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暴跌 谁最害怕

2.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油价暴跌 谁最害怕

福建2017油价表_福建油价走势图

谁害怕油价下跌自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运以来,油价暴涨往往带来经济动荡,相反,如果石油过剩价格下滑,反而利好全球经济。据粗略估算,石油价格每下降10个百分点,会促进经济增长0.1-0.5个百分点。过去18个月,全球石油价格已从每桶110美元跌至最低27美元,下降了75%。但这次油价暴跌对于经济的利好影响并未显现。尽管石油消费者受益良多,石油生产商却遭受严重打击,由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抑制消费者信心。究其原因,或许跟油价下跌过快有关。如今,全球正被石油所裹胁,沙特阿拉伯大力开工生产,日均产量已由2008的500万桶增至900万桶。人们普遍认为,沙特增产之举,是想借油价暴跌将高成本生产商驱逐出该行业,包括近年来在页岩革命中异军突起的一些美国公司;同时沙特还着手挫败另一大对手伊朗,后者的潜在产量可达日均300万至400万桶。尽管沙特不遗余力打击竞争对手,事实证明,石油生产商颇具适应能力。美国很多页岩油气公司生产效率仍稳步提高,它们往往不屑于封堵油井以静待下次油价反弹时投机一把。只要当前油价能抵消其日常支出,这些页岩油公司便不会停工。据测算,美国公司的油价底线是每桶15美元,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去年10月的石油库存为267天净进口量,几乎较五年前高出近一半。这些发达国家还将进一步增加库存量,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石油需求放缓幅度远超预期的情况下。如今预测油价可谓徒劳,不过迄今无人认为油价会在2017年以前回升,但今天的油价应已处于底部区间。廉价石油正在推动欧洲及南亚经济。自2014年中期以来,油价暴跌使得欧元区石油进口费用不断降低,印度更受益于廉价石油而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同时油价下跌也会拖累全球天然气价格下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而最令人忧虑的是,油价下跌将腐蚀经济增长。 过去,廉价石油往往能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因消费者会受益于低油价而获得更多节余。如今时移世易,一方面美国的消费者自次贷危机后更加注重节衣缩食,另一方面,传统石油生产国纷纷削减开支。廉价石油同时影响石油勘探开发方面的投资,并由此引发各地采购经理人指数不断下滑,其对石油生产国的影响尤为剧烈,包括造成输入性通胀、本国货币贬值及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经济增长低迷等。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困扰,当前公司高收益债券利率已从2015年中期的6.5%跳升至9.7%,表明投资者倦于放贷。同时股市也受到影响,全球股指近期已创下30个月以来新低。总之,这次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仍可视为金融危机的余波,且令全球经济增长在低位徘徊。

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谁能料及,就在俄罗斯外遭国际制裁打击、内受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同时,国际油价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暴跌三成,至每桶仅80美元。这,让惯于坐拥世界储油宝库的俄罗斯大亨顿时愕然,措手不及。

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国际油价的严重缩水等同于财路被掐断,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俄罗斯只能等待国际油价尽快企稳回调,一面努力设法应付制裁影响;一面积极力求摆脱经济困境。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有多重要,摊开俄联邦预算就知道。油价预测是俄罗斯制定预算收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预算草案根据最近几年平均油价得出基准价格。上个月获俄议会批准的2015年至2017年联邦预算草案预计,俄主要出口石油品牌—乌拉尔原油未来的出口均价未来3年为每桶100美元。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乌拉尔原油价格2014年将达每桶104美元。

而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也与国际油价一道,从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上方滑落至每桶80多美元。可见,俄罗斯作出的油价预测或许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一路走低的油价势必将拖累俄预算。

多年来,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增长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俄罗斯一半多的财政收入来自油气出口。俄财政部此前作过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7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来看,在俄罗斯当前通胀率高达8%的背景下,加之多重不利因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状态之中。

为了降低乃至抵消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惜动用危险方式挽救预算,那就是放任卢布贬值。一年来,俄罗斯卢布贬值已近四成,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已遭受重大影响。然而,俄罗斯央行却在不久前宣布,结束卢布与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汇率机制,放弃对卢布汇率的自动干预。此举意味着俄央行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能进一步加大卢布下行的压力。

俄罗斯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国际油价以美元计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使用卢布。因此,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卢布也以相应幅度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的卢布收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但是,用本币贬值对冲石油出口收入减少的做法风险极大。毋庸置疑,卢布贬值的最显著后果就是俄国内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俄民众生活带来更大负担,进而令执政者承受政治风险。不过,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的支持率一路飙升至85%以上,以这样的人气民意,他显然用不着担心其总统宝座与权力。正是如此,俄罗斯的决策者作出了“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无奈选择,用卢布作赌注,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不利影响。

诸多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大跌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隐性制裁。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但这在看来,尽管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但低油价也会给这些操纵者造成损失,因此国际油价当前局面不会长期存在。

在当前条件下,俄罗斯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可用的手段不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透露,政府正考虑以削减原油开采量以稳定油价,但尚未作出正式决定。

事实上,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意志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世界石油输出国都在对油价持续下跌表示忧虑,但毕竟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背后的巨贾仍是美国。现在,俄罗斯只能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坐等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以期尽量减少一些石油美元的损失。