鸟燃料消耗量是多少,上海燃料消耗多少,但我从未记住过,但我可以比较当前销售模式的燃料消耗。看看日本汽车的燃料消耗,水平的水平比对手在一起。

养车成本最低的豪华车是哪款?求推荐。

说到豪车又要保养成本低,那就不得不说到雷克萨斯了,因为雷克萨斯的车都是4年12万公里免费保养的,也就是说4年12万公里以内这车的保养成本是0,只需要考虑油钱就行了,而丰田的油耗又是出了名的低,甚至还有混动车型可选,所以雷克萨斯的车可以说是豪车里养车成本最低的了。其中推荐最新上市的雷克萨斯ES车型。

新款ES外形大变,相较于上一代车型用老款车身强行加入纺锤体中网的设计来说,现款明显更加的自然,所有的线条都那么相得益彰,发动机上的隆起线条和大灯轮廓,包括传统雾灯位置的开口线条全都聚拢于中网,显得冲击力十足。侧面线条简约,流畅,下方的腰线折起顺畅地过渡到尾部,浑然一体。尾部设计如前脸一样,所有线条汇聚到尾灯中央,前后呼应非常漂亮。

内饰部分变化也比较大,首先方向盘的造型变得更加时尚简约,比老款年轻了不少,中控区域更加简约精致,比起老款的大面积塑料按键来说精美了不少,大屏如同从仪表盘延伸出来一般,很有设计感,石英表的加入更显豪华。最抢眼的设计莫过于仪表盘上会移动的圈,这个圈是机械式移动的实体,会根据驾驶模式的选择配合全液晶仪表盘显示的内容而左右移动,非常有机械感。

空间方面完全无需担心,后排空间非常宽敞,坐垫不仅宽大柔软包裹性好,而且还很长,坐垫前端一直延伸到你的大腿尽头,承托性非常好,跷二郎腿完全没有问题,头部空间也很宽敞,不会顶到顶棚,比较可惜的是全景天窗面积比较小,并没有到达后排头顶。座椅靠背角度非常好,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长途乘坐也没有什么问题。

动力方面值得一说的是,最低配的ES200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竟然在12秒以上,这个数据简直丢了豪车这块招牌的颜面,哪怕是40多岁的佛系车主恐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性能表现,所以强烈建议选择300以上或者混合动力的车型,否则就算外观内饰再怎么精致,也不符合雷克萨斯的身份。

总的来说,新款ES在各方面做得都非常好,尤其是全系进口又是丰田生产的身份,让它的质量绝对无需担心,4年12万公里的免费保养让它用车成本无限接近于0,所以非常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